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龄儿童的家长,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每当孩子放学回家,总是找各种借口拖延写作业,比如饿了,先吃些点心,你马上把点心放在他面前,然而点心吃完,他还是迟迟不动笔,理由是需要消化食物;

终于开始写时,字还没写几个,东摸摸西看看,一会喝水,一会去厕所,一会问你个问题,每天都会写到很晚才睡;

每当看到新买回来的玩具时,恨不得马上拆开,而到了该写作业的时间,却磨磨蹭蹭,迟迟不肯开始。

于是你饱受着催孩子写作业,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摧残”,每天上演着“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场景。

孩子写完作业眼睛发痒(孩子写作业怎么办)(1)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用“PDCA”的方法,仅需计划、跟进执行、检视和行动调整四个步骤, 让你的孩子轻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那么,在学习解决方法之前,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孩子写作业总是拖延?

一、分析孩子拖延的原因

孩子写作业之所以拖延,常常受最小阻力原则的影响。最小阻力原则是人大脑的一个习惯,就是能不动脑就不动脑。所以,当我们的大脑在遇到周围一大堆复杂的事要处理时,我们优先选择的往往都是那个最容易处理的事。

比如现在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以外,还会要求孩子背诵古诗词,周末还要求孩子上画画,英语,写作等等兴趣班。学校方面,各科老师的教学压力大,于是给孩子布置的作业也多。当孩子面对语文,英语,数学一堆作业时,他就会觉得难,就不愿意做,在最小阻力原则的作用下,他一开始总是找借口拖延,比如要先吃些点心、给同学打个电话问作业,或者找不着作业本了等等。在写作业过程中也不能专注,一会要喝水,一会要上厕所,一会东摸西摸,总是想逃避写作业这件事。

了解了孩子写作业拖延的原因,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专心地写作业呢?

接下来我们来看解决孩子写作业拖延的4个步骤:

二、解决孩子写作业拖延写作业的4个步骤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步骤:P-Plan计划

第一步,P-Plan计划:跟孩子一起将要完成的作业列成一个清单,然后按照难易程度排序并且预估每项作业需要的番茄钟数。作业清单确定之后,要让孩子再次读一遍,然后在清单上方填上自己的名字。这是在给大脑下达指令,提醒请遵守自己专心训练的承诺。

比如今天要做的作业有数学,语文和英语。数学有20道题,相对简单,需要1个番茄钟,语文要写一篇日记,对你家孩子来说比较难,需要2个番茄钟,英语要抄写20个单词,最简单,需要半个番茄钟。

将作业分解成了若干个番茄钟任务,然后一个一个去完成,就可以克服畏难情绪,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每一步要做什么。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步:D-Do跟进执行

第二步,D-Do跟进执行:每25分钟为一个番茄钟,完成一项作业,然后休息5分钟,如此类推

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命名番茄钟,比如,孩子喜欢吃草莓,可以把番茄钟命名为草莓,每完成一个番茄钟任务,就是吃到了一个草莓。

比如你家孩子桐桐今年读四年级,每天的作业都有语文、数学和英语,还有课外阅读。因为觉得太多,所以桐桐在写作业的时候磨磨蹭蹭,一会要上厕所,一会要喝水,一会要给同学打电话问作业,每天都要写到11点。为此,你可能很烦恼。不久前,另一位妈妈跟你分享了番茄工作法,你决定试一试。

这天放学后,你跟桐桐商量好要开始实践,并且让桐桐自己挑了一个草莓闹钟做计时器。

首先,你让桐桐把今天的作业列出来并且预估需要的番茄钟数:

比如,数学有20道题,相对简单,需要一个番茄钟;语文要写一篇日记,这对你家孩子有点难,需要两个番茄钟;英语要抄写20个单词,这个最简单,需要1个番茄钟。

桐桐把番茄钟任务命名为“草莓”、“芒果”、“荔枝”。列好清单后,你让桐桐把清单读一遍,然后在清单上签上名字。

在正式开始写作业之前,你提醒桐桐做好准备工作。比如上厕所,喝水,准备好笔、作业本、课本。于是你关掉了电视机,手机调成静音。桐桐调整好坐姿,做了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安静下来。

