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草木间夜聊,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第一批返乡的打工青年已到家?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第一批返乡的打工青年已到家(返乡的新农人蹲点日记②)

第一批返乡的打工青年已到家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草木间夜聊

蹲点时间:2021年11月12日晚

地点:海盐县南北湖草木间民宿

月色如许,山风清爽。

晚上七点,坐标海盐县澉浦镇,南北湖湖山岭上弈仙城,几家饭馆中,灯火通明,游客们正在进餐,一派热闹景象。附近的草木间民宿门扉半掩,我推门而入,注意到一旁的几张招牌,有“澳大利亚中国艺术研究院驻地艺术家项目基地”、“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水彩创研基地”、“海盐县妇女儿童活动基地”等,走廊上还陈列着精美的水彩画作,这是草木间艺术气质之一种。

前台边的茶座上,民宿主人冯呈艺正在沏茶。“下午有一批上海来的客人,去拍南北湖的草木花鸟了,还没回来。”她说。

我也坐定,吃起茶来。

不一会,澉浦村的85后青年周树源也来了。周树源是冯呈艺的老朋友了,擅做木器,喜慢生活,尤爱草木间的氛围,常来草木间玩。他说,这些年草木间搞露天音乐会、艺术画展,年轻人也可以在此看露天电影、烧烤,气氛活泼、自由,大大增添了此地的艺术与时尚空气,“以前这种空气不要说在澉浦一个小山村,在海盐县城也几乎很少看到。从‘没有’到‘有’,对澉浦来说,这就是一件好的事情。”

真诚、朴素,这是周树源的追求。正如他所做的木器,不是靠外观取胜,而是靠作品的思想打动人,“一些朴实的木碟子或者漆器,或许能够给在城市生活的人一种精神的寄托。某种意义上,草木间也有这样的气质。”

冯呈艺接话道,“我常会去阿源的木器工作室转转,他呢,空了就来草木间串门。有时候他甚至会帮忙磨刀,修补木头,在庭院中浇花、施肥。在我们这里,能够碰到有趣的灵魂。”

“如何看待如今的乡村旅游开发?”我问。

无论是冯呈艺,还是周树源,都认为“务必要保留乡村朴素、自然的一面”。

谈话间,来自上海的游客也都回到了草木间。

不愿具名的“宅女士”是周树源的朋友,此次入住草木间便是经其介绍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传着一句话“南北湖是上海人的后花园”。宅女士坦言这是第二次来南北湖,“南北湖自然生态保护得很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拍到了很多自然本真的野花和并不常见的鸟类。”

“自然可以没有人,但如果人没有自然,无法想象。”宅女士说,“我在浙江住过很多民宿,有的在峡谷中间,窗户外的风景就像是一幅画。草木间的设计也特别精心,有风景入窗的感觉。”

我问宅女士,您认为住民宿和酒店的体验不同在哪里?她答,住酒店,与服务人员打交道相对要生硬一些,住民宿一般是加上微信,可以感受到民宿主人的好客,有需要可以随时沟通,但是他们也不会粘着你,这个度非常好。

宅女士是旅游达人,有博物之爱好,由于疫情的缘故,不能跑远,她便跑了浙江许多地方,也看过许多美丽乡村。她在深度的旅游体验与挖掘后,忍不住感叹“浙江好好啊”,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美丽乡村的标准不该统一化,现在的社会在进步,价值观在多元化,美丽乡村也应该像野花、像虫鸟,自然、多样、丰富。”

茶水续了一杯又一杯。

坐在一旁的李先生同样来自上海,他认为很多民宿的客源都是朋友介绍的,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民宿,需要圈子,圈子的传播很重要。除了物理上的因素外,还需要心理上、情感上的东西,比如民宿里的陈设,画作、书籍等媒介可能会让游客与之产生链接,好的民宿、好的乡村旅游应该去寻求更多这样的链接。”

谈话间,吃的是南北湖的橘子,泡茶用的是南北湖的山泉水,有入住游客从楼上的会议室下来,找了几本感兴趣的书表示想带回房间看,冯呈艺接到一则晚十点有客人即将入住的订单……氤氲茶香间,一场关于海归创业、乡村旅游、精神富裕等话题的畅聊收尾了,晚风拂来,与思想上的几许微澜应和着。

月正明,夜更深,我从湖山岭上驱车下山了。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