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郁震宏

余杭塘栖有什么规划(临平区有一种速度)(1)

公元1442年,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却是塘栖的转折点,也是大运河杭州段的转折点。

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户部侍郎周忱来到浙江,主持修筑塘栖到大麻的河道,共筑塘13272丈,从此,塘栖运河替代了临平的上塘河,成为一条国道。而隋唐宋元以来的“江南运河”杭州段,从此北移,临平、长安年纪大了,退居二线。所以在《明史》里,江南运河改写成这样:

自杭州北郭务至谢村北,为十二里漾,为塘栖,德清之水入之,逾北陆桥入崇德界。

从这一年开始,塘栖成为杭州的北大门,区域优势一下子突出,漕运繁忙、商旅往来自不必说,投射在战争年代,塘栖也相应成为一个军事要地,塘栖一破,则杭城危急。宋元时期,苏杭之间的主战场临平,开始转移到了塘栖,所以嘉靖三十四年倭寇之乱,总督胡宗宪为了确保省城,亲自扼守塘栖,而不是去临平。倘若换作宋朝,情况会完全不同,比如宋高宗时,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便派重兵扼守临平,以抵御韩世忠、张浚部队进入杭州。主战场的转移,正是因为运河的改道。

换个角度,再看塘栖的重要性,且不说明代塘栖设有水利通判(六品),只说驻军,据《清史稿》记载,清代时期,塘栖驻扎水师的编制人员是93人,这个数量,是多还是少呢?我们不妨看一下其他古镇的驻军:

濮院镇,61人。

王江泾,56人。

双林镇,50人。

新市镇,42人。

菱湖镇,39人。

乌镇镇,24人。

南浔镇,58人。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同样,没有比较,也就看不出辉煌。过去有句话,说塘栖是江南十大古镇之首,看来也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我们还可以用一个开头人的日记,来与《清史稿》做个印证。开头人的话,相对客观一些。公元1883年二月,有一个叫栗奉之的开头人,写了这样一段日记:

二月初四,自吴门(苏州)入浙,六十三里至乌镇,小泊。二十里连市(练市)。初五日,连市至新市,凡四十里,并产丝之场也。四十里泊塘栖镇,夹水为市,凡数千家,土产棉绸、藕粉有名。

栗奉之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他经过乌镇、练市、新市,都只是一笔带过,可见司空见惯,一点也鸡冻不起来。只有到了塘栖,他才有了具体描写,从文字背后,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的新奇感:塘栖,真是只大码头!

关于塘栖的大,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杭州八宝街,清代时候非常繁华,繁华到什么程度呢?形容起来很难,但古人有的是办法,《武林坊巷志》就说八宝街:有“小塘栖”之称。

这话信息量很大,至少说明,在清代的浙北,“塘栖”已经是一个商贸繁荣的代名词了,一个集市闹猛,形容不出来,就可以直接说:哇,真激棍,消去话伊,像塘栖一样!这就像后来人常说的“小上海”。

有一种速度,叫“塘栖”。回头再说,下塘河成为国道以后,塘栖迅速崛起,这个速度,不是一般的快,我们且看塘栖人丁养浩的《沈璋墓志铭》所说:

塘栖素号闹市,岁计食货贸迁无虑数十百万。

这段话是公元1521年写的,距离1442年下塘河成为国道,不过八十年时间,短短八十年,塘栖完美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商贸重地,这在中国古代,简直难以想象。

又过了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严嵩路过塘栖,写诗道:塘栖古巨镇,生聚若云稠。狠狠地用了一个“巨”字,着一“巨”字,境界全出。我们知道,严嵩是何等人物,什么样的码头也见过呢?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