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已经结束,但热度却是有增无减,在大家的热议之下,平时不爱追剧的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想一看究竟。结果就停不下来了,我太想知道,为什么皇帝对先皇后情深却又是那么不待见他们的儿子?为什么明明很想关心他却又做的那么狠心?为什么同样都是儿子却就只会偏爱大郎齐王?为什么这位皇帝爹爹和太子的父子关系,会比太子和陆文惜之间的爱情故事更加虐心?

鹤唳华亭结局会那么悲催吗(鹤唳华亭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另类父子情)(1)

一:明明是至亲父子却是最虐心的情感关系

1.因为皇太子的出生是受到他人求定的,使皇帝有种被胁迫的感觉。

在最后的剧情中,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皇帝不喜欢太子。当他还是肃王时,和顾玉山、顾思林父子早就商定,只要协助他夺得皇位,便立顾家女儿顾思卿为后,将来生的孩子为太子。只是没想到顾思卿在即将临盆误入控鹤知道了慜太子的事,又为此流产。被当年先皇知道了,肃王从此便失去的先皇的欢心,更别说立他为太子了。从此肃王便对顾思卿有了怨恨之心,便另娶赵氏之女,并专宠她而后生下大郎。萧定权的出生是在他的母亲失宠后,顾家要求肃王要遵守承诺后才有了萧定权,而后才会立他为太子。

萧定权的出生并不是皇帝自己的主动意愿,而是利益权衡后的交易。每次见到太子,身为皇帝的他就会想到,自己的皇位是因为有顾氏的协助而得到的,而太子的存在是他和顾家的交易的最好凭证,以及当时慜太子的事都会被连着想起,而这些却是他身为帝王最不愿记起和回想的事情。


鹤唳华亭结局会那么悲催吗(鹤唳华亭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另类父子情)(2)

2.皇太子背后是功高震主的顾家实力,皇帝要想平衡朝中势力,就不得委屈太子,来压制顾氏的权力。

当年因顾家的实力而协助他取得皇位,顾家掌控着整个长洲的军队指挥权,顾家的实力对皇帝来讲就像水一般,既可以载舟亦能覆舟。抵抗外敌侵略、保家卫国他就必须要给顾家适当的权力,但同时更忌讳顾家有朝一日会功高盖主,威胁到自己的权力。毫无疑问他需要顾家但同时也忌惮顾家,他害怕顾家会为了太子而对他造成威胁。

因为太子是按顾家要求定的,在皇帝的心中他就是顾家的人,顾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太子,为了让他将来能把江山交到太子手中。而太子又一向与舅舅(顾思林)的关系,比自己这个亲爹还要亲。这无疑是把江山给了他顾家了,这是他内心最无法接受的事情。所以他会屡次通过压制太子来达到,平衡顾家和朝廷的势力。

在这两种情况下,皇太子萧定权的前路注定是艰难的,随时可能因为皇帝爹爹的权利受到威胁和挑战时,就被当炮灰使用。我们的内心随着他被皇帝爹爹的各种误会、为难、责备、打骂、委屈而不断的为他跌宕不平,同情他的遭遇。大家都祈求着上天,能多眷顾一下这个从小就缺乏父爱,命运坎坷的太子。

鹤唳华亭结局会那么悲催吗(鹤唳华亭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另类父子情)(3)

二:情感的距离让这对父子对彼此都爱而不能

1.嫉妒使得这对父子有了隔阂距离

萧定权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出身原因,他只知道自己的皇帝爹爹从小就不疼爱他。同样是儿子,但爹爹从小就非常宠爱大哥萧定棠,不管大哥犯了什么过错,爹爹都会偏袒保护他。而自己只要行差踏错半步,都会受到严厉的责罚,有时明明是大哥的错却反过来要他背锅承受责骂。他多想和大哥一样也可以在爹爹面前撒撒娇,坐在一起谈谈心,喝喝茶。同样是喊一句“爹爹”,大哥喊的那么亲热和随意,但自己却是每次在被责罚时,希望一句“爹爹”能够让他记起我也是他的儿,希望他能像保护大哥一样维护我。

作为儿子太子是嫉妒皇帝对大哥的宠爱的,也因此和皇帝有了距离,这是一种让人内心失落的情感距离,太子觉得对爹爹来讲自己始终比不上大哥重要。而皇帝也觉得自己的太子,怎么就是和自己不亲,从小就对舅舅亲,后来又是对老师亲,而自己在太子心里的位置远不如他的舅舅和老师。为此他很有挫败感,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鹤唳华亭结局会那么悲催吗(鹤唳华亭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另类父子情)(4)

2.有时君臣关系比父子关系更为重要,在国家和朝野的利益中,让这对父子爱而不能

君父与太子的关系,先是君臣后是父子,太子是国家的继承人,是国之根本。皇太子的一举一动,都有无数对眼睛在盯着,反对他的人会在他犯了错后,咬着不放,甚至是欲加之罪。支持他的人会为他周旋和辩白。但对于皇帝来讲,他不仅是自己家孩子的父亲,更是天下人的父亲。作为皇帝和父亲,他能保的了自己的儿子,却无法保全太子,儿子是他的,但是太子和他一样是属于天下人的。作为父亲,儿子犯错只要自己原谅就好了,但做为皇帝和太子,他原不原谅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要给天下人,和所有的朝臣一个交代,他们满意了才能行。


鹤唳华亭结局会那么悲催吗(鹤唳华亭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另类父子情)(5)

