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出现学生自杀自伤事件时,社会上总是有人感叹:“现在的小孩心理怎么这么脆弱!”

现在的孩子不能吼、不能打、读书要教育,我们小时候咋过来的?不也一样好好的,抗压能力还强。

很多家长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太过娇生惯养、没有吃过苦。还常常抱怨孩子太娇气,不能批评。

我们之前那个年代叫“物质匮乏”的年代,吃饱穿暖都不易了,大人孩子没有考虑其他的。而现在不同了,物质丰富,才会考虑精神生活。被尊重,被爱,才是在乎的。

现在的孩子跟过去的自己是不同的,人的需求是层层递进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们需要动力实现某些需求,有些需求优先于其他需求。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求(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了(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心理那么脆弱)(1)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的孩子的需求早已经上升为: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

文章“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一个网友回答:很简单,长期睡眠剥夺、环境压力还有精神控制。这一句话获得了无数网友的点赞。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了(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心理那么脆弱)(2)

长期睡眠不足

犹太人讲过一句话,学习就是好好睡觉。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一共770人,犹太人占154人,获奖比例高达17%,共拿走了20%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

犹太人特别重视孩子的睡眠时间,在你好好睡觉的时候,你大脑中的海马体会大显身手,这个过程叫“记忆恢复”。因为在你睡觉的时候,你的海马体在工作,这个过程能够使得你的记忆得到整理,白天学习的内容会记得更加牢固。

而现在很多小、中、高学生的睡眠普遍不足。小学生睡眠时间应该在9-10个小时,中学生睡眠时间9个小时,高中生睡眠时间8小时。

睡眠时间过短,会产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和思维紊乱,甚至可能会影响学习成绩。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了(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心理那么脆弱)(3)

环境压力与精神控制

教育带来的贫富差距不断增大,以前教授的工资和工人的工资差异不大。但是现在不一样,教育水平很大程度影响着未来的收入水平、选择权与幸福感。

父母爱孩子,想把一切好的都给孩子,这是天性。总想帮孩子把未来规划好,让孩子在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权,生活的更加幸福。初心都是希望孩子能生活的更好。

然而,很多家长却不考虑孩子的综合实力和志趣爱好,盲目地要求孩子去实现对他们来说很难达到的高标准要求,盲目的上各种培训班,给孩子产生过大压力。教育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只和孩子谈分数,缺少和真实世界的链接。

这让孩子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但是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预料不到,就像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是危机也是机遇,敲醒了很多人。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调查发现,“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这些孩子,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这种由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被称为“空心病”。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了(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心理那么脆弱)(4)

需求教育中,父母责任重大

一、 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有“归属感”

我们爱孩子应该是没有条件的,不论他是什么样子,我们都爱他。

现实题材类电视剧《小舍得》中有一个画面,在学校的畅言会上,颜子悠勇敢地站上讲台,看着看下对他满是期待的妈妈,他战战兢兢的说:“我妈妈不爱我,爱的是考满分的我……”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了(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心理那么脆弱)(5)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会做错事,都会有做不好的地方,都会有失误,但是这个自己才是更真实的自己,我们要爱这个真实的自己。

二、 鼓励孩子:让孩子有“价值感”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是拉近距离的时候,做对事的时候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只有做对了,就鼓励他,他的自尊水平才会提高,他才能做得更好。

1、 表扬要具体;

有时候,孩子表现很好,为了鼓励孩子,我们常常夸他们“你真棒”、“真聪明”、“宝贝表现真好”。

好在哪里?棒在哪里?

表扬孩子时,我们需要聚集具体行为。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我们可以这样说:宝贝,你画的小朋友都很开心,有的戴着帽子,有的拿着棒棒糖,脚下还有很多鲜花,很漂亮,还有这个彩虹,你画了8种颜色,妈妈从没见过这么美的彩虹,你画得很棒哦!

2、 表扬孩子努力,而不是聪明;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德韦克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德韦克找来一群孩子,分别给他们一张智力测试题,当这些学生做完后,一部分学生被夸奖“聪明”,并且把这些学生放到了聪明的位置。

另一部分学生则被夸奖“努力”。

结果发现,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开始很积极,但是之后遇到难题就不愿再尝试了;而被表扬“努力”的孩子却越挫越勇,不断探索。

表扬“聪明”是在暗示孩子:能力是固定的,而表扬“努力”,是在告诉孩子:人的能力不是固定的,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发展的。

过程大于结果。肯定孩子的努力,比夸孩子聪明更重要。

3、 表扬要尊重事实;

生活中,我们常常习惯这样夸孩子:

孩子长牙了,会走了,喊妈妈了,都会狠命地夸孩子,说孩子“真棒”“真聪明”。

会走,长牙这都是生理发展,和聪明无关,为了鼓励孩子的行为,可以适当地表扬,切忌言过其实。

父母的夸奖一定要恰到好处,讲究时机,尊重事实。

三、 培养孩子成长型心态

教会孩子人生最重要的是“发展”,而不是固定的“指标”。任何事情都是有它积极的一面,要把眼光放的更长远。

人生没有失败,只有经验。只要不断反思与思考,一定可以让自己生活的更好。

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爱,让他相信将来有无数种可能,我们拥抱的不是过去,而是将来。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了(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心理那么脆弱)(6)

用最好的状态走在孩子面前,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人生所向,让他有机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就是每一个父母最成功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