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弄人,老天给了一支笔,就是让你写小说的?

有的人天生带着某种另外的使命,不管在所谓的正道上怎么折腾也拗不过死不认账的命运,就好比《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又好比《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这二位对于功名的执着也算是臻于至诚了,硬硬考了几十年,以至于两鬓都斑白了,仍然连个举人都拿不到手上!当和孙子辈的才俊们再去同场考试的时候,估计他们也觉得自己像个笑话。

西游记是什么朝代的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起源在哪里)(1)

人生懵懂,没有几个人从开始就知道自己是干什么来的。胡碰乱撞到五十多岁,一直自认为高才博学的吴承恩才有点认命了,考了十回,整整三十年,感动不了老天!后来硬着头皮去当了一个小官,即品级跟孙大圣的弼马温差不多的浙江长兴县丞,但是造化弄人,当这么小官居然还遭了“天谴”,因案入狱,后来虽然被证明无罪,但这场无妄之灾还是让他把比芝麻还小的官也丢了。

让吴承恩特别郁闷的还有一件事,他曾经有过一个儿子叫凤毛,估计是这个名字起得太金贵了,所以没留住,孩子不幸夭折,当然对他打击也不小。

西游记是什么朝代的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起源在哪里)(2)

有人很诗意地说,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但吴承恩恐怕很不忿,明明手握一枝生花妙笔,怎么就换不来一顶纱帽?那些经常跟他诗词唱和的人,比如李春芳、徐中行和归有光之类的人哪里明显就比他强?

这事到他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基本想通了,于是转而想写书,把自己的愤懑之情都抒发在里面,《西游记》开了头,但当时没写完搁下了。后来到近七十岁时候才开始正式写作,一生的才华和经历都派上了用场。也许后来他才知道,老天爷偏就不让你当官,因为当官也仍然不过是一介凡夫、一世草木而已,而把你逼成一个小说家,却能让你的书风靡寰宇,你的名传遍天下。

到老的时候,此生的得与失,不知道绝意仕进的吴承恩是否彻底想通了?

西游记是什么朝代的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起源在哪里)(3)

天命攸归,似乎连吴承恩的老爹也是为小说安排的

前文中写到“另外的使命”,其实吴承恩自己也不知道从小他就已经在为完成这个使命而开始储备。年少聪慧,文章传名,乡里敬仰,“髫龄,即以文鸣于淮。”据《淮安县志》记载,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

虽然文采风流,但是跟别的才子不同的是,他从小就爱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他自己也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摹)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对于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他尤为偏爱,当时就曾有写一部书的冲动。

西游记是什么朝代的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起源在哪里)(4)

最近在中华书局1992年出版的《古今小说十讲》里看到一些资料:对吴承恩影响很大的人是他的父亲,他所撰写的《先府宾墓志铭》里记载:他的曾祖父吴铭和祖父吴贞先后在浙江做过学官,他家的斯文基因还是很发达的。只是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四岁丧父,家道中落,连书也读不起了,长大只能入赘到徐家,改行成了一个小商人。不能不说,吴承恩的父亲当商人很失败,原因是他太“木讷迟钝”。其实按叨叨令的猜测,他一定是对经商极没兴趣,对他很感钟爱的历史,他可一点也不笨,“与人谭说史传,上下数千载,能竟日不休”。

中年得子,吴锐对儿子很宠爱,儿子当然从小就不得不当他最忠实的听众,这里耳濡目染了多少,对吴承恩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自然难以尽述。何况待儿子稍长成,吴锐又常带着他,游遍淮地古刹名胜,这些也都为吴承恩后来写作《西游记》积累了素材。

西游记是什么朝代的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起源在哪里)(5)

在写《西游记》之前,吴承恩曾经写过一部《禹鼎志》,这也是根据民间传说而演述的一部志怪小说,内容可惜失传了,但是书序倒是还在,吴在其中写道:

“余幼年即好奇闻,在童子社学时,每偷市野言稗史,惧为父师呵夺,私求隐处读之,比长,好益甚,闻益奇。”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也有人说,功到自然成。吴承恩后来对于这些神怪之类故事的储备确实超乎常人,“旁收曲致”,“几贮满胸中”,呵!可能这些东西太多了,占了地方,八股文章必然气势弱一些,考不出个官儿来,也怨不着别人。事情都是两说,吴承恩觉得自己很不幸,但是对于后世的人却是大幸,要没有你的《西游记》,多少代小伙伴的假期都失去了意义!

西游记是什么朝代的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起源在哪里)(6)

鬼斧神工,他怎么把散乱的故事写成一部传奇大剧?

玄奘是真人,取经是真事,这在《旧唐书·方伎传》中有三四百字的简单记载。

玄奘的弟子慧立后来要给师父作传,是所谓《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里就已经对取经的事迹有了生动的描述,而且“假作真时真亦假”,慧立加了一些现在看起来有些“灵异”的情节。

西游记是什么朝代的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起源在哪里)(7)

再后来这个取经的故事终于变成了神话,是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作者放开了思想,尽展虚构之功。书里已经有了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的猴精,最让人惊掉下巴是帮助唐僧去西天取经的猴行者,竟然是以白衣秀才的面目出现的!书里还出现了沙和尚的前身深沙神,偷王母娘娘的蟠桃以及西天路上遇到各种妖怪的情节也都有了轮廓。

金代有院本《唐三藏》,宋元时期还有南戏《陈光蕊江流和尚》,可惜都只留下一个题目,演的什么只有穿越回去看看才能知道了。

西游记是什么朝代的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起源在哪里)(8)

吴承恩在着手创作《西游记》之前,可能会看到的还有六本二十四折的《西游记杂剧》等多种戏剧,还有唱本《销释真空宝卷》及散文叙事体的《西游记平话》,不仅连名字都有了,一些情节如梦斩泾河龙的故事,基本上移植过来就是。

到《西游记平话》出现时,重要的故事情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偷蟠桃、盗金丹、被二郞神擒拿、归附唐僧为徒、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玄奘出世都已经有了梗概。而西天取经途中要遇到的妖精队伍也基本组成,黑熊精、黄风怪、蜘蛛精、多目怪、狮妖和红孩儿都已出世,火焰山和女儿国的故事也有了眉目。

西游记是什么朝代的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起源在哪里)(9)

老年回乡,才知道自己真正该干点什么,于是闭门著书,把从小就藏在心里的,长大后搜集的所有故事,还有对科举不中、官场黑暗、怀才不遇的讽刺都融在《西游记》中,他坦言:

“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吴承恩心里毕竟还是藏着不平之气,晚年填了一词名《风入松·送我入门来》:

西游记是什么朝代的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起源在哪里)(10)

“玄鬓垂云,忽然而雪,不知何处潜来?

吟啸临风,未许壮心灰。

严霜积雪俱经过,探取梅花开未开?

安排事、付与天公管领,我能安排!

狗有三升糠分,马有三分龙性,

况丈夫哉!富贵无心,只恐转相催。

虽贫杜甫还诗伯,纵老廉颇是将才。

漫说些痴话,赚他儿女辈乱惊猜!”

叨叨令说,小说写得明白,但从这首词来“乱猜”,耄耋之年的吴老,人生还是活得不甚明白。

本文参考书目:《旧唐书》、《西游记》、《淮安县志》、《古典小说十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