在俄罗斯西南部的高加索山脉中,有一个被人遗弃的aul Gra村,村中墙倒屋塌,至今没通公路,就在这么一个荒芜的小山村内,一位老人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独自的生活了50多年。

她叫,比切·贾布拉伊洛娃(Biche Jabrayilova),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伊洛娃没有结婚,没有孩子,连一只陪伴在身边的宠物也没有,没有人知道她是如何在这样孤独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

阿根廷农村老头真实生活(俄罗斯老人独自在山里生活50年)(1)

高加索是横断在亚欧大陆间最大的山脉,这里的平均海拔在3000~4000多米,氧气稀薄,冬季的最低气温可降至-30℃。

老人的房屋内没有取暖设备,也没有电器,唯一能让房子热起来的方法,就是在灶台上生火,为此在没有入冬前,伊洛娃都要准备好充足的材火,以熬过漫漫的寒冬。

阿根廷农村老头真实生活(俄罗斯老人独自在山里生活50年)(2)

阿根廷农村老头真实生活(俄罗斯老人独自在山里生活50年)(3)

据伊洛娃所述,这所房子是他父亲留下的,始建于1935年,当时她才9岁,前苏联政府才刚刚成立不到7年时间(1922年正式成立),斯大林为了让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变,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将重点投放在工业上。这对于当时的整个苏联人民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工业发展初期阶段,资源的倾斜会导致农业和畜牧业的衰退。

在1934年~1938年大清洗运动中,近200万苏联人遭到了刑罚。而伊洛娃所在的种族“达吉斯坦人”因为信仰和观念上的剧烈冲突,被迫逃难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生活。

阿根廷农村老头真实生活(俄罗斯老人独自在山里生活50年)(4)

为了防止敌人入侵,达吉斯坦的族人们就地取材,用山石和泥土作为建筑材料,在陡峭的山坡上建起了Gra村,然而这里方圆上百里的无人区在隔绝外界的同时,也等同于将自己困在了这里。

伊洛娃19岁的时候,父亲因为一场大病没得到医治,抛下一大家子撒手人寰,后来母亲带着弟弟改嫁,帮伊洛娃安排了一个对象,但那个男人对伊洛娃并不好,所以她选择独自一人住在父亲留下的房子里生活。

这里生活物资匮乏,伊洛娃从小吃着土豆和野菜长大,没有买过新衣服,家里没有自来水,她每天拿着大水桶到山里的小溪边打水。

沉重的生活,导致她的脊椎在30多岁就患上了压缩性骨折,夜里时常疼得睡不着觉,后来在村民的建议下,她开始到山里挖草药来缓解疼痛,就这样久病如医,几十年的患病经历让他知道山里哪些药是有毒的,哪些药草是可以用来饮用的,在此期间,伊洛娃还发现了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山地百里香的草药,作为茶叶饮用,多年来都是她老人家的最爱。

阿根廷农村老头真实生活(俄罗斯老人独自在山里生活50年)(5)

1953年,斯大林去世,苏联大赦释放了超过100万名囚犯,占当时囚犯总数的40%,这也意味着住在Gra村的达吉斯坦族人都得到了解放,他们可以回到山下,开启正常的生活,自那以后,村民开始陆续搬离到80公里外的城镇里居住,而这座原本就荒芜的小山村则变得更加荒凉。

1970年,村庄走得只剩下伊洛娃一个人,但她依然不愿意离开,因为从小在这里长大,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对伊洛娃来说,这个小小的村庄就是她的世界。她早已习惯了这种孤独的生活方式,几十年来未曾改变过。

阿根廷农村老头真实生活(俄罗斯老人独自在山里生活50年)(6)

这是她的房子,屋内没有电灯,也没有煤油灯或是蜡烛,她已经习惯了没有光的生活,每个夜晚,屋内漆黑一片的时候,伊洛娃就会通过直觉来寻找方向,她可以在黑暗中爬到二楼的卧室里睡觉,为此她需要记住房间内的每样物品的位置,闭上眼睛都能找到。

时间慢慢地摧毁了这里的一切,有越来越多的房屋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崩塌,出于安全考虑,俄罗斯政府曾经希望伊洛娃能回到山下的城镇里生活,并为她安排了一家养老院,但遭到了拒绝。

用老人的话来说,她并不害怕黑暗或是野生动物,在山里孤独生活的50年来,她从未感觉到孤单与恐惧,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生活的也是如此的简单,她更希望的是,是在这里安静的终老,这也许是最适合她的生活方式。

2022年10月,一位探险家来到了伊洛娃的村庄,发现村内已经空无一人,伊洛娃家的大门没有锁,屋内有些凌乱,有的房间因为常年雨水的冲刷都已经倒塌,在他的房间里没有看到伊洛娃老太太。

阿根廷农村老头真实生活(俄罗斯老人独自在山里生活50年)(7)

卧室里还放着她身前穿过的衣服和一些简单的家具,她或许已经去了很遥远的地方,在那里过着更快乐的生活,伊洛娃曾以最卑微的方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

却无法割舍这片美丽的家园,和对这片山野的热爱,她的故事在网上一经播出,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共鸣,在佩服老人坚韧与勇敢的同时,也深深的祝愿这位坚强的女士在天堂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