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就九月底了,按照家乡风俗,该给去世的人送过冬的衣物了,十月一的前一天晚上,我驾车回到老家,准备给母亲送过冬所需衣物——寒衣! 给母亲送寒衣我是第二次,虽然母亲去世有两个年头了,但是第一次送寒衣的时候我在外地出差,是舅表弟那个时候在家给送的,在外地的我只是那天工作心不在焉。都说立冬是活人穿棉袄的征兆,那送寒衣就是去世的人准备过冬的“布料和钱财”。请好了假,匆匆的往回赶,到家又是快十点,父亲都睡着了,我不知道该如何给父亲说我回来还是不回来,不回来父亲去母亲坟前烧冥币和“布料”,我回来父亲还是一起去坟前烧冥币和“布料”,心……。还未到送寒衣的时候,姐姐就微信说她梦到了母亲,和母亲还唠叨了很久,至于唠叨啥她也记不住了,叮嘱我要回去的话多给母亲烧点“钱”和“布料、衣服”,说母亲对自己“吝啬”了一辈子,在那边不能再委屈了自己,可是在所有的节日里头,我却极少梦见母亲,是我忙还是我有无心使她不肯到我的梦里来呢? 在这个小县城工作了这么久,这边没有送寒衣这一说,都是在七月中旬的中间一天在自家门前用粉笔画个圈儿为祖先焚纸烧表的,我第一次见到竟与我们哪里好大区别,这边的这个七月的节日也是重要节日,但在他乡仍然思念家乡的节日,对亲人更是如此。以前母亲在这边给我照看孩子的时候总是在十一的前两天就要回去给外婆和外爷送寒衣,母亲说二老就她这一个女儿,自己不回去舅舅如果不在家坟前连个人影都没有,养儿育女也就是逢年过节的能是坟前不荒凉,说着说着眼睛就泛红,外婆外爷去世这么久,母亲还能知冷知热的记着,也不枉养育一番。我与妻说要回去送寒衣,妻也是言语哽咽但却无法抽身的,叮嘱我要回去小心,多给母亲烧点“钱”和“布料、衣服”。女儿听说我要回去也是七七八八的想要跟着回去,只是疫情未灭学生不好乱跑,所以只能作罢,叮嘱我要给奶奶说她也很想她。弟弟在西安,更是回来不得,只能作罢,遥祝希望罢了。 电话联系老家的村委会,开接受证明、发核酸截图、出行工具等等,手续办完这边履行好手续才能回家。农历的九月底,寒意侵袭,不自觉的把空调打开,看来我这边已经寒意侵袭,那边应该也是寒风乍起了吧……自从在这个县城工作后,总觉着老家似乎要比这边寒冷,母亲走的时候我这里还有她过冬的衣物,不觉着的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十一当天,在街道随处可见出摊子的小商贩销售冥币、“布料”、制作好“衣服”、香表……母亲生前制作鞋子那是我们姐弟三个过年必备啊,布料多买点,母亲怕冷棉鞋、棉衣买上,舍不得花还是没钱就把“钱”给多买点……买好了母亲的,也给爷爷奶奶买好了,回到家中午两点多就去送寒衣了。给爷爷奶奶送了之后再去母亲坟前。母亲坟前杂草丛生,坟上的杂草都长成了“树”,种栽的柏树除了一颗死亡之外,其余几颗都在茁壮成长,也算是怕热的母亲找了个阴凉的地方……跪在坟前,总能回想起她的音容相貌,她说话骂我的样子、语气以及生气的表情……焚香烧纸烧“钱”烧“衣物布料”,也和母亲边叨叨,我最想告诉她的是“我就想和你唠唠家长里短……”说说东说说西说说以前她的贫穷岁月以及我们家庭的成长,只是我如何说也无人回应,自说自话的胡言乱语而已。父亲坐在母亲坟前,一根根的烟不停的抽,与焚烧的寒衣倒也一起到飘到母亲跟前找骂去了,看着坟前的烟头,我知道数不清的日子父亲一个人也会来到母亲的坟前与她言谈和诉说着她离去后自己的思念吧……袅袅烟雾缭绕的飞到了天上,母亲不知道收到了我们送的“钱财”么?常说烧纸的时候纸烟往天上飞就是他们收到了,但是我将寒衣烧成灰烬的时候,一阵旋风将灰烬刮向了天空,灰蒙蒙的天空我看到了她眼里的舍不得和不甘,也看到了父亲眼里的挂念和心疼。烧完了寒衣,我们爷两坐在母亲坟前又是叨叨了好久好久…… 寒衣送完了,再来看望母亲就是年跟前了,一年一年,不管有多远不管有多忙,亲人去世了也就有了七七在在的,纪念就成为了必需品,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也许就和我这里的人一样,画个圈代替了坟前的磕头作揖和诉说。送完寒衣和父亲做饭吃完,又该返程了,来去匆匆,父亲不言语只是挥挥手趴在车窗前叮嘱嘱咐,我说了声“大我走了,你给我妈说声……”

送寒衣的正确方法 送寒衣(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