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错的智慧(我所知道的最性急的古人)(1)

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

——《红楼梦》

1.地上拣鸽子蛋吃的刘姥姥

《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把鸽子蛋当成了鸡蛋。刘姥姥夸鸡蛋小巧,凤姐捉弄她,故意不告诉她那是鸽子蛋。知道刘姥姥赚钱艰难,凤姐反而骗她说是一两银子一个。

其实,鸽子蛋虽说比鸡蛋金贵,可也不至于那么贵。说到底,王熙凤不过是欺负刘姥姥没见过世面罢了。根据统计,清朝中晚期的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今天的150至220元左右。

一个鸽子蛋,厂家直销是3.5元一个,产地零售商卖四块钱一个,在市区买是4.5元至5元一个。这样看来,一个鸽子蛋,只要不是那种大个的钻石,也只比土鸡蛋贵上几倍。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红楼梦》

可刘姥姥也就当了真,拿着那双像叉巴子一样,沉甸甸的,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半天夹不起来。这筷子比铁掀还沉,要去夹小巧的鸽子蛋,自然只能在满碗里闹上一阵。好容易撮起来,又弄掉了。

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拣,早有地下的人拣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红楼梦》

质朴的刘姥姥,心疼钱,忙着要从地上捡起来吃掉,旁边的仆人早拿去丢了。

有这么一个贵族,并不缺钱,却不按常理出牌,也去地上拣鸡蛋吃。说是节俭吧,他老人家咬破了鸡蛋,又吐了满地的鸡蛋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2.对鸡蛋开战的王蓝田

古人不错的智慧(我所知道的最性急的古人)(2)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世说新语》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推行门阀制度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出身豪门的蓝田侯王述,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说来,他也是宝玉一样的福人,从小到大,也是大小丫环几十个伺候着,出门几十个随从跟班开道那种。可惜的是,这个人性子特别急,很容易就会生气上火。

如果是因为谁言行不对,他要生个气,也就罢了。他竟然有本事跟鸡蛋干起仗来,这也就奇了。话说这天,他吃煮好的鸡蛋。

鸡蛋有些滑溜,他自己筷子没拿稳,想戳住没成功。换个人,再用筷子夹住就是了。可他不行,牛脾气上来,抓起可怜的鸡蛋,举过头顶,狠狠地摔在地上。

古人不错的智慧(我所知道的最性急的古人)(3)

按理,对付一个不会说话的鸡蛋,他出此重手,已经很有些过了。不成想,鸡蛋摔到地上,由于惯性作用,在地面上打转转。

如果鸡蛋有知的话,估计是被王蓝田摔得头晕脑胀了。可在王蓝田眼里,这鸡蛋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公然再行挑衅。

为了打压鸡蛋的邪火,王蓝田亲自站起来,追杀鸡蛋。先是用脚底的木屐齿,想要实力碾压鸡蛋。

不想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王蓝田一脚踩过去,没踩着。气得火冒三丈的王蓝田,伸出手去,把鸡蛋从地上拣起来,一把放进嘴里。

你别以为他是饿极了,或者是可惜这鸡蛋,想让它物尽其用。王蓝田把鸡蛋嚼烂了,用牙齿将这鸡蛋碎尸万段后,立马就很嫌弃地吐了出来。

王羲之听说此事后,大笑说:“即使是他的老爸王承,那样有能力有才气的人,如果有这个急脾气,也没什么值得可取的。更何况是王蓝田这个家伙呢!”

古人不错的智慧(我所知道的最性急的古人)(4)

王蓝田为人晚成,时人乃谓之痴。王丞相以其东海子,辟为椽。常集聚,王公每发言,众人竞赞之。述于未坐曰:“主非尧、舜,何得事事皆是!”丞相甚相叹赏。

——《世说新语》

3.王蓝田忍让他人的另一面

事实上,别看王述后来出落得不错。他不光继承了蓝田侯的世袭爵禄,还当到了散骑常侍、尚书令。然而,在他小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傻瓜。

幸好,那是一个拼爹的时代。他的老爸王承,官居东海太守,也算是一方诸侯了。宰相王导,看在王氏家族的份上,卖王承一个面子,让他在手下做官。这就好像今天的富豪之家,把儿子送到其他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去打工,让自己的总裁朋友私下关照一下。

古人不错的智慧(我所知道的最性急的古人)(5)

本来,王导也没太在意这个王述。不想,有一次聚会的时候,王导每次说话,大家都忙着歌功颂德。

这也正常,毕竟王导官居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不想巴结讨好他?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大家只怕高帽子做得不够精美,不足以打动王大宰相的心。

倒是这个不起眼的王述,被安排陪坐在一个小小角落的家伙,竟然出人意料地说了一句话,一下打动了王导。

他的原话是:“主公并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怎么可能事事都对!”从此以后,王导就非常赏识他,经常在人前人后表扬他。这个故事,就是成语“大器晚成”的由来。

其实,在我看来,王述不仅智力发育缓慢,这情商也着实让人忧虑。亏得他老爸是个牛人,人家王导顺水推舟,夸赞他一番。

其实是王大宰相会做官,故意找机会提拔家里人,省得被别人说是护短。同是王家人的王羲之,可就懒得帮他粉饰太平了,直接拿他当个笑话篓子了事。

古人不错的智慧(我所知道的最性急的古人)(6)

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云:“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世说新语》

当然,王述毕竟也是世家子弟,又得到过王导的亲自调停。说实话,他也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

比如,他也就对着鸡蛋大发脾气。碰到更加粗暴蛮横的谢无奕,王蓝田表现出了过人的忍让精神。

这一天,谢同学因为讨厌王述,竟然径直闯进王述家里,当着一众仆人,对着王述破口大骂。

面对真正的公然挑衅,王蓝田表情严肃,面壁思过。他完全不敢正面对敌,甚至不敢稍稍调整一下姿势,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一样,半句话也不敢说。

古人不错的智慧(我所知道的最性急的古人)(7)

过了好长的时间,这谢同学骂累了,扬长而去。这王述小心谨慎地等了半天,才转头问旁边的小跟班:“谢公子走没有?”

确定谢同学走后,他才敢坐下来休息。当时的人们纷纷夸赞王述,虽然性子急,吃个鸡蛋都能吃出场战争,对于自己的对手,却表现出过人的气量。

我这凡人,觉得这事蛮不靠谱。王述到底做了什么事,吃这一顿唾沫星子,又该有多心虚,连正脸都不敢看谢无奕。

这哪里叫什么容人之量,这简直就是懦弱胆小到了极致。天知道,是不是因为王导老夸他的缘故,还是因为王述最终做到高官的缘故,竟然有一堆人站在旁边叫好。

古人不错的智慧(我所知道的最性急的古人)(8)

就像《邹忌讽齐王纳谏》里说的那样,当到宰相的邹忌,的确没有城北徐公帅。可是老妻偏爱他,小妾害怕他,客人有求于他,于是个个睁眼说瞎话。

我只感觉到无限的悲凉,身居高位,怎么可能听到真话呢?不管怎么说,这王述也算是能屈能伸了,这恐怕也是他能一直当官的法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