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芦苞建设规划(超百亿项目助力)(1)

佛北战新产业园芦苞园区效果图。 芦苞镇供图

三水芦苞建设规划(超百亿项目助力)(2)

2022年三水区芦苞镇重点项目签约暨动工仪式。 芦苞镇供图

实干奋进,勇毅前行。

锚定佛山市委“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和区委工作安排,5月29日,芦苞镇举行主题为“新起点、新产业、新战场”的三水区芦苞镇重点项目签约暨动工仪式,现场签约、动工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其中,何氏、迪马两个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

在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等战略共同加持下,芦苞以优化实体经济架构为先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牵引,聚焦装备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产业龙头项目,以大平台承载大项目、支撑大产业、推动大发展,布下超百亿产业蓝图,在佛北战新产业园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战场”。

“镇街是三水发展经济的主战场。”三水区委书记、区长李军强调,芦苞镇此次签约、动工的重点项目投资体量大、项目质量高、带动能力强、产业结构优,充分体现芦苞镇党委、政府抓产业、谋发展的务实行动,彰显了抓项目、谋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芦苞镇委书记杨军表示,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增量;今天的建设,就是明天的发展。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整理拓展连片产业发展空间,推进低效用地优化提升,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再造一个“经济新芦苞”。

●撰文:尹辅华

引入国内龙头为“芦苞制造”强链

5月11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举行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由迪马股份产业发展集团研发生产的应急救援车辆,在此次演习中一展身手。

此次落户芦苞的迪马股份产业发展集团项目,预计总投资25亿元,将打造覆盖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数字科技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方向的生态集群,这将让“芦苞制造”产业体系更加完善,起到强链效果。

从产业大环境看,佛山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向芦苞集聚。9年前,佛山市鼎和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就扎根芦苞,如今该公司为大众、日产、丰田等整车厂提供产品和服务。今年2月底,芦苞更是迎来佛山市整车配套行业协会落户。

“协会迁到芦苞,是因为看中芦苞周边50公里内,有一汽-大众、北汽福田、小鹏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有利于协会单位更好地服务这些制造商。”佛山市整车配套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苏晓透露,协会会员单位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300亿元以上,结合佛北战新产业园发展规划,加上三水区这边的人才政策以及芦苞较多的优质工业用地,协会成员单位能获得更好发展。

如今不仅佛山市整车配套行业协会落户芦苞,更有亿道新材料项目、朗石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在芦苞“相会”,它们进入后将在生产汽车零配件方面,进一步巩固芦苞的汽车产业地位。

当新项目在向芦苞招手时,芦苞也适时把握住机遇,将芦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打造成为佛北战新产业园的高质量拓展区,为此芦苞积极探索市、区、镇三级利益共享机制,下好“先手棋”。

当地高水平规划建设面积约11平方公里的佛北战新产业园芦苞园区,并且按照“七通一平”标准,对园区首期3800亩土地进行场地平整及土地综合整理,并启动市政道路、园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

“我们的芦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首期3800亩土地已纳入佛山市成片产业储备用地,这是不可多得的超千亩熟地。”芦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芦苞的高端产业园区不仅是一个聚集制造业的区域,更是芦苞产、城、人融合的样板区域。

“园区有规划80亩地建设生活配套中心,这些设施除了人才公寓外,还会有商场等消费娱乐场所。”该负责人指出,芦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交通区位好,离塘西大道、高速公路口都非常近,会进一步利用好三水区“铁路 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

李军表示,今后5年,广东要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的战略优势,三水将挺起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脊梁,跑好先导型经济培育“新赛道”,全力以赴建成世界一流水平、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聚集广佛优质资源引爆三水“新动能”

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落实好中央及省、市出台的激励性政策,帮助企业减负纾困,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建设……走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三水战略”需要更明确的方向。为此,李军表示,三水将锚定佛山市委“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加快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整理拓展连片产业发展空间,着力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全面推动三水各项工作提质量、上水平。

知名规划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奇峰说,佛北战新产业园是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重点区域,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佛北战新产业园,是非常高明的做法。“佛山市委、市政府高站位、高起点提出打造佛北战新产业园,使其成为全省七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这对佛山今后争取更多政策和资源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在佛北战新产业园这条赛道上脱颖而出?杨军认为,芦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是芦苞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芦苞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产业载体,也是芦苞实现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平台,将为再造一个“经济新芦苞”夯实基础。所以在产业定位方面,芦苞将重点引进高端装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龙头产业项目,彰显自身特色,与其他镇街的园区实现差异化发展。

具体来说,芦苞以时不我待的态度提出,要加快推进广佛同城合作,“深圳创新 三水产业”联合发展,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一环创新圈的重大机遇,有针对性地在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广州、深圳等地,重点物色一批“专精特新”、行业“隐形冠军”企业的优质项目,力争在塘西大道新产业园区形成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

在佛山顺德起家、目前建筑陶瓷机械业务处于亚洲第一的佛山市科达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近期更计划将锂电池装备及建材装备项目入驻芦苞。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326亩用地,就是由芦苞镇通过“低效土地改造”腾出来的。