剧情中我们会看到,有几次皇帝想要为太子大事化小,认个错就算过去,但却被朝臣用国家法制咬着不放,作为皇帝他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有时为了国家利益和皇权的稳定,而不得不牺牲太子的利益。一方面皇帝需要给太子权力来牵制朝中重臣的权利,一方面又要压制太子来制衡顾家手中的权力。这对有着别样的父子感情和君臣关系的父子,在整个剧情中不断的跌宕起伏,好不容易有点感情升温的苗头,而突发事件就像一盆水般把好不容易得来的苗头浇了个透心凉,又回到剑拔弩张的关系,让人心被虐的受不了。

这种情感的距离和别样的父子关系中,太子对于皇帝来讲先是国之太子后是自己的儿子,而作为 儿子,他对这个儿子的感情又是纠结的,他在意他的身世,不能像对待大郎那样毫无保留的去爱他,但另一方面,他知道太子也是他的儿子,需要他的公平对待。皇帝内心的纠结让他和太子的感情,在各种故意的挑唆下时而亲近时而疏远,脆弱的经不起一点点波折。最后也只能和太子承认,作为皇帝他无愧于太子,但作为爹爹他亏欠了三郎太多。

鹤唳华亭结局会那么悲催吗(鹤唳华亭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另类父子情)(6)

三:不管是皇帝还是皇太子都是凡人,都需要平常父子亲情

1.皇帝对大郎奇王的袒护是他对父子情感的依赖和寄托

虽然皇帝保全大郎萧定棠在一定意义上是为了制衡太子,但他对大郎的宠爱也是发自肺腑的,和太子相比,大郎是他的长子,而他的出生是自己的主动选择。自己从小陪伴着他长大,教他习字泡茶,和他玩耍嬉闹。在大郎身上他体会到了父亲该有的感觉,他有了和天下所有父亲一样的“护犊子”的心情。他内心深处知道大郎没有三郎聪明,甚至品行也比不上太子,他甚至知道很多次的事情都是和大郎有关,是大郎一手操控,但是只要太子或大臣没有拿出证据,他都视而不见,或小以惩戒。

他允许大郎婚后不按国制之番,呆在自己身旁。最后还向大郎确认,关于慜太子的事是否和他有关,如果有关他会保全他。但是作为皇帝,他在太子生日那天却对太子动了重刑。甚至当他知道幕后主使就是大郎时,他依然狠不下心像处置太子那样去处置大郎。最后迫于太子的压力,也只是判定大郎削爵,永不回京。大郎到最后也不相信这是真的,爹爹一定会像以前那样想法留下他的。就连赵皇后都对皇帝说:难道你真要为了他而这样对待你自己的孩子吗?这句话就知道了大郎和太子在皇帝心中的位置。

鹤唳华亭结局会那么悲催吗(鹤唳华亭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另类父子情)(7)

2.太子在皇帝爹爹那里缺失的情感,在老师和舅舅那里表现的一览无遗。

太子从小没有父亲的宠爱,但他也是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渴望被自己的父亲宠爱,保护,拥有亲情,但这些他都是缺失的。原本身为皇太子的他应该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但是他却因自己的出身就注定了不被自己的父亲所喜爱,而爱她的母亲也早以去世。

当他去找自己的爹爹时,见到爹爹对自己的大哥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可对他为何会如此没有人情味,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爹爹的孩子。每当受到委屈时,他想到的总是自己的老师,在老师那里他可以像个孩子一样撒撒娇,讨要好吃的。当他创了新的书道后,他兴奋的像个孩子般,第一个就是拿去给老师看。老师对他而言,有时就像父亲,爱他,相信他,支持他,会为了他而完全不顾及自己的性命,甚至最终因他而牺牲。


鹤唳华亭结局会那么悲催吗(鹤唳华亭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另类父子情)(8)

舅舅对他就如对待自己孩子般,孩童时期,陪伴自己最多的也是自己的舅舅而不是父亲,每次受到不公平对待或委屈时,舅舅都会挺身而出,护自己周全。为了他,不顾自己的年迈和旧疾屡次上战场,最后也牺牲在战场上。没有父亲的宠爱,母亲与妹妹又去世的早,对于亲情的渴望,让他更加珍惜和看重那些对自己好的人,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保护他们,哪怕是让自己受委屈和让皇帝爹爹误会自己,他只求只要大家都好,都在呆自己身边就行。

皇帝和太子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于亲情的需求和渴望,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那份情感阵地,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自己在意和那些爱自己的人,不予许别人伤害到他们。所以皇帝每次会委屈太子而偏袒着大郎,把他留在身边。太子会为了保护自己爱的人,而屡次顶撞自己的父皇,甚至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在情感面前大家都是凡人,都有自己所爱、所在意,哪怕是付出生命也要保全的人。


鹤唳华亭结局会那么悲催吗(鹤唳华亭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另类父子情)(9)

不管他拥有谁的爱,都无法掩饰他对于父爱的渴望,他始终渴望得到父亲的肯定和爱护。皇太子一句“我姓萧不姓顾”,彻底瓦解了皇帝对这个,他内心最爱的儿子最后的防备心理。父子是割舍不断的一种血肉亲情,不管之间发生过什么不痛快的事情,或许在一段时间内会有怨怼、愤恨、伤害各种情绪。但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只会是打断骨头伤着胫。不如尽早放下对彼此的成见和怨恨,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试着去理解和包容对方,原谅对方的同时也是在成全自己的内心。千万别给彼此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让那些不痛快的事情就就在过去,使得血浓于水的父子情感有个圆满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