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企业内部的管理组织架构和法人组织架构是完全不同的,内部存在工管、生管、品管、经管四大管制系统。

富士康会计管理岗位(管理会计与总经济师)(1)

经管系统在整个富士康的经营管理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是经营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是制造企业管理会计的典范应用。

富士康会计管理岗位(管理会计与总经济师)(2)

一、富士康经管组织

富士康体系中,传统的财务会计仅仅是应对税收和核算的需求。而真正对企业管理发挥管控作用的是经管。在富士康的组织架构中,设立了中央经管、事业群经管、各事业处经管垂直的经管体系,集团层面上叫做集团财会与投资管理总部,各次集团(原事业群)设立经营管理部。职位也叫做经管。在集团层面,经管与财务会计在同一个部门,服从于同一个领导。在事业群层面,经管和财务会计分设,经管对事业群总经管(副总级别)负责,财务会计对事业群会计长(副总级别)负责,虽级别相同,但职权上总经管大于会计长。

三、富士康经管的精髓管理会计

笔者研究认为,富士康打造了一个与其战略、组织架构、管理方式三者高度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精髓是把数字与管理结合起来,发现数字背后反应的问题,并组织改善(IE工程及企业管理)。

可以说,富士康经管是管理会计的典范。经管岗位的职能内涵之深﹑外延之广﹐ 在富士康四大管制系统中非常特殊﹐其层级不同,所要求的专业基础和技 能存在显着差异。几乎所有动用钱的地方,都是经管负责审核审批。经管人员的来源也很广,有人员定案的、工时定额的、费用管控的等等。

富士康会计管理岗位(管理会计与总经济师)(3)

四、富士康的经管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总经济师

富士康管理会计体系下的总经管类似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一长三总师"系统的"总经济师",但比总经济师的职责更为细化,工作上有切切实实的抓手。

富士康会计管理岗位(管理会计与总经济师)(4)

我国企业体系中原来的总经济师职责是企业经营计划管理和经济分析、经济预测、经济统计等项工作的总负责人,在厂长或经理领导下,统管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济计划工作。工作定位是:

1)总经理经营活动的参谋长。一个企业所设的三总师,分别是经营活动工程技术、财务管理各方面的总参谋,而以总经济师为主导的经营活动,其涉及面广、影响之大远非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所能比拟,所以,就一定意义来讲,它是企业总经理的第一参谋长,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导参谋。

2是企业管理的总设计师。企业管理包括计划、生产、技术、设备、质量、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物资供应、营销、财务等内容,只有总经济师应该而又有能力把各项管理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并使之减少内耗,扩大积极因素,为企业始终保持轨道上良性运转而努力工作。同时,他也肩负着定期、不定期对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作好准备工作,并为正确评价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现状,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提出主导性意见和建议。

3)企业发展的总策划者。总经济师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企业发展、规划的总撰稿人,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正确协助总经理把握住企业发展的方向,掌握国内外企业、同行业的发展动态,使规划有较大的可操作性,为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4)三改一加强的促进派。作为总经济师,一事当前必须先为企业打算。当前,企业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信息高速公路等新技术、新管理思维的挑战,任重而道远,作为总经济师必须协助总经理广纳人才,果断搞好改革、改制、改造。完成加强企业管理的重大历史使命,为企业的前途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奋斗不已。

富士康会计管理岗位(管理会计与总经济师)(5)

而管理会计是从西方引入的概念。我国企业管理体系中,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总会计师""总经济师""两总"都属经济类管理干部,职责权限不易划清,所以逐渐"两总"并"一总"。但在淡化了总经济师职位和职责后,在企业管理层面形成职能缺失。

现行推行管理会计体系在政府层面上主要是财政部推动,在企业层面上,主要依靠财务人员,对管理的结合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有诸多工具、方法,但多限于财务部门。

富士康的经管体系堪称是制造企业的典范。我国在制造企业中推广管理会计体系,只要先把富士康的经管体系推广起来就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