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简介和人物关系(杜牧与歌女的爱情故事)(1)

这是一段埋藏在大唐烟云中的爱情往事,风流才子杜牧与青年歌女张好好爱而不得的爱情故事。

自古青楼女子的名字仿佛都是叠字?苏小小、张好好,李师师,陈圆圆……

仔细读今天女主角名字,“好好”,婉转的名字里,有风情,有才气,有风月,本是极好的兆头。却在嫁人后被抛弃,当垆卖酒。

为何世上诗人最断肠的爱情在青楼里,最薄幸的也还在青楼里?

杜牧简介和人物关系(杜牧与歌女的爱情故事)(2)

爱情的悲剧和不圆满,恰恰久被世人津津乐道。杜牧的诗与书法都好,晚年,焚烧了生前大部分文稿,不留一字,是一种境界,但《张好好诗》却被留了下来。

自大和二年十月,沈传师以尚书右丞外放为江西观察使,杜牧就一直跟随沈传师身边,在洪州、宣州等地做了五年幕僚,在此期间,才子杜牧结识了湖州名妓张好好。

那是大和三年,在南昌沈传师的府上,当时的杜牧尚未成家,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而张好好美貌聪慧,琴棋书画皆通。参加宴会的时候,两人经常见面,张好好倾慕于杜牧的满腹才情,杜牧爱上张好好的色艺双绝。他们湖中泛舟,执手落日,才子佳人,自是无限美好。本应该留下一段佳话,让人没想到的是,沈传师的弟弟也看上了张好好,很快纳她为妾。

杜牧简介和人物关系(杜牧与歌女的爱情故事)(3)

张好好作为沈传师家中的一名家妓,根本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杜牧亦官位低位,只好一认落花流水空余恨。张好好出嫁时留下一诗:

孤灯残月伴闲愁,几度凄然几度秋。

哪得哀情酬旧约,从今而后谢风流。

杜牧看到此诗,心中凄楚,连夜赶到湖州相见,谁知,张好好自知他嫁而心生愧疚,不愿相见。杜牧在湖州流连数日,只好伤心而归。此后经年,张好好与杜牧再不曾相见。

直到大和七年即公元833年四月,沈传师内升吏部侍郎,杜牧也离开宣州,赴扬州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处任幕吏,先做推官,后来转为掌书记,京衔是监察御史里行。

杜牧简介和人物关系(杜牧与歌女的爱情故事)(4)

大和九年即公元835年沈传师死于吏部侍郎任上,同年,杜牧赴长安供职,官拜监察御史,结束了长达七年的幕僚生活。监察御史的品级虽然不过是正八品,但职权是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杜牧回京就职,本来充满希望,可是朝廷中正在酝酿的一场变故,朝政混乱,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继遭到排挤,杜牧也托称身体有病,不久改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离开长安,来到洛阳,职事清闲,与当地名士以诗会友,或结伴游赏。

不久后,偶然在东城一家酒店遇到一位故人,就是以前在洪州、宣州时熟识的歌女张好好。杜牧了解到她的遭遇之后十分同情,感旧伤怀,心中酸楚忧悒难言,作长篇五言古诗《张好好诗》以赠慰之。

张好好诗(节选)

杜牧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杜牧简介和人物关系(杜牧与歌女的爱情故事)(5)

张好好在宣州嫁与沈述师为妾后,遭遇遗弃,流落洛阳,在小酒店当垆卖酒。据传故事最后,杜牧在长安抑郁而死,张好好闻之悲拗欲绝,瞒了家人到长安祭拜,想起相爱与别离的万般凄楚,风带恨,雨含悲,无法忍受离恨,竟自尽于杜牧墓前。为这个凄凉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句号!

一千多年过去,不是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张好好诗》也已成为流传后世的国宝,在百家讲坛国宝档案有过播出,这卷杜枚唯一存世墨迹,曾被溥仪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后归张伯驹所有,1956年张伯驹先生将其捐赠政府,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实在是非常幸运,现在能看到这位晚唐大才子杜牧的这篇传世行书真迹,诗写的辣么好,书法也是辣么出众,风流才子的盖世才华名不虚传!

杜牧简介和人物关系(杜牧与歌女的爱情故事)(6)

扬州记录着杜牧的风流,“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记得杜牧的歌赋,诗人记得美人的琴声里,有浅浅深深的诉说。本不该动情的歌姬女子动了情,结局或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或如张好好沦为卖酒女。假如没有洛阳的重逢,杜牧无从知好好“婥婥为当垆”,张好好也无从怪杜牧“少年垂白须”。 错过的爱情是心里填不平的遗憾,久别重逢后给彼此的只有肝肠寸断。

花自飘零水自流”,爱情被荒废后长成了青苔,会触动一发不可收拾的惋惜与自责,蔓延成满纸的遗憾。

杜牧简介和人物关系(杜牧与歌女的爱情故事)(7)

时空错落里的爱情故人相见,一句“你怎么老成这样了”,最是摧毁痛心。“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不遇见,不提沧桑,劈面见了,痛断肝肠。

杜牧死后,张好好自尽于坟前。所有的爱情,应该有这样的江湖义气。

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