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你能看见让你大吃一惊的东西,希望你会有前所未有的感受,希望你能结交有着不同观点的他人,希望你的生活令你骄傲,如果你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希望你有勇气从头再来。”这段话是美国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中的经典台词。

《本杰明·巴顿奇事》又名《返老还童》改编自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所著同名小说,影片讲述了本杰明·巴顿的奇异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本杰明·巴顿是一个怪异的人,他违反了正常的生命规律,从出生起就是一副老人的面容,母亲难产而死,父亲被他的样貌吓坏了,将他遗弃在街上的一户人家。他被一位黑人妇女收养,随着成长,他越活越年轻,不仅收获了爱情,还有了一个女儿。为了让妻子和女儿过正常人的生活,他选择了离开。

很多人把这部影片定义成奇幻浪漫色彩的爱情影片,而我认为抛开爱情的部分,还有女性天生的母爱光辉,倒叙人生的意义这两方面的魅力所在。在这部影片中,本杰明倒着活了一回,体验了很多奇特的事,整体的主题以乐观、感人为导向,让人从本杰明的倒序人生中思考自己的正序人生。

今天我想从倒序人生的意义、女性天生的母爱光辉、跨越时间的浪漫爱情这三个角度解读男主返老还童的奇异故事。在第四部分,我也会谈一谈我对于倒序人生的思考。

本杰明巴顿奇事最伤感的一段(本杰明巴顿奇事)(1)

01倒序人生的意义:从衰老出生,一天比一天感觉更好,最后以婴孩结束一生

本杰明一出生就有70多岁老人的面容,可谓是一个“老”婴孩。他不只是面容老,就连体质也同一个老人没什么分别,患有白内障,严重关节炎,皮肤失去弹性,手和脚已经僵化,疾病缠身,医生说他活不了多久。他一天天长大,却只能坐在轮椅上,和一群老头老太太在一块儿,他一度以为和那些人年纪一样。

当那些老人相继老死,而他却一天比一天感觉更好,更有力量。他不再坐在轮椅上,可以拄着拐杖行走。逐渐,他驼着的背更直了,脸上的皱纹也一天天减少,他越来越年轻,越来越高大。他不仅恋爱了,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他将一天天做回孩子,为了让妻子和女儿过回正常人的生活,他把父亲留给他的房子卖了,将钱留给妻子女儿,让她们衣食无忧。

当他再回来时,妻子已经有了丈夫,女儿也长大了,看着他们一家三口他也放心了。随着他年纪越来越小,他的身体也变回了孩子,还患上了“儿童老年痴呆症”,他不记得自己是谁,也忘记了妻子女儿,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妻子始终陪在他身边,最后他做回了婴孩,在妻子怀里永远的睡去。

在我们正常人的思维里,倒序人生是想都不敢想的奇异事。因为自然生命的规律历来如此,没有人能打破它,推翻它。而影片却大胆的将这种假设真实的上演,本杰明倒序的一生好像也不错。一出生就体验了衰老和疾病,接着一天比一天感觉更好,谈恋爱,有了可爱的女儿,最后再变回孩子,没有记忆,无忧无虑,最后在婴孩的沉睡中结束这一生。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让人们对人生的顺序有了新的定义和思考。本杰明倒序的一生,同样精彩,同样有意义。倒着活一回,人生也值得,每个人生阶段所经历的一样都不落,也一样都逃不过,只是顺序不一样而已。

本杰明巴顿奇事最伤感的一段(本杰明巴顿奇事)(2)

02、女性天生的母爱光辉:本杰明一出生,母亲就快不行了,她临终让丈夫给孩子一个容身之地,然而父亲被他的样貌吓坏了,将他放在了街上的一户人家门口,幸好他被黑人妇女收养

作为母亲,不管孩子多丑,都不会嫌弃。本杰明出生后,母亲就不行了,她临终对丈夫说:“答应我,给他一个容身之地。”这是作为母亲临终的嘱托,也是她母爱光辉的一面。

被父亲抛弃后,他又被黑人妇女奎妮收养。奎妮见到他第一眼也被吓了一跳,但她只是同情的说:“你丑的像个可怜的孩子,肯定没人要。”她把他抱回去,让医生为他检查,得知他活不了多久时,她也没想过丢弃他,而是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丝毫没有嫌弃过他。

