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来源: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考试题库——试题通小程序

如需完整的题库资料,请到试题通小程序内搜索关键词查看,谢谢!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基础题库(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考试题库)(1)

1、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其中黄色代表()

 安全

 一般(√)

 严重

 特别严重

2、以下属于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性预警评价指标的是()

 技术因素

 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

 内部环境(√)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是现场审核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申请

 合同评审

 策划和准备(√)

 受理

4、()是指数据搜集和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不准确、标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观察结果呈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

 系统误差(√)

 风险误差

 变量

 随机误差

5、《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县(√)

 市

 省

 地区

6、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把()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安全生产和工程进度、经济效益等的关系。

 教育培训工作

 安全工作(√)

 管理工作

 体制建设

7、()不属于事件树分析步骤。

 判定安全功能

 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

 职工技能培训(√)

 确定初始事件

8、实行事故预警的出发点是()

 “安全发展”

 “预防为主”

 “居安思危”(√)

 “安全第一”

9、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肌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接触限制量值(√)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10、根据有关事故统计报告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人员失踪超过()日的,可以按照死亡事故进行统计报告。

7(√)

15

30

60

11、收集资料的方法有统计报表、日常性工作和()

 计量资料

 专题调查(√)

 计数资料

 综合资料

12、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的量的大小,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的统计资料类型是()

 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

 等级资料

 全面资料

13、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判定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单元中危险物质的实际存在量、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和()。

 危险物质的储存方式

 危险物质的性质

 危险物质的种类数(√)

 危险物质的用途

14、()的目的是制定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计划,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

 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初始评审

 制定管理方案(√)

 应急预案与响应

15、某地区开展了职工职业病统计和调查,取得大量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应包括()两项内容。

 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抽样和统计分析

 统计抽样和统计推断

 统计抽样和参数估计

16、既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又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的是()

 本质安全(√)

 工程上的安全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安全

17、根据有关事故统计报告的规定,除道路交通、火灾和水上交通事故之外的其他事故,人员失踪超过()日的,可以按照死亡事故进行统计报告。

7

15

30(√)

60

18、鉴于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警机制必须以()为重要原则。

 完备

 高效率(√)

 全面连贯

 准确

1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50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

 委派专人保管

 定期组织演练(√)

 定期检查更换

 妥善保管

20、下列系统中,()的目的主要是监视其正常情况下危险源对象的运行情况及状态,并对其实时和历史趋势作一个整体评判,对系统的下一时刻做出一种超前的预警行为。

 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

 危险源数据采集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

21、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和()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生产风险、生产机械

 生产环境、伤害因素

 事故风险、伤害因素(√)

 生产风险、事故风险

22、按照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生产工作是为了使生产过程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活动,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使系统中的人员免遭()的伤害。

 事故(√)

 有害因素

 意外事件

 不可承受风险

23、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等活动。

 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

 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

 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

24、综合考虑事故起因物、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类。

20(√)

12

10

8

25、下列()属于重大事故。

 一次造成1-2人死亡

 一次造成50-99人重伤(√)

 一次造成100万元-1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一次造成1000万元-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26、某地2009年上半年发生了四起生产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分别如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的规定,其中属于较大事故的是()。(2009年真题)

 2名员工死亡,6名员工重伤

 8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2名员工死亡,5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20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

27、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0

20

30(√)

40

2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轻微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和小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伤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和死亡事故

29、事故法则说明,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要减少和消除()。

 无伤害事故(√)

 伤亡事故

 死亡事故

 轻伤事故

30、实现安全发展的根本和落脚点是()。

 认真切实的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措施(√)

 加强安全管理

 增强安全意识

 以人为本

31、某企业检修班组员工甲在家长休,1年后回企业继续从事原工作。甲重新上岗前负责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单位或者部门是()。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

 企业人事资源部门

 甲所在车间(√)

 甲所在班组

32、事故法则说明,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要减少和消除()。

 无伤害事故(√)

 轻伤事故

 重伤事故

 死亡事故

33、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条件

 环境

 原因

 根源或状态(√)

34、某小区一住宅电梯检验有效期截至2012年11月8日,该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应于2012年10月8日前向相应的()申报定期检验。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

 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35、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

 强制原理

 人本原理(√)

 激励原则

 动力原则

36、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监督管理的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事故隐患治理所需的资金

