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六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报告厅举行。论坛上发布了《2018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及“2018年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我盟在100强中排名第7位。

阿拉善为什么成为网红城市(全国260个城市阿拉善位列第7名)(1)

100强榜单标准是什么?

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民生发展研究团队根据开发的民生发展指数,连续八年对中国地方政府民生发展进行测度评选出来的。

报告中运用民生基础、收入消费、居住出行、文化教育、安全健康五大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对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260个地级市政府的民生发展状况进行测度,最终得出了结果。

“民生发展100强”一时间成为阿拉善百姓热议的话题。无论是“老驼乡居民”,还是“新驼乡居民”,大家都纷纷对阿拉善近年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阿拉善为什么成为网红城市(全国260个城市阿拉善位列第7名)(2)

阿拉善为什么成为网红城市(全国260个城市阿拉善位列第7名)(3)

阿拉善为什么成为网红城市(全国260个城市阿拉善位列第7名)(4)

阿拉善为什么成为网红城市(全国260个城市阿拉善位列第7名)(5)

阿拉善为什么成为网红城市(全国260个城市阿拉善位列第7名)(6)

阿拉善为什么成为网红城市(全国260个城市阿拉善位列第7名)(7)

阿拉善为什么成为网红城市(全国260个城市阿拉善位列第7名)(8)

听听百姓怎么说?

张晨

“这几天朋友圈里‘2018年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的消息成了许多漂泊在外的阿拉善人口里津津乐道的话题。”远在北京工作的张晨告诉记者,自己在北京工作已经有7个年头了,一直想把父母接到身边一家人一起生活,可是父母都说家乡的日子越来越好,哪儿都不想去,就想在家乡安享晚年。父母在哪,家永远在哪,张晨颇有感触地说:“这些年我已经习惯了抽空在手机上看看阿拉善新闻,透过字里行间的变化感受家乡发展的脉搏,就在前几天我看到了家乡在‘2018年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中排名第7位时,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阿拉善人我感到非常骄傲与自豪。我相信通过此次评选活动,家乡阿拉善向世人展现了崭新的形象和坚定的发展信心,必将为家乡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

阿拉善为什么成为网红城市(全国260个城市阿拉善位列第7名)(9)

李培东

“变化大得很,没想到社会发展的这么好。”今年67岁的李培东是一名退休老干部,平时爱品茶喜欢看各种体育赛事。在阿拉善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他,说起家乡的变化,总是忍不住打开话匣子。“小区越来越安全,环境越来越宜居,办事越来越舒心,出行越来越顺畅,就业创业机会越来越多……在阿拉善,我们有房有车,家庭和睦,儿孙满堂,子女事业顺风顺水,阿拉善是一个幸福指数特别高的城市。”细数着自己身边的变化,李培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王建文、刘倩

在阿左旗车管所办事大厅,记者见到一对从外地来阿拉善打工的小夫妻。“我是宁夏人,在阿拉善做挖掘机司机,爱人是安徽人,我们在阿拉善相识相爱。这几年来,阿拉善发展速度非常快,大型工程多、旅游外来人口逐年增多,为我们外来人增加了很多机遇。去年,我们夫妻俩已经在西城区买了新房,这次来车管所是为新买的代步车上户。”王建文、刘倩这对夫妻快言快语地说。

郭泽宇

如今,在朋友圈里晒“阿拉善蓝”的照片已成很多网民最幸福的举动。“每年放假回到家乡,我都会拍一组阿拉善的蓝天,假期结束返校后,我会再拍一组当地笼罩雾霾的天空,然后将两组具有鲜明对比的照片发在朋友圈,当‘阿拉善蓝’在朋友圈获得一片点赞时,我心中顿时充满了自豪感。”在石家庄就读的大学生郭泽宇告诉记者,作为阿拉善人太骄傲了,走到哪里都是蓝天白云,这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阿拉善为什么成为网红城市(全国260个城市阿拉善位列第7名)(10)

桑晨杰

“油条、包子、豆浆、稀饭……”日前,记者走进阿左旗东城区某早点铺,桑晨杰夫妻俩正热情地招呼着客人。来阿左旗发展已有5年时间的桑晨杰告诉记者,在阿拉善打拼多年,跟这里的好多人都成了朋友,也见证了阿拉善的巨变。阿拉善人大多性格直爽、宽厚包容、容易交往,对外地人而言在这里无论是生活,还是做生意都非常好。希望大家在阿拉善的生活更加美好,事业发展更有前途。


信息来源:阿拉善新报微信公众号(记者 徐爱翔)

编辑整理:阿拉善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