去年以来,为突破土地载体的制约,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芦苞对辖区内的低效土地、空置厂房进行摸底调查,将可供利用的土地和厂房汇编成册,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一企一策”,制定盘活方向,供土地业主选择,效果十分明显。去年,全镇完成了1200多亩的低效土地优化提升。

“2020年,国内知名企业皇派门窗在芦苞镇增资扩产,将欧哲品牌总部及生产基地整体搬迁到芦苞,成立生产、销售、研发总部,该企业已经成为芦苞实体经济新亮点,成为资本市场关注企业。”芦苞镇相关负责人透露,百利玛智能家居项目将落户芦苞,项目预计将投资10亿元,是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泛家居行业企业向芦苞集聚的见证。

作为全球首个发明制造“服装喷墨切割绘图机”的服装智能制造生产商,广州市新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将把一个新雳柔性材料智能装备制造基地落户在芦苞,这也成为芦苞镇在新材料产业发展方面的又一个大突破。

佛山最大预制菜项目为芦苞都市新农业赋能

实体经济是三水积极发展的重点,但是三水还有更大的雄心推动产业全方位协调发展,让“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的羽翼更加丰满。

如今,芦苞镇提出要高标准建设三水区渔业加工与物流产业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未来5年力争再造一个“经济新芦苞”,实现产值和税收翻一番,为当地打造都市新农业赋能。

从大环境看,省、市、区都对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尤其是三水区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预制菜十条”和佛山市党代会精神,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3 N”为布局,以行业龙头为引领,以本地优质食材为原料,以全产业链为方式,全面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

全国水产预制菜行业领先企业广东何氏智慧渔业科技有限公司,于5月29日在芦苞镇动工何氏智慧渔业项目,作为佛山最大的生产预制菜项目,它将生产酸菜鱼、鱼片、烤鱼等食品,提升芦苞农业附加值。

此次动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将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厂、水产种苗交易平台、水产品全国配送中心和集散中心、智慧渔业互联交易平台,以及配套观光旅游项目,形成影响力辐射带动全国。建成后预计年产加工水产品(含初加工和精深加工)5万吨,活鱼流通总量10万吨,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50亿元,预制菜约30亿元。

作为该项目投资方,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华先指出,当前预制菜已成为新风口,企业将瞄准国际水产生产前沿,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打造何氏水产智慧渔业项目,为此将采用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以及工业化思维,打造预制菜“灯塔工厂”。

“我们建议加快何氏智慧渔业互联交易中心建设,实现水产品交易数字化,带动全区水产品交易流通。”近日,三水区农业农村局向该区人大汇报三水区数字农业发展情况时,重点谈到何氏智慧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轨迹。

■相关

5月29日签约重要项目简介

1.迪马智能设备产业项目

项目投资25亿元,拟建成迪马特种机器人华南总部,并推动迪马工业上下游企业共同进驻,将引入不少于10家规模以上及行业龙头企业。打造覆盖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数字科技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方向的生态集群。

2.科达装备制造项目

项目投资16.2亿元,将打造成为集数字化、高端智能化、高技术于一体的智慧工厂,助力企业巩固国内行业龙头地位,打造佛山市优势制造业名片。

3.百利玛智能家居项目

项目投资10亿元,致力为千万家庭提供整体门窗解决方案,打造高品质的生活体验。

4.宝英科技制造项目

项目投资3亿元,主要产品为电动汽车测试、充电桩、光伏发电、新能源、储能等行业的电抗器和变压器,智能制造高端机备的稳压器和变压器、医疗与银行及数据中心配备的UPS不间断电源等电源产品。项目将联合科研院所及央企航天柏克,共同组建省级新能源及储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储能系统、光伏逆变器、充电桩等新能源产业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基地。

5.礼顿卫生用品(佛山)项目

项目在未来3—5年,该公司计划投入约2亿元,打造20条生产线,扩展成人纸尿裤、成人护理垫、女性卫生用品、湿巾等产品品类。同时,企业将总部搬迁到芦苞。

6.芦苞粮仓文创园项目

项目通过改造原有粮仓及其附属建筑群,打造胥江古镇精品旅游的名片,形成集美学教育、艺术研学、商务交流、旅游住宿的综合园区,成为提升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7.汇纳科创智能电子产业项目

项目投资15亿元,建设成为集智能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数字经济、新一代电子信息生产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成具有完善区域产业配套、智能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的智能电子装备产业园。

■链接

“人文重塑 城市配建”齐步走

千年古镇芦苞构筑湾区产城人共融新气象

5月4日,央视《新闻联播》将颜值爆表的芦苞生态花海公园选入“五一”假期新闻报道,让全国人民一睹三水芦苞城镇风采。

当前,千年古镇芦苞正通过加大人文保护、城市配建等途径,通过环境再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围绕“湾区人文生态宜居新样本、农旅文体融合发展新典范”,以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为牵引,建设产文旅融合发展名镇,推动“美丽芦苞”提档晋级,努力绘就“精品城镇·美丽芦苞”新辉煌。

