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浦北县乐民镇山鸡村鸭塘屯的砂糖橘还没有成熟,不过绿油油的果实已坠满了枝头,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农民回乡创业传承古窑?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农民回乡创业传承古窑(浦北新型农民黄绍炉的创业故事)

农民回乡创业传承古窑

11月18日,浦北县乐民镇山鸡村鸭塘屯的砂糖橘还没有成熟,不过绿油油的果实已坠满了枝头。

黄绍炉在橘园中,正用树枝支撑起沉甸甸的果实。这些年来,他通过种植砂糖橘过上好日子,他创办的砂糖橘种植合作社则带领着群众致富。

“这块田去年种的砂糖橘收获了十多万元。”黄绍炉指着靠近路边的一块两亩多的橘园,对记者介绍说,目前他有100多亩橘园,今年产量大概有10多万斤,“如果按照去年每公斤12元批发的话,今年收入将超过60万元。”

黄绍炉在当地被人称为“新型农民”。看着沉甸甸的成果,他向记者和盘托出自己的创业故事。

十年前,他也像许多年轻人一样,成为广东打工的一员,在一家酒店打工。经过几年的打拼,成为当地一家酒店的主管。同时也收获了爱情的果实,娶到当时在该酒店当收银员的妻子。

“每月工资五六千元,加上妻子的工资,按当时来讲这个收入生活算是不错了。”黄绍炉说,“但我不能一辈子打工,我要有我的事业,我是农民,我的根在农村。”

黄绍炉打工期间一直思考着他的未来。当他看到家在广东的岳父家砂糖橘产业发展不错时,他毅然带着妻子回到山鸡村,开始他种植砂糖橘的事业。

刚开始种植砂糖橘苗时,村里人向他们夫妻俩投来异样的眼光:是不是哪根筋搭错了,放着好好的酒楼工作不干,回来日晒雨淋的;是不是在外面混不下去,回来这里过苦日子?

回忆当时情景,黄绍炉表示:“当时真的抬不起头。特别是橘子苗无缘无故死掉的时候,和乡亲碰上都不好意思打招呼,怕人家冷嘲热讽。”

“我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黄绍炉说,为了种好橘子,他不但四处向人求教,买来书籍查询,还带上行李,自费到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带回结业证书。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获得成功。成片丰收的砂糖橘,让他家的日子过得殷实起来。

“我富了还不行,还要带领大家致富。”这是黄绍炉种植砂糖橘成功后的愿望。

为了带领大家致富,他成立浦北县甜又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在合作社种植面积200多亩,年产值100多万元。

为了带领大家致富,他去年竞选上本村村干部。他说当村干部是为了更好地号召大家种植砂糖橘,把当地培育成砂糖橘产业基地。

“如果大家加入合作社种植砂糖橘,我愿意把我这么多年摸索的全套技术免费教给大家。我在广东有水果销售渠道,生产出来的果实我可以包销售。”这是黄绍炉给社员们的承诺。(记者 张冠年 通讯员 张 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