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论语学而篇第12篇感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论语学而篇第12篇感悟(论语笔记340如有所誉)

论语学而篇第12篇感悟

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我们普通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喜欢点评事,喜欢毁誉人。哪怕原本与自己不相干的事和人,也总喜欢通过点评和毁誉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爱表现是严重的我执。孔子发现人们有这样的毛病,于是告诫我们对人不要随便加以毁誉。如果不得已一定要评价,就应该做到实事求是。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果有所赞美,那必须是经过考察的。这些被赞誉的人,正是夏、商、周三代推行正道所依靠的人啊。孔子认为三代的贤人以直道行事,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故为后世所推崇。

孔子到底有没有毁誉他人的毛病?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朱子注:“毁者,称人之恶而损其真。誉者,扬人之善而过其实。夫子无是也。然或有所誉者,则必尝有以试之,而知其将然矣。圣人善善之速,而无所苟如此。若其恶恶,则已缓矣。是以虽有以前知其恶,而终无所毁也。”朱子说孔子没有喜欢毁誉他人的毛病,如果一定有所赞誉,那必定是经过验证的。圣人乐于尽快去赞扬好人好事,而在指责坏人坏事的时候就尽可能缓慢。朱子对这句话的解释只是顺着孔子自己的意思对圣人加以赞美,并没有认真分析。“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这句话不过是孔子不自知的随口所言,孔子算得上是非常喜欢点评事件和毁誉人物的,用历史事件和人物来讲解道理也成为其教学的特色之一。《论语》中充满了太多对事件的评论和对人物的毁誉,说孔子没这习惯就是睁着眼睛瞎说。至于说是不是每个被孔子毁誉过的人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那还真不一定。当然,很多的人物现在都找不到佐证的资料,也就无从证实孔子的评价正确与否。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孔子评论事或人,都是一以贯之地用其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原则。凡是符合这一原则的都会得到赞美,凡是不符合这一原则的就会被批评。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这里的“察”就是本章的“试”,察的标准就是儒家的思想。我们举个例子,孔子对子产执政的评价极高,还称其为君子。但孟子就批评子产根本就不是个会做官的人。孔子对冉求帮助季氏的行为大家鞭挞,甚至不惜要与其断绝师生关系,他自己也没有办法解决冉求面临的这些问题。孔子还谩骂显然是道家人物的原壤“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就是把自己的学说凌驾于别人的学说之上的一种学术霸凌。在评价管仲这件事上就特别的孔子。孔子认为管仲的为人是不知俭、不知礼,但他辅佐齐桓公称霸的功绩却得上“仁”。

所以我们在学习《论语》的时候,不能像朱子一样搞两个“凡是”,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凡是孔子的话都是正确的,凡是孔子的思想都要坚决拥护。而应该放到中华文化的系统之中去客观评价。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朱子注:“斯民者,今此之人也。三代,夏、商、周也。直道,无私曲也。言吾之所以无所毁誉者,盖以此民,即三代之时所以善其善、恶其恶而无所私曲之民。故我今亦不得而枉其是非之实也。”朱子解释孔子的意思是:这些人三代时就善其善,恶其恶,所以我也不能改变其善恶,我对这些人无增其毁誉。

很多大家对本章的理解都不太一样。“斯民”以下,钱穆先生译:这人呀,即是三代以来全社会一向有直道流行其间的人呀!(《论语新解》)杨伯峻先生译作:夏商周三代的人都如此,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论语译注》)李泽厚先生译为:这样的老百姓,就是夏商周三代正直做事的规矩。(《论语今读》)三位先生的译文差别较大,且都与原文有一定距离。我理解孔子的意思是:我对人无所毁誉,如有赞誉之人的话,那是经过时间、事实的证明确实值得赞誉。这些人,是三代能沿着正道发展的原因,所以我才会赞誉他们。

道客村曰:

善其善者善普世,恶其恶者恶自失。

三代直道之所依,毁誉必察有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