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嘉兴市福利院门口,一片油菜花,开得格外艳,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实习婚恋第十八章?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实习婚恋第十八章(深度0573福利院嫁女)

实习婚恋第十八章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嘉兴市福利院门口,一片油菜花,开得格外艳。

春花,细雨,红绸,彩缎,3月20日,春分时节,福利院的“女儿”琍琍出嫁了。

23年前,琍琍出生才7天,便被遗弃,从此福利院成了她的家。如今,她披上了美丽的婚服,走出这个大家庭,走进属于自己的幸福小家庭。

“我的‘闺女’不体面地来到福利院,今天,我要让她体面地嫁出去。”这些日子以来,“院长爸爸”朱培刚送请帖、备嫁妆,忙并快乐着。

上午10点,新娘琍琍和新郎刘涛坐上了婚车,带着“娘家”精心准备的嫁妆、爱心企业赠送的伴手礼,还有亲朋好友的祝福,驶出了福利院,驶向幸福的婚姻殿堂。

3月20日一早,整个福利院都在为琍琍的婚礼做准备

两位从小看着琍琍长大的“妈妈”杨玉英和沈美英送琍琍上了婚车

琍琍在婚车里向两位“妈妈”挥手告别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福利院的一间宿舍,装扮一新,贴着大红“囍”字,成了新娘子琍琍的闺房。

穿上喜袍,戴好发饰,在造型师的精心打扮下,琍琍的新婚妆容完成了。“琍琍今天真好看!”“妈妈”沈美英看着“女儿”,喜笑颜开。

“试试这双鞋,你昨天说鞋子不舒服,我又买了一双,看合不合脚。”沈美英已经从福利院退休,几天前她就送来了贺礼,当天更是专程来参加婚礼。

沈美英穿着一件红色大衣,搭配了一条鲜艳的丝巾。自己一手带大的“女儿”要出嫁了,她最开心。

在福利院的宿舍里,琍琍穿上了中式礼服,带上婆婆送的手镯,准备迎接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

1998年5月1日,一个“蜡烛包”被放在福利院门口。工作人员打开一看,里面包着一个女婴,出生才7天,从此,她成了福利院的“女儿”,取名叫琍琍。

福利院是她唯一的“家”,“家”里还有很多哥哥姐姐。在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下,女孩渐渐长大,育婴员成了她的妈妈,沈美英就是其中之一。

在福利院的众多孤儿中,琍琍并不特别,却最让沈美英牵挂,“或许是缘分吧,第一眼看见,就很喜欢,她是那种很招人疼的女孩。”

琍琍小的时候,经常去杭州看病,每次沈美英都陪着。女孩大了,需求多了,沈美英总是自掏腰包,为她买这买那。

旁人看在眼里,就问沈美英:“你怎么这么疼她?”沈美英说:“自己女儿,怎么能不疼呢?”

冬去春来,当年襁褓里的小婴儿,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

几年前,琍琍从嘉兴技师学院毕业,在企业工作了几年,后来福利院招聘新员工,由于对院内情况比较熟悉,琍琍成了福利院儿童部的一名职工,日常工作便是照顾院里的弟弟妹妹们。

在同事的眼里,琍琍虽然有些内向,但心地善良、耐心细致,对于孩子们的关爱,琍琍发自心底,看着他们,就像看着当年的自己。“孩子们都爱叫她‘大姐姐’,孩子们的心事她最懂。”

福利院的同事和孩子都纷纷和琍琍合影,分享喜悦

“眼皮子底下”的爱情

在福利院长大,琍琍并不缺少爱。但福利院里所有人都有一个心愿,希望她的人生中能有一段“真爱”,伴她一生。

去年10月,来自福利院职工胡慧娟的介绍,琍琍生命中的男孩出现了,他叫刘涛。

琍琍恋爱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院长爸爸”朱培刚的耳朵里,他立马发了话:“琍琍谈恋爱,我得把好关。”男孩的“情报”很快被摸清:本地人,比琍琍大3岁,工作稳定,忠厚老实,父母也是本分人。

在福利院工作人员的“眼皮子底下”,他们的恋情进展得很顺利。

琍琍喜欢吃辣的,爱喝各种饮料,刘涛就经常带一些她爱吃的零食来看她;疫情之下,福利院实行封闭式管理,大家常常看见两人隔着铁栅栏聊天。

不见面时,刘涛就刷琍琍的朋友圈,看到她发电影配图,就问她:“要不要一起去看电影?”