 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整改

 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制定整改方案(√)

37、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括为五个部分,即()。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管理缺陷;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基本原因;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38、认为新的技术发展会带来新的危险源,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减到最低。这一观点是包括在()理论中的。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

 事故频发倾向

 能量意外释放

 系统安全(√)

39、下列关于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说法中,不适用于机械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是()。

 从运动部件和工件进行辨识

 从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进行辨识

 从误运转和误操作进行辨识

 从火灾、爆炸方面进行辨识(√)

40、实现安全发展的根本和落脚点是()。

 以人为本

 加强安全管理

 增强安全意识

 认真切实的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措施(√)

41、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国家监察、()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工作体制。

 地方(√)

 政府

 行业

 行政部门

42、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于2009年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三项行动”,2010年继续深化开展此项工作。下列有关安全生产的活动中,不属于“三项行动”重点内容的是()。

 依法进行打击或查处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建设的行为

 加大安全科研投入力度,开展重大安全关键技术攻关活动(√)

 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员工安全法制意识

 严格治理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行为

43、针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通知》要求企业要报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公安机关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

 政府机关

 质量监督站

44、实现安全发展的()是认真切实地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措施。

 前提和基础

 前提和保障

 根本和落脚点(√)

 基础和保障

45、安全生产方针中的预防为主"要按照()的管理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

 系统化、理论化

 全面化、系统化

 科学化、全面化

 系统化、科学化(√)

46、化工厂工人甲发现氯化石蜡生产装置有两处泄漏点,立即向班长汇报,班长随即向车间主任做了汇报。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负责督促、检查及时消除该事故隐患的责任人是()。

 工人甲

 车间主任

 班长

 化工厂主要负责人(√)

47、安全是相对的,当风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则认为是安全的。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因果连锁理论

 系统安全理论(√)

 扰动起源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48、按照轨迹交叉理论,可以通过避免()运动轨迹交叉,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人的行为与设备故障两种因素

 设备故障与安全管理缺陷两种因素

 安全管理上的缺陷与人的行为两种因素

 人与物两种因素(√)

49、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括为五个部分,即()。

 管理缺陷;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基本原因;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50、按照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生产工作是为了使生产过程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活动,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使系统中的人员免遭()的伤害。

 事故(√)

 有害因素

 意外事件

 不可承受风险

51、某企业检修班组员工甲在家长休,1年后回企业继续从事原工作。甲重新上岗前负责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单位或者部门是()。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

 企业人事资源部门

 甲所在车间(√)

 甲所在班组

52、事故法则说明,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要减少和消除()。

 无伤害事故(√)

 轻伤事故

 重伤事故

 死亡事故

53、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条件

 环境

 原因

 根源或状态(√)

54、某小区一住宅电梯检验有效期截至2012年11月8日,该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应于2012年10月8日前向相应的()申报定期检验。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

 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55、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

 强制原理

 人本原理(√)

 激励原则

 动力原则

56、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监督管理的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事故隐患治理所需的资金

 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整改

 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制定整改方案(√)

57、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括为五个部分,即()。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管理缺陷;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基本原因;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58、认为新的技术发展会带来新的危险源,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减到最低。这一观点是包括在()理论中的。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

 事故频发倾向

 能量意外释放

 系统安全(√)

59、下列关于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说法中,不适用于机械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是()。

 从运动部件和工件进行辨识

 从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进行辨识

 从误运转和误操作进行辨识

 从火灾、爆炸方面进行辨识(√)

60、实现安全发展的根本和落脚点是()。

 以人为本

 加强安全管理

 增强安全意识

 认真切实的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措施(√)

61、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和()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生产风险、生产机械

 生产环境、伤害因素

 事故风险、伤害因素(√)

 生产风险、事故风险

62、按照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生产工作是为了使生产过程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活动,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使系统中的人员免遭()的伤害。

 事故(√)

 有害因素

 意外事件

 不可承受风险

63、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等活动。

 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

 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

 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

64、综合考虑事故起因物、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类。

20(√)

12

10

8

65、下列()属于重大事故。

 一次造成1-2人死亡

 一次造成50-99人重伤(√)

 一次造成100万元-1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一次造成1000万元-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66、某地2009年上半年发生了四起生产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分别如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的规定,其中属于较大事故的是()。(2009年真题)

