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多纳帕兹号客轮沉没记】这是和平时期最惨重的一次海难,死亡人数高达4386人,比泰坦尼克号还要高出两倍多!那么这场空前的悲剧,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不列颠尼克号沉没全过程真实 菲律宾多纳帕兹号大海难(1)

空前海难

严重超载

1987年12月20日凌晨4点钟,在菲律宾的克洛班莱特港,全长93.1米、宽13.6米、重约2215吨的多纳帕兹号客轮,正在忙着接待旅客陆续上船。这艘客轮一共有3 层,限定载客量为1518人,不过由于圣诞节将至,大量的人都希望提前赶回马尼拉与亲人团聚。因此,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有4000多名乘客登上了客轮,这其中还包括一个营的军人,虽然多纳帕兹号已经严重超载,但在非常时期,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不列颠尼克号沉没全过程真实 菲律宾多纳帕兹号大海难(2)

严重超载

凌晨5点钟,伴随着一声清脆的鸣笛,多纳帕兹号开始缓缓起航,从这里到首都马尼拉,大概需要24个小时,此时此刻,整个船上依旧是相当的混乱嘈杂,人们摩肩接踵,平时坐一个人的吊床,现在已经挤进了三四名乘客,就连甲板和过道上都是水泄不通的,脚下的一堆堆行李,更是让大家休想挪动半步。

晚上10点钟,在黑暗的大海上,多纳帕兹号正在以26公里的时速向前挺进,船上的大部分乘客都已经入睡,没有人知道,一场噩梦即将来临!

载油货轮逼近

在客轮的前方,一艘载满了8000桶燃油的货轮,此刻就像死神一样,正在静悄悄地向多纳帕兹号逼近!更可怕的是,这艘原本就不怎么合规的货轮,连个瞭望员都没有,而多纳帕兹号上的船长和船员,此时却在欢快地开party,只有一名水平不佳的大副在掌舵。

不列颠尼克号沉没全过程真实 菲律宾多纳帕兹号大海难(3)

载油货轮

死神降临

据一名幸存者讲述:在撞击之前,他隐约注意到轮船前方有一个亮点,起初他以为是一艘小渔船,可没想到5分钟过后,一个庞然大物居然惊现在眼前,并且这艘大货轮好像要直奔自己而来!他吓得连忙去叫熟睡的女儿,也就在这时,宁静的海面上突然迸发出一声打雷般的巨响,巨大的货轮直接冲到了多纳帕兹号的左舷上。

不列颠尼克号沉没全过程真实 菲律宾多纳帕兹号大海难(4)

撞船

舱内悲剧

那剧烈的震动几乎惊醒了所有人,但舱内的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由于左舷正好是引擎和配电的位置,多纳帕兹号因此瞬间断电,所有的灯光全部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夺目的火光!

几秒钟过后,被撞的位置突然来了一次大爆炸,火势随之开始迅速蔓延,一时间,舱内数千名惊慌的乘客,都在浓烟和火光中一边惊叫着一边四处逃窜,这里顿时就乱成了一锅粥,当人们终于逃到出舱口时,却发现所有的通道居然完全被行李堵死!情急之下,人们只好掉头,又拼命地往船下面跑,但此刻的底舱早已不是避难之地,而是水火交加的地狱景象,可怜这些舱内的人,最终都无一幸免。

不列颠尼克号沉没全过程真实 菲律宾多纳帕兹号大海难(5)

往下逃跑

不列颠尼克号沉没全过程真实 菲律宾多纳帕兹号大海难(6)

无一幸免

舱外惨象

此时,在甲板上的数百名乘客,他们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随着大量油桶的剧烈爆炸,整个多纳帕兹号,几乎要被大火完全笼罩!一批人已经葬身火海,还有一批人在烈焰的逼迫下,开始纷纷跳船求生,一些不会游泳的儿童很快就丢掉了性命,只有少数的成年人在奋力挣扎。然而死神似乎根本没有停手之意,在激烈的爆炸声中,大火在满是油污的海面上,瞬间就连成了一片,宽度差不多有一公里。一些顽强的求生者,不得不扎进水中全力逃命,但上千度的高温,几乎沸腾了表层的海水,体力不支的人已经无法逃脱,而侥幸活下来的人,基本个个都是多处烧伤。

不列颠尼克号沉没全过程真实 菲律宾多纳帕兹号大海难(7)

葬身火海

不列颠尼克号沉没全过程真实 菲律宾多纳帕兹号大海难(8)

燃烧的海面

据另一位幸存者讲述:当他逃离火海之后,远处的惨叫声还在持续,但仅仅过了几分钟后,整个灾难现场就突然陷入了一片死寂!那一刻,只有熊熊的火焰,还在海面和船只上不停地涌动,多纳帕兹号客轮和载油的货轮,在十几分钟内相继沉没。

4386人遇难,仅24人幸存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有24名在大海上飘荡的人,被过往的克罗迪欧号搭救。21日凌晨6点,菲律宾政府得知了撞船的消息,又过了8小时,救援任务才陆续展开,但一切已经为时过晚,他们在灾难现场附近,除了发现一些漂浮的尸体之外,并未找到任何一名幸存者。最终,包括货轮人员在内,一共有4386人遇难,侥幸存活下来的只有先前那24人!

不列颠尼克号沉没全过程真实 菲律宾多纳帕兹号大海难(9)

漂浮的尸体

发现沉船

2019年,美国福尔肯公司宣布,他们与菲律宾国家博物馆合作,使用“海燕号”研究船,发现了沉没在海底32年的多纳帕兹号,虽然打捞530米深的沉船不太现实,但找到沉船的消息,或许能给遇难者家属带来一些慰藉。

不列颠尼克号沉没全过程真实 菲律宾多纳帕兹号大海难(10)

沉船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