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人到中年,感叹自己活得越来越没了自我,活成了“四不像”。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

“四不像”是麋鹿的绰号。麋鹿长相非常特殊,犄角像鹿,面部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整体看上去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驴非驴,故名“四不像”。

“四不像”缘何四不像?我想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生活环境使然。它本是一匹马,似乎还有成为千里马的潜质,但无奈年幼时整天与牛、驴生活在一起,年长后选择进入一片沼泽地终日与鹿为伴,最终成为一只四不像的麋鹿。

——自我迷失使然。它本来是只鹿,但它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干什么,碰到驴学拉磨,碰到牛学犁田,碰到马学驾车,最终谁也没有学像,于是变成现在这副模样。

——天生秉赋使然。它本来是头牛,但它不甘心做一头牛。它羡慕驴的叫声,但它声带太厚;它羡慕马的英俊,但没有马的健足;它羡慕鹿的敏捷,但天生体态笨重。几经努力,最终还是成为四不像。

——团队需要使然:姜太公的坐骑原来是驴,但姜太公年是个奇人,总希望自己的坐骑干什么都能独当一面。太公上朝时要他做牛,打仗时要它做马,占卜时又要他做鹿,于是它最后成为什么专长也没有的“多面手”。

它没法改变自己的基因,甚至无力改变自己的环境,自我意志又不够强大,于是它只能在适应环境中改造自己,在组织的塑造下成就自我,以此度过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驴非驴的一生。

人到中年为什么还会一贫如洗(人到中年为什么活成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