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从六安出发,先沿着山区高速公路行驶到霍山单龙寺镇,再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行驶1小时左右,就到了霍山县大化坪镇王家河村这里山峦青翠,茶田浓绿,风景优美恰逢一场“太阳雨”,山头在氤氲云雾笼罩之中,宛如仙境,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人生的幸福门?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人生的幸福门(一条路启开幸福门)

人生的幸福门

本网讯 从六安出发,先沿着山区高速公路行驶到霍山单龙寺镇,再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行驶1小时左右,就到了霍山县大化坪镇王家河村。这里山峦青翠,茶田浓绿,风景优美。恰逢一场“太阳雨”,山头在氤氲云雾笼罩之中,宛如仙境。

但村民们并没有因为这里的山清水秀而衣食无忧——与自然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经济发展滞后,交通条件极其落后,用当地村干部的话来说,“一寸水泥路都没有”。村组道路、安全饮用水、村集体经济三项空白,让王家河村戴上了贫困村的“帽子”。可是,自从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王家河村喜事不断,村民们也露出久违的笑脸。

贯通道路,解决出行难题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采访,可见环山的道路边堆放了很多刚砍伐的竹木,运竹的小货车时而经过。“过去路不通,最初是肩扛,从山上到山下通车的地方,一天最多跑7趟,每趟扛2根10寸左右的毛竹,一根毛竹13块钱的运费,一天下来,连人工钱都赚不回来,碰上雨雪天气,没法运送,砍下的竹木只能废掉。”王家河村隐凤顶村民组的张家珍是当地贫困户,由于父亲重病致使家里负债累累,为照料父亲,张家珍没法外出打工,可是家里种植的毛竹、茶叶、天麻等作物,又因交通不畅而卖不动或卖不上价。

“今年就不一样了,路修通了,车能开进来,你看现在,天上在下雨,地上装毛竹,运费也只要块把钱就行啦!”采访时,天空正好下起了雨,装运师傅依然有序地往货车车厢装着毛竹:“茶叶、竹子卖得都比往年好,价格也高些,这两样就能多收入2000多元,种植天麻还有产业帮扶资金3000元,我也能很快脱贫了!”

“剩下的道路要赶紧招标开工,道路不通发展产业都是白搭!”王家河村部会议室挤满了人,帮扶单位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涂成富正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的工作人员商议下一步扶贫事项,大家都觉得,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做好基础设施工作,没有道路、没有饮用水,村民就没法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去年,在市审计局的帮扶下,直接争取项目资金,实施库区码头水泥路1.5公里、毛庙水泥路3.5公里,王家河村终于有了水泥路。

“茶叶今年卖上了好价钱,收入比往年多了一倍。”沿着修好的毛庙路,我们来到庙谷岭村民组组长彭德炳的家里。提起茶叶的增收,夫妻俩不禁露出了笑容。妻子余述琴说,过去要把茶叶卖到镇上,由于路不通,半夜就要起来炒茶,然后天不亮,打着手电筒,背上新炒的茶赶到大化坪镇上,来回要走上3个多小时。“早就想修路了,就是穷啊!”彭德炳说,去年年初在外地打工的孩子开车回来,还得把车停在老远的山下,地走回家,十分不便。现在就不用了,一车开到家门口,孩子们回来的次数都多了起来。采访中,一起走访的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张中磊,细心地画了张图,“这条路沟通毛岭、庙谷岭、童家冲、云丰一、云丰二等5个村民组与X067县道相连,直接受益110户、450人,全村间接受益。”他告诉记者,今年再把几段路连接起来,整个村组道路就会贯通,村民出行更便利了。

新建茶厂,集体经济不再空白

王家河村茶资源丰富,但位置偏远,每到采茶季,茶农们半天采摘,花费半天时间到12公里外的大化坪镇卖茶,如遇雨天或客车延时,费工费时,茶农们苦不堪言,迫切需求建村级茶厂,解决卖茶难题。2016年,市审计局联系项目资金,并拨付25万元资金用于新建村级茶厂。

项目资金有了,说起建茶厂的经历和过程,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张中磊笑了笑,然后颇有感触地说:“那可真是一波三折啊”!

建茶厂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就是茶叶加工厂选址。王家河村属于山区贫困村,高切坡、地质灾害点、公益林、高标准农田等地方严禁建房,X067县道途经王家河村境内,沿路两侧又未有合适场地。经与村两委商讨,走访村民听取建议,最终决定在村委会对面,新开岭大岗处,拆除原村卫生室危房,征迁农户山场,新建茶叶加工厂。

厂址选定了,接下来就是厂房设计了。市、县符合资质的设计院,都表示设计现场勘查难度大、路程远、收费低、成本高,间接拒绝承接此项设计。直到去年7月下旬,才有公司勉强答应到现场勘查。“能够得到这样的答复,当时喜悦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张中磊记忆犹新。

2017年新年刚过,当千家万户还沉浸在喜庆的新年之中时,张中磊又告别亲人和年幼的女儿,回到村里与村两委同志投入到紧张的厂房建设中,并于3月12日交付使用。接下来不足20天的时间里,张中磊和村两委同志马不停蹄地忙着茶叶机械采购、架设电力、联系茶厂承包商……3月29日,这个凝聚着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心血的总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的茶厂终于建好,张中磊欣慰地告诉记者,茶厂一建好,就立刻发挥出了效用,解决了多年来茶农卖茶难问题,并首获2.8万元承包费,填补村级集体经济空白的局面,“自今年4月4日清明收购开始,日均收购鲜草1500余斤,高峰时1800余斤,价格比周边高4至5元,累计收购15000余斤鲜草,不仅有本村茶农,也吸引了临近白莲崖村的茶农前来卖茶。”

卖茶方便,脱贫有了“定心丸”

中午时分,贫困户黎宇家的灶台上正烧着香喷喷的河鱼,说起新办的茶厂,黎宇的爱人叶纯碧喜滋滋地说:“建了茶厂,那现在快活多了,节省了好多时间,今年收茶的钱比往年多一倍”!

黎宇由于有听力残疾加上身体不好,一直不能外出务工,两个女儿,一个已经出嫁,一个还在上小学,家里主要靠种茶为生。每年茶季,叶纯碧都要坐农班车赶到大化坪镇排队卖茶,一来一回,加上到茶市排队卖茶的时间,需要大半天,对茶农来说,半天采茶,半天赶到镇上卖,不仅往返路途周折,还影响采茶量。

现在,在村民家门口建了茶厂,茶农采了茶,不必再赶到12公里外的镇上卖茶,将茶农从赶路卖茶的时间中解放出来,一定程度上也让茶农采摘到更多的茶叶,增加茶农的收入。“从我家走到茶厂顶多十分钟就到了,现在我一天可以采两次,卖两次,早上采回来,中午去茶厂卖,下午采的,晚上去卖”。叶纯碧说,现在,在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叶纯碧还养殖了土鸡,增加年收入。

现代化的茶厂除了节约时间,方便卖茶,还延长了茶季,原先,茶农们只能赶卖春茶,现在茶厂现代化的流水生产线,还增添了制作红茶的工艺,因此,卖完春茶,茶农们还可以卖夏茶,而且价格比较理想。

云深不知处,香自茶谷来。今年,对于王家河村是不平凡的一年,受益于扶贫帮扶工作,村组水泥路贯通,集体经济空白的面貌随着茶厂的建立得到彻底改变,村民们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未来也更有盼头了。(记者 吴前俊 鲁艳艳 单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