奎妮教他吃饭,在他遇到危险时及时把他拉回到安全距离,睡觉时牵着他的手,给他洗澡,做着一位母亲该做的所有。奎妮教育他要心存感激,在他离家归来时,奎妮的担心和着急全在流下的眼泪中。在奎妮怀孕后,依旧疼他爱他。

十七岁时,他拿了行李,决定离开奎妮的照顾,奎妮没有阻止他,而是尊重他的选择,哭着送他离开。当他再次回来时,已经是个帅气的小伙子的形象,奎妮十分高兴,每天都为他祈祷。

女性天生的母爱光辉让本杰明被父亲抛弃后重新有了新的家,还有一个爱他,教育他的好母亲。这对一个一出生就衰老的本杰明来说,奎妮不仅给了他一个家,更让他勇敢,健康的活了下来,给了他二次生命。

在我看来,善良的母爱光辉在奎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她用真心让生来怪异的本杰明像个正常人一样活着,而她也从未索取过他的回报。

本杰明巴顿奇事最伤感的一段(本杰明巴顿奇事)(3)

03、跨越时间的浪漫爱情:本杰明11岁,但他看起来有60多岁,黛西6岁,他们第一次见面,就相互埋下了爱的种子,二战结束后,两人年龄和外表都匹配时选择在一起,度过了最幸福美好的时光

本杰明和黛西的爱情跨越了时间,两人第一次见面,他11岁,看起来却是个60多岁的老头,而6岁的黛西是个蓝眼睛的可爱女孩,他们两人彼此埋下了爱情的种子。

二战时,本杰明跟随船长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但他每到一个地方都给黛西寄一张明信片,从未中断过。这个时候,他遇上了让他心动的伊丽莎白,遗憾的是对方已将已婚,两个人度过了很多个愉快的夜晚,最后伊丽莎白留下纸条离去。

二战结束后,本杰明脱离了老态,已经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子,而黛西也美丽动人,成为一个出色的舞者。当他手捧一束花去找黛西时,黛西身边已经有了追求者,他只能失落离去。后来,黛西出了车祸,他去医院看望,黛西不愿意他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让他离开了。

再次相遇,是在奎妮的家里,彼时的两人不论年纪还是外表都十分登对,两个人终于在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黛西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为了让黛西和女儿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他选择了离开他们。本杰明成为孩子,最后的时光也是黛西陪伴着他。

两个人的爱情可以说起于一见钟情,他忘不了黛西那双蓝色的眼睛,黛西也愿意和他做朋友,那是很纯真的感情。后来他跟随船长出海,但不管走到哪里都会给黛西寄一张明信片,而黛西也因为收到他的明信片儿而欢喜心安。两个人历经种种考验最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当婴孩的他被抱在年老的黛西怀中时,黛西说:“他看着我,那一刻,我知道他认出我来了。”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在突出生命顺序的颠倒,容貌和年龄的变化后,暗指的就是永恒的爱情。人生所经历的种种都是千变万化的,但唯有爱情历经时间依然不改,从初见到结束,彼此陪伴。

本杰明巴顿奇事最伤感的一段(本杰明巴顿奇事)(4)

04、基于《本杰明·巴顿奇事》,我想谈一谈带给我的思考,正序人生,还是倒序人生,都能活出精彩

《本杰明·巴顿奇事》这部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方式,由男主女儿念他的日记开始回忆。影片中两次出现了蜂鸟,这种鸟体积小,还能倒飞,这与影片所讲的主题倒序人生刚好吻合。

影片中本杰明倒序的人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从衰老开始新生,被父亲抛弃,又被黑人妇女好心收养。在孩童的年纪面对老人相继离世,对死亡产生疑问。离开奎妮,跟随船长出海,经历二战。再次回家,收获爱情,变回孩童,没有记忆,在年老的黛西怀中永远的闭上眼。

在我们正常的思维里,正序人生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从婴孩出生,无忧无虑,有家人陪伴。最后上学、工作、结婚生子,一日日老去,最后和这个世界说再见。

不管是倒序人生,还是正序人生,每个阶段都要去经历,去感受,去思考。最重要的,并不是人生的出场顺序,而是我们能否在有限的一生中活得精彩。对那些未知的充满期待,对那些已经发生的不去抱怨,珍惜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去陪伴家人,去爱所爱之人。

就像影片中本杰明留给女儿的信中所说:“我希望你能看见让你大吃一惊的东西,希望你会有前所未有的感受,希望你能结交有着不同观点的他人,希望你的生活令你骄傲,如果你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希望你有勇气从头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