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一个非常重要且有难度的知识点,也是经常考到的知识点。从考题命题规律来看,动量守恒定律经常与其他知识点,如动能定理、机械能、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等联系命题,难度较大。本文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使用前提条件,以及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笔记(动量守恒定律概念及实验)(1)

动量守恒定律概念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到的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是不变的,这个规律我们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大家要注意的是,动量是矢量,必须说明方向;在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要规定好正方向。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它既适用于宏观的巨大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可用在低速运动的物体上,也适用于高速运转的物体。动量守恒可用运动学公式、牛顿运动定律推导。

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示意图

在实验中,我们要验证的是方程:m1·OP=m1·OM m2·ON是否成立。

让质量较大的小球m1从斜槽上滚下,与放在斜槽末端的质量较小的小球m2发生正碰,碰前m1的入射速度为υ1,两球总动量为m1υ1.碰撞后,入射小球m1的速度为υ1′,被碰小球m2的速度为υ2′,两球总动量为队m1υ1′ m2υ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应有

m1υ1=m1υ1 m2υ2

如果测出两球的质量m1和m2及两球在碰撞前后的速度υ1、υ1′、υ2′,代入上式,就可以验证动量是否守恒.

用天平可测出两球质量m1、m2.

用平抛运动知识可以测出其速度:因它们下落的高度相同,故飞行时间相同,设为t,则它们飞行的水平距离s=υt,在图中有

OP=υ1t……①

OM=υ1′t ……②

ON=υ2′t ……③

如果实验中测得的m1、m2,OP、OM、ON满足关系

m1·OP=m1·OM m2·ON

把①②③代入上式后消去t可得到mυ1= m1υ1′ m2υ2′

结论:验证了m1·OP=m1·OM m2·ON;式子是成立的,就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注意事项

多次测量确定小球平均落点的方法

(1)先不放上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一高度处滚下,重复10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如图8.6-1所示)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2)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入射小球从原来的高度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10次,用上述方法找出碰后入射球平均落点位置M和被碰小球平均落点位置N;

(3)要调节好实验装置,使固定在桌边的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水平,使小支柱与槽口间距离等于小球直径,而且两球相碰时处在同一高度,碰撞后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4)应使入射小球的质量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

(5)应使入射小球每次从槽上相同位置由静止滚下.可在斜槽上适当高度处固定一挡板,使小球靠着挡板,然后释放小球;

(6)白纸铺好后不能移动。

此文章由物理之家王尚老师提供

针对高考物理的重难点内容,我与王尚老师整理了高中物理重难点专题八十讲,把重点内容与解题思路都做了系统整理,并为资料中任何一道题都录制了视频。这份资料每道题的旁边都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即刻看视频讲解。

请大家点击下的关注,关注我的【头条号】,并给我私信,把您的邮箱告诉我,我把这份资料用邮件给您发过去。

为节约同学们的时间,如果需要材料的同学,直接评论我的文章的时候留下你的电子邮箱,我会给你发一份资料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