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联盟编码标准解读)(1)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联盟编码标准解读)(2)

1、 建设标识解析标准体系,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

标准化是建设工业互联网的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构建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的要求,2019年1月,工信部和国标委联合发布《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建设指南》,明确了工业互联网标准化的建设内容,其中标识解析应形成涵盖关键技术、产品、管理及应用需求的标准体系,并与国际先进标准水平保持同步。2020年3月国标委印发《2020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进一步推动构建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推进面向制造业的标识解析标准化建设,提升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标识编码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资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标识编码是唯一识别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的身份符号。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标识编码成为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通过为零部件、机器、产品等对象赋予唯一编码,可以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间精准对接,促进关联数据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共享共用,是支持“万物互联”的关键能力。

统一的编码规范是发挥编码资源价值的关键。建立工业互联网统一的标识编码规则,是实现被标识对象准确定位、信息获取和交换、控制和管理的前提基础。当前,存在多种标识编码体系,其编码规则、应用领域、应用模式各不相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已将各类编码纳入到体系中,可基于标识解析各级节点提供各类标识的解析寻址服务,但各行业内面向对象的编码体系不够健全,需制定相应规范以指导企业建设编码体系并开展规范化应用。

2 、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48项标识解析标准同步推进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体系包括基础共性、编码与存储、标识数据采集、解析、交互处理、设备与中间件、异构标识互操作和应用八大类,如图1。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联盟编码标准解读)(3)

图1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体系框架

其中编码与存储标准主要规范工业互联网的编码方案,包括编码规则、注册操作规程,节点管理等标准,以及标识编码在条码、二维码、射频识别标签存储方式等。当前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由标识工作组统筹开展标识解析标准化建设,在研标准已达48项,其中编码类19项,6项已在联盟正式发布,6项标准见表1。

表1 已发布联盟标准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联盟编码标准解读)(4)

3、制定统一兼容的编码规范,指导二级节点建设与应用

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由标识前缀和标识后缀两部分组成,前缀与后缀之间以UTF-8字符“/”分隔;其中标识前缀由国家代码、行业代码、企业代码组成,用于唯一标识企业主体;标识后缀由对象代码和安全代码组成,安全代码为可选,用于唯一识别标识对象,其结构见图2。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联盟编码标准解读)(5)

图2 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结构

标识前缀应符合标识解析体系规划,各代码段长度、数据类型及其代码含义见表2。

表2 标识前缀组成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联盟编码标准解读)(6)

标识后缀由行业或企业根据实际应用和业务需求制定。当前,标识编码系列标准已覆盖工业、服装、食品、药品等十几个领域,后续将加快行业编码标准的研究制定,实现标准与行业二级节点建设的同步推进,建立国家统筹、行业自治的标识编码体系,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在协调行业发展、规范市场方面的指导作用,推动各地区、各行业的标识解析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 工业互联网标识智库

更多热点资讯请关注工业联网产业联盟湖北分联盟(aii-h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