然后你让孩子亲自设定草莓闹钟,时间是25分钟。这个动作的目的是给大脑发布指令,暗示要开始专注写作业了。

接下来桐桐开始抄写英语单词。在这个过程中,桐桐要专注地写作业,直到草莓钟响起。一旦草莓钟响起,你让桐桐立马停止写作业。不管第一项作业是否完成都要停止。如果桐桐提前完成了作业,那就复习,直到草莓钟响起。

25分钟后,若桐桐写完了英语作业,你可以让桐桐在作业清单上打√,相当于桐桐吃到了草莓。也会让桐桐获得了成就感,激励她做下一个番茄钟任务。

接下来是休息5分钟。

这5分钟要完全放松,不要去想下一个番茄钟的任务,也不要去做上一个番茄钟未完成的作业。只有保证了这5分钟的高效休息,孩子才能更有精力完成下一个番茄钟任务。

休息完后,桐桐可以做下一个任务。做完后,休息5分钟,如此循环。

桐桐每当完成一个任务,都要在作业清单上画√。当三项作业都写完时,你可以奖励桐桐作业以外的,桐桐想做的事情。

这5个步骤以一系列的动作贯穿始终,列清单是东西,设定番茄钟是动作,打√是动作,久而久之身体和大脑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习惯成自然。

计划执行完毕后,让我们一起来检视一下执行得效果如何吧:

第三步,C-Check检视: 回顾目标是否达成,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是什么,下一步怎么改进→检视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桐桐写完全部作业后,你可以跟桐桐一起回顾今天的番茄工作法执行情况:

你可以问桐桐: 你今天的作业都按时写完了吗?你觉得这个方法好不好?如果给自己打分的话,能打几分?为什么?中途有没有被打断?什么原因?

假如桐桐说,这次的作业都写完了,英语作业比预估的时间提前了5分钟。我觉得这个方法好,作业一样一样的完成,就不感觉到难了。我给自己打80分。因为中途溜号了,想去上厕所。

那么接下来,你可以让桐桐在清单上写上“干扰事项”。

然后问桐桐,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下次写作业前做好准备,喝水,上厕所

这个环节很重要,孩子只有在不断的总结反思过程中,才能不断改进,提高写作效率,从而越来越有成就感。

上一步我们分析总结了计划执行的效果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接下来就要制定改进方案了。

那么我们来看第四步A-Action行动处理:根据记录和反思的内容,调整番茄工作法的内容:

第四步:A-Action行动处理:根据记录和反思的内容,调整番茄工作法的内容

你跟桐桐一起讨论了改进的方案后:

你可以问桐桐,这次作业花了4个番茄钟,下一次再做计划时,效率能不能有所提升?如果在制作计划前,花1个番茄钟来复习当天的课程,会不会缩短后面实际执行的时间呢?

当桐桐认同你的观点,调整番茄钟方案,比如每次就花一个番茄钟复习当天的课程,把重点内容写下来,不懂的问你

之后每次完成作业后,你都会跟桐桐一起讨论分析结果,将过程中的“干扰事项”记录下来,下次避免。相信长期下来,桐桐不再觉得写作业难,每天都像玩游戏一样去写作业,对每项作业需要的时间把握越来越准确,写作业时越来越专注,从而效率也越来越高。之后,你可以鼓励桐桐把番茄工作法应用到了读书、做假期计划中。

那么一个月后,桐桐的月考成绩会有很大进步。你也可以在家庭会议中给桐桐颁发了“作业小能手”的奖状。

但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总结分析虽然很重要,但是每次时间不能超过一个番茄钟,否则这将成为孩子的负担,会让孩子失去继续使用该方法的兴趣。

在训练过程中,要多给予孩子正面的强化。

好了,我们总结回顾一下今天的课程,我们主要探讨了为什么孩子写作业拖拉的原因,并且给出了解决方法,即PDCA的方法执行番茄工作法。经过训练,孩子就能轻松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写作业的效率,家长也不用因为孩子写作拖拉而搞得家里鸡飞狗跳的

好啦,本节课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友友阅读,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