千年芦苞重塑人文辉煌

“芦荻叶深蒲叶浅,荔枝花暗楝花明。”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其《明发青塘芦苞》一诗中,描绘了千百年前芦苞涌两岸的美丽风光。

如今,芦苞镇打造的251亩生态花海公园不仅在原有基础上新增园路摄影平台、塑木栈道、塑木广场、党建广场、小品雕塑、公厕驿站等配套设施,同时还进一步丰富芦苞涌花海景观内涵,将芦苞涌河岸花海景观项目提升为城镇休闲公园,进一步发挥“三片一带”的势能作用,打造“芦苞涌九曲河十里示范带”乡村精品路线。

“花开了,带动了芦苞的假日经济,今年‘五一’小长假,芦苞花海涌入游客近2万人,有近3万人到芦苞休闲度假,为芦苞餐饮、酒店等行业带来近800万元收入。”芦苞镇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作为古代粤北地区通往广州水路节点性城镇,芦苞镇以“千年古埠,湾区水韵”为抓手,加紧推进芦苞古墟镇片区改造工程,全力再现“小广州”的辉煌。胥江祖庙、关帝庙、水文化博物馆、旧街区等一批承载芦苞千年人文气息的古建筑、老街区正被“串珠成链”,即将实现华丽蝶变。

按照计划,芦苞镇会对区域内196座民房外立面进行修复改造,对街区道路、环境进行提升,对市政设施进行优化等。除古墟镇老旧小区改造(一期)项目及去年已率先完成的河鲜美食街改造项目外,在建设胥江古镇上,芦苞还正实施水文化博物馆、胥江祖庙周边环境改造提升、芦苞涌左岸(芦苞水闸—彩虹桥)堤路结合、芦苞镇大南路至渔民新村道路改造等工程,着力提升古墟镇片区的道路系统、绿化景观及商业配套,打造贯通全镇的环镇公路、旅游观光路线,推动从局部修缮到区域升级。

“古墟镇老旧小区外立面改造核心区已全面完工。”该负责人透露,这些以“湾区古埠、岭南水韵”为主题的工程建设将提振胥江祖庙、古街区等品牌品质,进一步凸显芦苞历史文化特色,帮助芦苞打造湾区产文旅融合发展名镇。

芦苞镇委副书记、镇长黎锦标表示,除了加大投入建设人文设施外,芦苞还会以河鲜美食街为载体、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市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为阵地、芦苞镇旅游饮食协会为平台,延伸“美丽经济”内涵,助推芦苞建设三水北部文旅中心。

扩充“软实力”提升芦苞吸引力

优质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打开区域宣传和人才引进的大门,但要让一个区域具备更持久、强有力的竞争力,就得扩充教育、卫生等资源,吸引优质人才进驻,提升城市竞争软实力。

在5月29日的项目签约仪式上,宣布建设三水中学附属芦苞学校(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信息,只是芦苞镇推进优质、均衡教育的一个步骤。按照《芦苞镇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当地要大规模地启动学校建设改革,整合优化教育资源。

在三水区教育局近期召开的“名校+”工程推进工作会议上,芦苞镇实验小学在会上作经验分享。2021年,把新乐丰小学改为芦苞实验小学西校区,保留编制,原址办学,实现人事的统一管理,两个校区共同拟定学校办学规划和学年工作计划,实行教师培训、教学比赛、学生活动三个同步。实践证明,并校后西校区成绩有长足的提升。

“我们会用情怀优先办好教育,为此将全力配合建设三水中学附属芦苞学校,打造三水区北部教育新高地。同时,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改善公办小学午休条件,实现学生100%优质午睡。”芦苞镇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当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芦苞将推动“双减”政策走深走实,实现向课堂要效率。“芦苞将进一步推进‘强师工程’‘名校 ’工程,促进教育提质创优,打造‘家门口’名校。”

另外,在大众关心的健康卫生工作方面,当地将推行“健康芦苞”工程,实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力争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0%。加大公共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套,新增康复住院部。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芦苞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建成一个综合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个社区养老服务小站,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数读

2021年芦苞成绩单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22%,均高于三水区增长水平。

科技创新持续发力,协助51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动4家企业申报市、区级科技创新平台。数字化转型步伐稳健,推动35家企业完成技改备案,总投资10.87亿元。持续抓好“小升规”工作,新增“小升规”企业20家,同比增长233%。

完成村级工业园改造177.25亩;优化提升低效用地15宗超1200亩,预计新增厂房面积38万平方米,新增年产值超15亿元、税收超6000万元。

累计投入约1.3亿元,完善休闲片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北江大堤防汛路、芦苞涌左岸堤路结合等12条城乡道路,打造快捷畅通的镇域交通环境。

全面实施教育提升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名校 ”“强师工程”,持续打造“一校一品”特色项目。投入超8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医联体建设,与三水中医院合作,让居民就近享受优质的中医服务。开展15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100%完成健康村(社区)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