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序言中我们了解到经济形势分析是以理论为基础,为逻辑,数据为展开,借助统计学等数学学科以及Python等统计可视化工具进行图形展示结合文字,将当前的经济形势得出结论以及论断,并且提供建议的这样子一个整体思路和逻辑的过程与方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书的第一章《相关经济理论及应用》。

宏观经济的重点在于以下三个方向【即理论需要面对,解决的三个问题】:

通过分析三个主要方向的问题,以及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演变的方向进行预判,进而提出科学的在当前政策操作框架下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经济增长理论框架解决:短期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了观察经济增长大趋势的中长期视角。

经济周期理论:把握经济运行的周期拐点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物价水平变化是宏观层面总供给,总需求相互作用的直接反映。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分析的相关理论以及应用)(1)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及应用:

定义:经济体产出的增加,产出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出,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出,在实际研究经济增长时关注经济增速。简言之,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理论,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来源,以及不同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是否会产生收敛性。

在宏观经济学中,对于增长问题的分析通常被划分为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的部分。

一部分是经济增长理论

它将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力要素供给,储蓄和投资的互动关系以及技术进步等模型化。深入探索分为:

一个部分是增长核算研究

它将试图把产量的不同决定因素的贡献程度数量化。

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经济增长的规律,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在之前,我们就已经将经济部门进行了合理划分,分别为国家,企业,家庭【个人】三个经济部门进行分析,同时我们应当指出的是,当前内卷趋势加强的背景下,内需萎靡不振,6月份的社融数据也体现出,国家债券的飞速增长,企业借债从过去的短期到中长期过渡等情况下,国家和企业更多着眼于【基建以及外贸】,从这一点来讲,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也是值得进行划分和着墨的。

就着眼于国内,当前唯一势头强劲的只有国家主导的基建工程,这种效果和解释当前经济就过于乏力,而且不能理解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也无法理解为何我国暂停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需要,以及外贸数据的转向,上海解封后引发的经济复苏等景象。

由此可见,我们除了坚持以【国家,企业,家庭】景象分析的同时,也要结合【投资,消费,出口】等经济划分来看,从而得出一个相对正确的认知和判断。

在经济分析的领域中,我们要抓住提振经济的核心和信心,围绕着这些关键领域,提出相应的策略才是我们应当该做的事情。

公式

Y=I C E

国内生产总值=投资 消费 净出口

笔者更加倾向于,通过【国家,企业,家庭】三个经济部门进行分析,这样子更加贴近生活,自身感受。

当然应当指出的是,投资与出口对于普通人的感受是非常小的,所以国内的观察分析者也是尽量将精力放在内部变化上来,从而忽略了自上海解封以来,外贸由弱变强的特征,从而失去了对于整体经济的把握。

所以从这点来讲,多个维度的经济分析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将有助于我们得出更加精准的答案和结论。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分析的相关理论以及应用)(2)

理论发展沿革史

亚当.斯密《国富论》:分工,专业化与市场相互促进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人口与土地的关系

马克思《资本论》:涉及两部门的再生产理论,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理论

1.1方法具备研究动态持续经济增长问题的角度来说

拉姆齐1928年经典论文为分水岭,《储蓄的一个数理理论》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理论

杨格《报酬递增和经济进步》:斯密理论

哈罗德-多马模型:劳动-产量比率(L/Y),资本-产量比率(K/Y),资本-劳动比率(K/L)

索洛,斯旺:新古典增长推动

卡斯,库普曼斯:运用拉姆齐的思想对索洛模型进行了新古典式的改造

罗默: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式

卢卡斯: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阿罗:创新与有限的边干边学模式

1.2制度,结构和阶段演变

马克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对生产力具有阻碍作用”

刘易斯:“二元结构论”

纳克斯:“贫困循环论”

罗丹:“大推进论”

钱纳里:“发展模式”、“两缺口理论”、“平衡与不平衡增长”

罗斯托:经济发展划分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准备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我们要清楚任何理论的两个背景:

1.是理论发明,发现过程中,作者与理论的时代背景,以亚当斯密与凯恩斯为例,为何亚当斯密能够提出大胆激进的市场导场主张理论,到凯恩斯的时候,带英帝国只能提出国家干涉理论,无他,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亚当斯密面对的是英法为首的帝国主义在全球殖民扩张,在享受无限增量的过程,凯恩斯的带英帝国则是经历一战,以德国的战败,殖民地分解为代价,全球经济增长进入存量时代,原有的市场理论,经济规律失灵,不得以以国家干预市场,重塑市场逻辑。

2.由此可见,理论是有严重的时代背景,烙印的,前人的预测也只能立足于当下,得出最符合逻辑,最接近当前的趋势的未来变化,想要经济理论能够站在更高的领域与突破,也只能等待科技的推动,从这点来讲,经济学更应该关注【增量】关键的科技领域,同时协调,解决【存量】中的内卷态势,确保各项经济指标与货币,财政政策相适应,达到经济发展,变化中的正当,适应性。

我们的世界需要理论来描述,来概括,来总结,从而推动整个游戏的不断迭代,发展,过去看起来在现在的不可理喻,无法理解,在当时却是最适合,最有效的,同样,在立足这些经济理论的基石上,我们站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信息收集,参与经济活动,发掘新的要素对于经济的影响,从而提出更加有效的经济模型,经济理论。

一代版本一代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固步自封,盲目冒进都是非常不可取的。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应用案例

这算是手把手地给出:

1.写作思路

2.理论应用和分析思路

2.1综述

对于中国经济研究的文献综述有很多,长期,中期,短期都有

可以立足前人的文献贡献,快速摸清当前经济形势和变化,做到快速成长。

分析理论思路: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外部性因素

角度多样性,对于自己需要取舍和甄别,普通人的精力,智力是有限的,所以需要专一,经验积累,训练是需要更多时间的,找到符合自己的最好。

原因在于中国经济规模庞大,情况复杂,影响经济变化的因素多样,且相互影响,相互叠加。

2.2分析文章

主要是总结,具体文章见本书,不再赘述

经济曲线变化、走势说明

次贷危机前走势与次贷危机后走势对比

通过GDP变化幅度进行说明,并给出当前趋势结论

1.外贸变化影响,并通过对比历史高峰进行对比印证

2.企业去库存化引发的工业企业利润负增长和制造业投资需求不足,并且援引历史数据进行说明,跨度达到6年以上,都是对比近期高点进行说明,尤其是重大国际经济,金融事件的重要转折点进行说明,涉及的经济数据有【工业企业利润,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大宗商品价格,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3.房地产投资下滑影响政府投资能力【涉及:房地产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的关注,投资速度工业土地出让,税收补贴】

1.同上

2.潜在增长中枢转移:GDP高速增长结束,资本存量,劳动力增长,人力这本和TFP四个因素对于经济影响说明。

3.货币经济政策:人民币汇率变化,出口行业调整,影响,外汇占款变化,长期社融来源:直融或者间融比例,已经影响,银行总资产占比GDP比重,信贷余额占GDP比重,M2占比GDP比重。

4.原有支撑经济增长的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下降,进而影响投资和储蓄结构变化,从而导致过剩储蓄消失和经常账顺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