关于恋爱的经历,琍琍总爱和福利院职工王芳分享。今天去看了什么电影、明天去哪里逛街……分享快乐的同时,王芳总是叮嘱琍琍:“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终于到了谈婚论嫁的日子,朱培刚拿出了家里藏了10多年的两瓶好酒,请男方全家吃了顿饭,“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就不一样了,他们一家得对琍琍好。”

饭桌上,朱培刚摆出了“老父亲”的架势,向“亲家”交了底:琍琍虽然是个孤儿,但她是福利院的宝贝女儿,福利院永远是她的娘家。

结婚前,王芳常在琍琍耳边“碎碎念”:福利院是大家庭,结婚后是小家庭,不能使小性子,要孝顺公婆……

去年12月12日,两人在南湖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登记结婚。

“成家之后的琍琍,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每天看她骑着自行车来上班,春风满面的,我们打心眼里替她高兴。”朱培刚说。

在福利院拿到第一笔工资后,琍琍买了2张按摩垫。一张送给了婆婆,另一张送给了抚养她长大的沈美英。

对于琍琍的这一举动,朱培刚郑重提出了表扬:“不错,小姑娘懂事了。”

“院长爸爸”当“岳丈”

婚礼当天,“院长爸爸”朱培刚穿上了新买的西装,戴着胸花,腰杆挺得笔直,这是他第一次当“岳丈”。

“我的女儿只比琍琍小一岁,我也时常想象她结婚时的样子。”朱培刚说,福利院的孩子们都叫他“院长爸爸”,“所以不仅要扛起院长的责任,也要扮演好爸爸的角色。”“

“新郎的车队出发了吗?”“茶有没有泡好?”“这里可以叫摄影师来拍一下。”……一个上午,他忙前忙后,总怕漏了什么。

婚礼前,琍琍有些紧张,朱培刚拍着胸脯对他说:“你只管美美地当新娘,别的什么都不用管。”

婚礼仪式前,琍琍帮“院长爸爸”整理西装

这些日子以来,为了筹备琍琍的婚礼,朱培刚到处奔走,上门为每一位宾客送上请柬,联系书法家为婚礼题字,安排工作人员购置嫁妆、布置场地、分装糖果……“我的‘闺女’不体面地来到福利院,我要让她体面地嫁出去。”朱培刚对记者说。

其实,对于福利院所有人而言,琍琍出嫁都是一件大喜事。婚礼现场所有的花篮彩带、窗花气球,都是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布置的。婚礼当天一大早,院里近60名职工就在朱培刚的安排下,紧锣密鼓地铺红毯、做甜茶、撒花瓣。此前,他们为了筹备婚礼,已经牺牲了很多个休息日。

上午10点,婚礼车队沿着铺好的红毯一路开进福利院,抵达琍琍的宿舍楼门前。发红包、答问题、找婚鞋……顺着红色地毯,沿着“囍”字窗花,突破重重“关卡”,刘涛在大家的见证下向琍琍告白。在祝福声中,两人踩着红毯手挽手走向了婚礼大厅。

福利院一起长大的朋友背着琍琍出嫁

福利院院长朱培刚说,22年前孩子不体面地进福利院,22年后孩子要风光出嫁

走进大厅,大屏幕上播放着新人的婚纱照。大厅的右侧摆放着福利院为琍琍准备的家电、喜被、床品等嫁妆,还有爱心企业为琍琍婚礼赠送的伴手礼。“我们福利院出来的孩子要嫁人了,我不能让她受委屈。虽然嫁妆不算贵重,但这是一笔精神财富,千金难换。”朱培刚说。

嫁妆中,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这是福利院的孩子们送给姐姐的结婚礼物。“自行车并不贵重,但是孩子的一片心意,这份情意高于一切。”朱培刚说。

3月19日,福利院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琍琍准备的嫁妆已经铺满了半个大厅

舞台旁,摆放着不少献给新人的作品,有一幅画吸引了很多宾客的注意。这是由福利院的孩子们创作的儿童画,名叫“姐姐要出嫁”。在画中,琍琍姐姐漂亮的形象被呈现在最中央,稚嫩的画笔传达出孩子们满满的爱。

“院长爸爸”朱培刚将周琍的手交到刘涛手中

“女儿带着女婿来敬茶啦!”终于到了“院长爸爸”必须要坐下的时候了,朱培刚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端起茶杯,轻轻喝了口茶,朱培刚终于说出了那句对“女婿”刘涛的叮嘱:“琍琍是我们福利院宠大的女儿,你以后可一定要好好对待琍琍啊。”

琍琍和刘涛向到场的嘉宾们敬酒

来源: 读嘉新闻客户端 文字记者:鲍嘉 苗楠钰 摄影:丁思源 编辑:孙雪 责编:钱姬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