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金融岛是cbd吗(郑州金融岛CBD的正副之争)(1)

网红流量受益者

郑州金融岛的知名度是相当的高,不是因为名气,而是蹭了北龙湖的流量。

十年前,北龙湖湿地公园刚刚开园时,金融岛就拉开了建设的大幕。十年后,曾经在北龙湖玩耍的小朋友已经上了大学,金融岛依然没有完工。

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岛与北龙湖已经融为一体,成为与北龙湖交相辉映的一景,人们早已习惯美丽的湖面倒映着那一团半成品建筑。十年间,北龙湖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不可或缺的度假游玩打卡网红圣地,而金融岛自然也成为流量的受益者。只是那时,很少人知道这个大工地叫金融岛。


曾经贵为皇冠上的明珠

话说回十年前,北龙湖区域土地市场如日中天的时候,金融岛的土地是神一般的存在。当时龙湖南岸的高端住宅用地刚开始在市场试水,建业的九如府和龙湖里一马当先,吃了螃蟹。尽管后来证明建业九如府当了陪衬,没有挣到大钱,但却掀开了北龙湖高端住宅的序幕,为后来者定下了高端IP的属性。所以,从这点讲,建业九如府对北龙湖高端住宅市场的贡献,不亚于当年建业森林半岛在郑东新区的作用。

北龙湖高端住宅用地和如意河两侧商业用地都是炙手可热,没有两把刷子的开发商想都不要想。而金融岛的地,就更是贵为天人了。当时拍地有几个大的条件,要么你是世界500强,要么你是中国500强,并且都有一定的金融属性,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必须自用,不准商业销售。如此苛刻的条件,依然引得大批有实力和背景的企业竞相进入。可见金融岛有多热,市场对它的期盼有多高。

金融岛的建设过程,完整经历了郑州楼市的起伏变迁。2012—2015期间的短暂低迷,2015—2018期间的报复性上涨,以及今天楼市的持续低迷。

至于为何10年仍没有建好一个金融岛,我想如果不限制商业销售的话,也许早就开岛营业了,抑或是郑州楼市仍然如日中天,进程也会提前很多。但郑东新区是郑州市的脸面,北龙湖又是脸面中的点睛之笔,金融岛则是那个“乖乖隆地咚”,极品中的极品,郑州自然是不敢大意,也不敢随意交给开发商乱炖。

郑州金融岛是cbd吗(郑州金融岛CBD的正副之争)(2)


取代CBD,正副调换

金融岛一开始还有个别名,叫龙湖副CBD。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郑东新区CBD早已闻名全国,大玉米、会展中心、歌剧院,这些地标建筑早已成为郑州市的形象代言人,镜头无数次的出现在各种宣传中,甚至有人将郑东新区的成功与某市著名新区相提并论,尽管只是本地人的一种自嗨,但郑东新区给郑州带来的自豪感,无以言表。

CBD的惊鸿一瞥,相对于当时那个背景和条件,无疑是成功的。但不代表CBD就没有问题,地处CBD核心的千玺广场,就是当地人俗称的大玉米,好看大于实用,一个高大上的地标建筑,硬是让人在商务内环干兜圈,就是找不到入口。地标与实用,结果建筑师选择了地标,忽略了它的实用性,以至于后来沦为“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实在是有点可惜。这也不能怪黑川纪章人家大师,毕竟当时的郑州就是需要这么惊鸿一瞥,急需彰显新中原的精神风貌。

至于CBD的内外环的一圈建筑,也是品相参差不齐,最为人诟病的是,商务内环竟然有连着十多栋的商品住宅。真的是搞不懂,当时设计师的思路,中央商务区的核心设计几栋住宅,还不是公寓,这就像你在城市闹市区开荒中土豆的感觉。既不雅,也无实用功能。也许,这也是为何金融岛在规划上能得到如此重视的原因,毕竟CBD的设计上还是有不完美的。

CBD尽管还是商务的核心区,但这几年逐步搬出CBD的公司也不在少数,尤其以大公司居多。这与CBD的楼宇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都有很大的关系,别的不说,但就是停车一项,就有足够多的不便。

金融岛副中心有取代CBD的硬核实力,这点毋庸置疑,至于软件实力和是否有足够多的企业扎根,就另当别论了。

郑州金融岛是cbd吗(郑州金融岛CBD的正副之争)(3)


郑州的某嘴和某街

某嘴和某街分别是全国的金融中心。有人说,郑州的金融岛就是某嘴和某街。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金融岛是郑州的某嘴和某街没有问题,但不是全国的另一个某嘴或某街,这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郑州在金融中心有野心,可以理解。但金融中心的核心在于服务和人才,这是核心竞争力,其次要有足够的产业支持。无论北上广深,还是成都、武汉、青岛,这些城市都有足够的实体产业体系支撑。作为一个特色不够明显的二线城市,吸引人才本就实力不足,如果产业布局再没特色,那仅凭一个金融岛,又何以遑论某嘴和某街呢?


当资源秉异和特色都与你无关时,需要做的就只剩观念了,开放再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