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778章(道德经第七十八章)(1)

大军书法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

正言若反。

新说:

天下最柔弱的,没有超过水的。而攻坚克强,没有它不能胜任的,也没有谁能代替它,或者说超过它。当人心清静的时候,人性也若水一样柔软、柔弱。

所以,“柔胜刚、弱胜强”这个道理,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但是,没有人是这么做的。这个“柔弱之道”,易知而难行,人们并不总是生活在理智里或者是清静心里,往往受各种外在的复杂情况影响,用后天意识分析判断,并在情绪、情感的推动下行动,导致人们希望在外在体现出自己的强大、刚猛、勇敢,以显示自己的本事。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亲且去践行的,往往会是具有一定智慧的少数人或者说是有道之人。

所以,圣人说:能够承受一国之垢的,才可以称为国君,也就是一个人,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好的方面,比如自己的缺点、身体的疾病等,自己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如果能承受国家的灾难,才能够成为天下之王,也就是一个人能够承受身体的痛苦与灾难,才能够真正做自己的主人。有的人到医院检查,一发现自己可能得了什么病,就吓得神不附体,站立行走都困难了,心不清静了,那就是不能做自己的主人了。

道德经第778章(道德经第七十八章)(2)

正确的道理,往往人人都知道,就是在具体实行的时候,人们做的事情好像与正确的道理是相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人们在做的时候,指挥自己行动的往往是后天意识,受着情绪、情感的控制,理智之中的那点智慧被排挤出去了。所以,坐下来论道,谁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动的时候,却做反了。看起来人的身体的行动就像是心灵的投影,当心灵被后天意识扭曲的时候,人的行动就与心灵产生了差距。如果能认识到这些,可能就可以相反相承吧。

因此,社会上,往往重大的事情至少要安排两班人马,一个负责去做,一个负责监督。人的大脑其实也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做的,一个是监督的,身在做,心在监督,相反相成。但是要真正能做到却很困难。现在的元宇宙也是一样,元宇宙就像是一个投影,与现实中的人们的想像肯定是有差距的,也许人们可以借元宇宙修炼自己的心灵。

道德经第778章(道德经第七十八章)(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