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8月27日电(记者王浩明)一条北回归线横穿南粤大地,这里大部分地区终年无冰。然而,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和举办,这里掀起了一波冰上运动的热潮,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尝试花样滑冰和冰球运动。

日前,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冰上项目的比赛收官,冰球和花样滑冰项目共产生了13枚金牌,这也是广东省运动会历史上首次设立冰上项目比赛。

从广东省运会的冰上赛场,我们正瞥见“北回归线之冰”的未来。

广东省运会“接力”北京冬奥会

本次广东省运会冰上项目的比赛,共有来自广州、深圳、佛山、东莞、阳江、肇庆、珠海、湛江等8个城市的364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有7个城市的运动员站上了领奖台。

北回归线以北的阳光(北回归线之冰在生长)(1)

“本身这个参赛队伍和参赛人数就是让人振奋的,冬奥会的促进和推动还是很大的。其实冬奥会之前我们就开始铺垫,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2017年来到广东,2017年广东省成立了冰雪运动协会。”广东省冰雪运动协会副会长、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总经理周松说。

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女冰队取得了第九名的成绩,在这支队伍中的23人大名单中,16人来自深圳,可以说,昆仑鸿星俱乐部撑起了大半支国家队。中国冰球在北京冬奥会上的亮相,让更多的南方孩子们开始了解并尝试冰上运动。

如果说北京冬奥会培养了一批冰上运动爱好者,那么广东省运会设立冰上项目,则是一次及时的“接力”,将广东第一批深度冰上运动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固定”下来,并将激励更多“后来者”。

北回归线以北的阳光(北回归线之冰在生长)(2)

周松说,广东省运会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省运会设项以后,很多地市组建专业队伍。孩子们第一次有机会代表城市参加比赛,不管是对家乡还是对城市的自豪感,还是对项目本身的意义都很大。“这次省运会比赛结束后,冰场里马上有了很多小朋友,甚至外地的团队来冰场训练,省运会结束下午当天,珠海的队伍就说要在场馆里多练几天。”他说。

赛事为冰上青少年注入信心

在业内人士看来,广东省运会的比赛给了南粤大地的冰上青少年们信心,让他们能够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疫情之后这两三年,比赛少了,线上比赛录视频没有比赛的感觉,省运会的比赛对队员的信心、家长的信心有很大的帮助,他们会更坚定。”深圳花样滑冰队教练李东子说。

2019年,广东省首次举办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当时共有100多名广东本土的花样滑冰青少年选手参赛,目前这一比赛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年,参加比赛的选手数量也越来越多。

北回归线以北的阳光(北回归线之冰在生长)(3)

深圳女子冰球队主教练齐雪婷也持相同的观点,她说:“省运会给了参与冰雪运动的孩子和家长们一针强心剂,他们在运动生涯中有了一个目标,对孩子的培养可以延续,对参与冰上运动的人群来说是很大的鼓舞。”

齐雪婷认为,北京冬奥会扩大了南方喜爱和参与冰雪运动的群体,而广东省运会的平台让很多人有了比赛的初体验,得以让他们在这项运动上继续走下去。

“深圳女队参加甲组比赛的三分之二的球员从来没有参与过冰球,因为备战省运会才有了这项运动的首次比赛体验,对她们来讲是比较难忘的。她们基本上是初三或者高一的学生,都说比赛之后还想继续参与,如果不是省运会,不可能把这个群体聚集起来和延续下去。”齐雪婷说。

南国冰雪的未来在校园

事实上,自从北京冬奥会以来,南粤大地的冰上运动的热度提升肉眼可见。在广州和深圳的不少大型商场的冰场,暑假期间几乎一直处于饱和状态。而作为目前广东省少有的标准冰场,深圳昆仑鸿星俱乐部的气模馆冰场也是天天爆满。

“冬奥会开幕之后,冰球和花样滑冰爱好者的数量激增,这个热情一直持续到暑假,对比往年有很明显的增长,我们冰球俱乐部已经建立了U6-U14的梯队,每两岁一个梯队,长期在俱乐部上课的超过200人。另外,我们每天下午五点半到七点半,场地开放自由滑冰的时间,也都是满额的。”周松说。

对冰上运动的各方参与者来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趁热打铁,让冰上运动真正地在南粤大地扎下根来。在深圳市和龙岗区的支持下,深圳昆仑鸿星俱乐部与深圳中学龙岗学校、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学校合作,推动冰球运动进课堂,帮助学校组建冰球队。

北回归线以北的阳光(北回归线之冰在生长)(4)

“我们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开设了冰球选修课,报名都是满额的。我们也为附近的中小学开设了冰球课,很多孩子都是零基础,我们就从滑冰开始教,下一步希望能多发展一些学校,形成小范围的交流赛。”齐雪婷说。

目前,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体育局正在进行广东省青少年校园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示范学校的遴选。周松认为,这对支持冰雪运动的落地发展有很大帮助,他期待广东能从校园开始,搭建一个完整的冰雪运动的赛事体系。

“以学校为基础,可以吸纳更多学生参与冰雪运动。从学校开始搭建一个完整的赛事体系,包括特色学校的校际联赛,到各地方的赛事,再到省运会和全运会,我们的冰雪运动的参与者就能有一个成长的平台。”周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