 2名员工死亡,6名员工重伤

 8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2名员工死亡,5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20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

67、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0

20

30(√)

40

6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轻微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和小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伤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和死亡事故

69、事故法则说明,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要减少和消除()。

 无伤害事故(√)

 伤亡事故

 死亡事故

 轻伤事故

70、实现安全发展的根本和落脚点是()。

 认真切实的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措施(√)

 加强安全管理

 增强安全意识

 以人为本

71、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其后果严重程度难以预测,同类火灾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种观点符合()原则。

 偶然损失(√)

 动态相关性

 监督

 因果关系

72、“如果引发事故的因素存在,那么,发生事故就是必然的,只是发生的时间或迟或早而已”,这句话

 反馈

 因果关系(√)

 偶然损失

 动态相关性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基础题库(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考试题库)(2)

73、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这是对预防原理的()的应用。

 因果关系原则

 3E原则

 本质安全化原则(√)

 偶然损失原则

74、不属于管理系统的6个特征的是()。

 集合性

 相关性

 监督性(√)

 适应性

75、()是安全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

 安全

 本质安全(√)

 生产安全

 绝对安全

76、某铸造厂为增强铸造设备的本质安全性,最有效的做法是在铸造设备的()阶段予以保证。

 设计(√)

 安装

 运行

 检修

77、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风险源的控制问题。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78、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等活动。

 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

 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

 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

79、综合考虑事故起因物、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类。

20(√)

12

10

8

80、下列()属于重大事故。

 一次造成1-2人死亡

 一次造成50-99人重伤(√)

 一次造成100万元-1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一次造成1000万元-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81、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原因

 本质

 条件

 根源或状态(√)

82、事故和事故隐患的关系是隐患是事故的可能性。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不容忽视

 存在

 经过评估

 可导致事故发生(√)

83、《安全生产法》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硎上,将()规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加大惩罚力度

 群防群治

 确保安全

84、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原则。

 预防

 因果关系

 偶然性

 安全第一(√)

85、()是指安全生产管理,要以预防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重点,而不是以处理事故为重点。

 事故预防

 安全优先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86、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

 管理不善

 危险

 事故(√)

 违章

87、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题,进行有关()等活动。

 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

 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

 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

88、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

 将高危作业统统关掉

 安全系数越高越好

 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实行预防为主的原则

89、安全生产就是使生产过程在()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以防止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及各种危险的发生。

 符合管理要求

 符合生产要求

 符台安全要求(√)

 符合社会要求

90、从事故的定义可以知道,意外事件出现后并没有实际发生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这种意外事件()。

 不是事故

 也是事故(√)

 仅仅是一种事件

 是可以忽略的事件

91、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

 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造成人员死伤

 造成经济损失

 引起社会不安定

92、根据安全生产概念和工作要求,对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需要保护的第一对象是()。

 设备

 从业人员(√)

 管理人员

 物资

93、对劳动者不良的主要物理环境因素有()。

 异常温度和湿度、光照不良、噪声与振动等(√)

 粉尘、毒气、雾滴等

 场地

 设备的摆放

94、安全管理中的本质安全化原则来源于本质安全化理论,该原则的含义是指从本质上实现生产系统的安全化,这就意味着从()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安全生产保障的目的。

 思想上(√)

 技术上

 管理上

 行动上

95、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

 将高危作业统统关掉

 安全系数越高越好

 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96、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的哲学观应是()。

 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亡羊补牢式的事后型安全对策

 追求本质安全,进行超前管理和预防型安全对策(√)

 严格事故和加大惩罚力度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97、根据系统科学原理,建立安全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是()。

 人和机械

 人、机、能量、信息(√)

 职工、设备、工具、车间

 人、机、安全

98、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领导,从历史经验的启示中,我们应该追求()的安全哲学。

 宿命论、被动型

 经验论、事后型

 系统论、综合型

 本质论、预防型(√)

99、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且正确地应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识,自觉地积极地搞好安全工作。这种管理原则就是人本原理中的()原则。

 保障

 反馈

 激发(√)

 动力

100、人机系统的可靠度由下述()决定。

 构成机器系统的单元可靠度的逻辑关系值

 人的可靠度、机的可靠度(√)

 输入可靠度、判断可靠度、输出可靠度三个因素

 人的可靠度、设备的可靠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