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讲述)(1)

大量的事实证明,课外阅读能力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习惯养成以及未来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呢?

首先,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阅读的家庭环境。

在家里要为孩子准备书架和适合他们的书籍,并且要和孩子一起选择他们喜欢的书籍。身教重于言传,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孩子。家长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家长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如果想让孩子喜欢读书,家长自己必须是一个哪怕是表面上喜欢读书的人。所以,在闲暇的时候,家长不停地追在孩子后面催着他们去读书,还不如自己拿起书来去读,给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有一位高考状元接受采访时就说道,吃过晚饭之后他也很想玩,想看电视,不愿意面对大量的作业。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一吃过晚饭就去读书而自己却在看电视的时候,他感觉到很不好意思,于是就把电视关掉,主动去学习了。全家人每天还可以抽出一点时间交流一下彼此阅读的收获和体会,这样做不仅可以扩展大家的知识,还能让父母和孩子多一些交流的话题,也能有效带动家庭的阅读氛围。

学习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讲述)(2)

其次,帮助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

阅读本来应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可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宁愿把时间花在无聊地追逐打闹或者是电子游戏当中也不喜欢看书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还没有发现或者是接触到吸引他们的书籍,没有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有些家长自作主张地给孩子选择一些他们认为孩子应该读的书,不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想法,强迫孩子去读一些书。这样的话,孩子是很难喜欢的。就算有时候孩子按照家长说的去做了,也很难真正读到心里去,更难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只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的读物才是可取的,选择的时候从内容、到插图、到语言风格以及到版式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到孩子需求。如果孩子读的是自己喜欢的书,他们的兴趣自然也就来了。另外还要注意,书的内容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可能是具有好奇心强、喜欢冒险、充满想象力等心理特点,一些经典的绘本充满了趣味性和想象力,家长可以引领孩子去读这类的书籍。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已经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家长可以给他们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和科学性比较强的读物来进行阅读。书的种类也要尽可能丰富一些,人文、历史、天文、地理、人物传记等各种类型的书,只要书的内容积极向上,都可以推荐给孩子来读。

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一定每天给孩子充分的阅读时间,尊重孩子自己的阅读方式。

上学以后,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最主要的任务是写作业,可能有的家长还会给孩子报一些补习班或者是兴趣班,导致孩子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其实这样对孩子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是非常不利的,家长要注意帮孩子做好时间安排,可以规定一下,比如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留出20分钟的时间让孩子进行自由阅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阅读方式。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读书的时候应该把书放在书桌上,坐姿端正。这样的要求是合理的,但家长还要考虑孩子自身的特点,有些年龄小的孩子是很难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的。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他们喜欢的书来读,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地点来读,只要他们在认真地读书就可以了。

学习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讲述)(3)

总之,课外阅读对孩子来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有利阅读的条件,尊重孩子的特点,帮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给孩子足够的阅读时间。一旦孩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的丰富和精彩。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文章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