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大费/文

关于七夕的来历,看到@易中天写一篇文章说,#原来七夕不是情人节#。我昨晚恰好也写了一篇,比他的文字还略长,知识点更多,历史更丰富,而且,还有属于我自己的个人推论观点,发出来供大家参考吧。

东晋的丸子头炼丹道士葛洪(283-363年),在其著作《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意思是说:汉朝宫女,常常在七月初七这天,在缝衣服的宫楼里,比赛穿针引线,民间纷纷效仿。

七夕节什么人才能过(七夕节来源与嬗变小考)(1)

清/陈枚《桐荫乞巧》

葛道士的这段文字,是目前现存文献中,有关七夕来历的最早记录,由此推断:

1.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就有此节日。那时,韩国人还在原始社会,这个节,他们应该不方便动手抢。

2.那时的七夕,只是女子们比赛才艺的日子,所以称为“乞巧节”,意思是乞求在这一天,能够心灵手巧,拿个奥运缝衣服冠军。

3.女子们比啊比的,比了很多年,有输了比赛的女子,心里不服,于是仰望星空,忽然发现,有两颗星星,隔着银河,贼亮贼亮,输比赛的女子,于是动起了小心思。

七夕节什么人才能过(七夕节来源与嬗变小考)(2)

4.这两颗贼亮贼亮的小星星,约2500年前的《诗经·小雅·大东》,就有了神位,其中有一句: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翻译过来是说:天上银河虽宽广,用作镜子空有光。织女星座三只角,一天七次移位忙。虽然来回移动忙,不能织出好花样。牵牛星儿亮闪闪,不能用来驾车辆。不得不说,古代人,没有时间管理的压力,每夜仰望星空,天文知识很丰富。多说一句,牵牛星也就是牛郎星。

5.估计,输了比赛的女子,由于夺冠心切,想请织女星帮忙,于是,安排在七夕比赛这天,沐浴焚香,隆重祭拜,求织女星能让自己弯道超车,夺个冠军。后来,可能真的成功了,祭拜更加隆重热烈。其他人知道后,有一学一,渐成风俗。

6.据此推断,所谓七夕节,它先是缝衣服节,缝衣服赛事才是重点,和织女星没半毛钱关系。后来,有人在缝衣服比赛前祭拜织女星,好比有人高考前祭拜文殊菩萨,都是想弯道超车,此时,缝衣服赛事仍是重点,和牛郎星没半毛钱关系;再后来,女子们也许觉得,光祭拜织女星,不管她男朋友不太好,既然祭拜,多一个也无妨,于是,织女牛郎星就一块拜了。

7.从古代流存的画作分析,如著名的《汉宫乞巧图》,图中全是一群女子,和男子没半毛钱关系,由此看出,古代七夕节,基本相当于今天的三八妇女节,或者是妇女大会。

七夕节什么人才能过(七夕节来源与嬗变小考)(3)

明.仿仇英《汉宫乞巧图》

8.不知为什么,现代人要用七夕节做情人节?不合逻辑,牛郎织女一年鹊桥才见一次面,其它364天,岂不是凄凄惨惨戚戚?

9.从实际情况看,现代人过节心切,并非对古代风俗多么感兴趣,而是想要制造一些理由和借口,借机放纵情感。正如网购平台毫无来由地创造了双十一、双十二购物节,既是它们的一次合谋,恰好也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可以放纵自己的购物欲,七夕情人节的诞生,是否来自酒店、饭店、花店的一次合谋?

(全文完)#明星们都是怎样过七夕##没想到七夕居然让我笑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