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儿

如今很多人都离不开朋友圈,作为新时代的社交途径,人们把朋友圈当成了展示自我的主要窗口。吃到好饭好菜了要晒一下,去了好玩的地方要晒一下,更别说有孩子的家长,会忍不住晒娃了。

家长这几种行为值得看一看(家长在朋友圈有以下行为)(1)

既然朋友圈是展示自我的窗口,没人希望在朋友圈里展示自己不堪的一面。但事实上,因为自我警省意识不够强,或者认知不到位,很多家长在朋友圈里展示了自己的负面行为后还不自知,被人笑话了还被蒙在鼓里。

▲在朋友圈里晒自己过时的教育心得,还自以为自己“很负责”

我曾看到一位不太熟的朋友在朋友圈里晒了根竹竿,杆子笔直叶子翠绿,配的文字是“姥姥家种的,管教孩子正合适,谁家还需要就举手”,评论区里居然出现了三四位留言“给我留根”,还配上呲牙笑的表情。

如果这位家长是恶搞的倒也罢了,可翻看他的朋友圈,会不时出现过孩子成绩不够好,拿皮鞭打孩子的照片,看来这位家长奉行的是“棍棒教育”无疑了。

家长这几种行为值得看一看(家长在朋友圈有以下行为)(2)

说来也怪,这种以打骂孩子为教育圭臬的做法,至今仍然在朋友圈里不时出现。奉行这种教育原则的家长,还总是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仿佛自己掌握了教育的真谛,又仿佛不给孩子这么几下子,孩子就会立马长歪,影响成才。

可他们不知道,“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心理伤害。这种早已被教育界痛斥的做法,被他们拿来当准则,正暴露了这类家长对教育的不上心和无知。作为这些家长的孩子,该有多可怜和无辜?

▲在朋友圈给孩子拉票,还将孩子的拉票链接发到各种群里

这样的情形恐怕大家都见过吧。因为见得多了,很多人觉得这种行为也没什么。殊不知,这种做法会有以下弊端:

①暴露孩子的个人信息

家长给孩子拉票,多是为了参加某些机构组织的比赛或者学校活动。从最初的“最美宝宝”到后来的“绘画小能手”等活动,无不是需要附上孩子的照片,显示出孩子的名字、年龄、所在班级和学校等。

在朋友圈给孩子拉票,肯定不会设置分组,是想让朋友圈里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都全员参与,这样会将孩子的个人信息暴露无遗。尤其是有些家长还会将孩子的拉票链接发到各种群里,群里认识的人才有几个呢?多是陌生人。这就又将孩子的个人信息给进一步暴露了。

别看很多家长平时很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连孩子照片都不晒,可一个拉票活动就能将孩子的个人信息扒个底朝天,这也说明家长对孩子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到位。

②彰显出自己不高的境界和层次

想想看,若孩子想要获奖,得靠家长拉票来决定,那么整个比赛就变味了。它不再是以孩子的作品好坏为标准,而是拿家长的人脉关系来比较。这样的一个比赛,即便最后孩子获奖,也无法证明孩子的能力,只能说明家长拉的人足够多。

家长这几种行为值得看一看(家长在朋友圈有以下行为)(3)

再往深处想,活动方举办这么个考验家长人脉关系的比赛,目的何在?绝对不是为了选拔有才艺的小朋友。他们这么孜孜以求地让家长拉人数、关注某公众号,目的只是为了宣传自己。为了活动方这么个目的,以家长拉票的比赛方式获奖,想必得了奖也显得“胜之不武”。而家长一旦配合活动方并积极参与,说明家长并没有弄清楚这么个比赛的意义何在。

再想想活动主体——参与比赛的孩子们的心理感受。一些孩子明明画得很好,却因投票数少而排在最后,他们会得出什么结论?只会觉得自己差劲。

而那些得了奖的小朋友,家长心里没谱吗?你们真以为这是自家娃凭真才实学得来的吗?只能证明自己拉的人数足够多罢了。到最后,一场孩子们之间的才艺比赛成了家长们的拉票比赛,整个活动的意义何在?

只能说,为这个毫无意义的活动殚精竭虑四处奔走拉票的家长,本身领悟能力和境界还不够高。

【话题讨论:你反感朋友圈里的拉票活动吗?若你遇上了会怎么做?】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育儿漫画文章作者,欢迎关注【小屁孩儿】,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儿童发展,时尚教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