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器是成语吗(上根大器是什么成语)(1)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就是文化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大部分人对成语并不陌生,很多成语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使用着。然而,还是有些成语,比较生僻,甚至会让人面红耳赤,在脑海中浮想联翩。比如“上根大器”,就曾让我的朋友们困惑,也曾让人感觉很污,甚至有人并不认为它是成语,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它。

小珏可以拍着胸脯保证,它绝对是个成语,而且一点也不污。它的制造者江公望,本身就是一位正人君子。江公望是北宋人,熙宁年间即王安石变法的那个时代考上进士,一路没有太过出彩的政绩,但他的为人和操守,却是在官场上非常出名的。

国之大器是成语吗(上根大器是什么成语)(2)

到了宋徽宗时期,江公望已经是三朝老臣了。他担任言官,畅所欲言,条理清晰,非常受人尊敬。哪怕是宋徽宗这样的昏君,对他也是言听计从。比如我们知道宋徽宗的皇家园林之一艮岳养着许多珍禽异兽,供皇家娱乐,江公望认为这是玩物丧志,上书力谏。

如果是别人的话,宋徽宗哪能听得进去,但江公望说完后,宋徽宗隔了几天后告诉他:“所有珍禽异兽都已经放归,只有一只白鹇养得太久,迟迟不肯离开。不过,朕还是用柱杖将其赶走了。”宋徽宗还在柱杖上刻着江公望的名字,以此记得这位老臣的良苦用心。

国之大器是成语吗(上根大器是什么成语)(3)

可惜的是,昏君毕竟是昏君,江公望还是生不逢时。他看穿了蔡京的祸国殃民,上书弹劾,却反被贬谪,天下都知道他的刚直和忠诚,可惜遇到赦免返回京师后不久病逝在家中。他死后,朝中更没有忠良,宋徽宗继续豢养了飞禽走兽,后来在靖康之变中都成为了安抚军人和百姓的美食。

说了这么多,就为了说明成语“上根大器”的制造者是个良人,江公望在《念佛方便文》中写道:

所谓自心作佛,自心是佛,自心见佛。上根大器,一念直超。

国之大器是成语吗(上根大器是什么成语)(4)

它真的是正儿八经一个成语,真心和“一振雄风”没有什么关系。它说的是天分高的人,一念之间就能悟出很多道理,超过绝大多数普通人。

“上”这个字,原意当然指的是高处、上面,表示基准线之上。它引申之后,就表达了品质在上的意思,比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又不如形容某件东西是“上好的”。

至于说“根”,那已经脱离了原意。佛家将木比喻天性,对于能产生感觉、善恶观念的物质或精神就叫做“根”。对佛教再一无所知的人,总该听说过“慧根”这个词吧?其实,这个成语中的“根”也就可以理解为慧根。

国之大器是成语吗(上根大器是什么成语)(5)

“大器”想必不难理解,因为毕竟有“大器晚成”这个比较熟悉的成语,还有“国之大器”这样用得较多的词组。器本来是指器皿,后来引申为宝物,人才。大器是指国家的栋梁,重要的人才。

结合起来,这个成语其实说的就是极具天资天赋的人,真心一点都不污吧。比如在《禅林僧宝传》中永明智觉禅师就被认为是上根大器,文中评价道:“此事非上根大器,莫能荷担。”

国之大器是成语吗(上根大器是什么成语)(6)

有不少朋友经常在评论区教育小珏,为什么不研究高科技,非得钻牛角尖研究这些生僻的知识,古代的文物,甚至已经过去的历史?一般情况下,小珏真的不愿意理会这些键盘侠,但在这里统一回复。

这个社会有很多分工,有的人天赋在理工科,有的偏于实践操作,有的对文学感兴趣,有的更注重文化历史,这就有了不同的分支。无论是做什么,只要不危害国家的利益,都可以尽其所能发挥,人人都是上根大器。国家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发展,就如同人在跑步一样,别说两条腿好就跑得快,一根头发不舒服,也会影响速度的。

对于家里有小孩的朋友而言,辅导一些生僻成语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读者私信问过小珏有没有什么办法。平心而论,现在的语文教育是越来难,小珏有时候也有无力感。但是,比我厉害的专家多得是啊,我们可以让专家走进生活,让孩子们自己阅读,寻找答案,锻炼他们的自立能力。平台和书店有活动,推荐一套《彩色漫画爆笑成语》给大家,全八册,基本上足够对付一般的成语了。正版图书,八本全套也只要六十多块,相当划算,我自己也入手了一套。另外一套是《写给儿童的成语故事》,6册79元。两套书籍都是爆款,链接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