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刷到的朋友顺手点个关注,评论点赞一下[祈祷][祈祷]

引子:《礼记‬》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创立‬的儒家‬对‬人生‬只讲‬“形而下‬”不谈‬“形而上‬”的‬东西‬,儒家‬对人生‬就讲‬,“吃饭‬、男女‬性‬关系‬,是‬人生‬最‬基本‬的两件‬大事,也是‬最‬重要的大事‬”‬。社会‬发展到‬现在‬依然‬如此‬,君不见‬“6块钱‬的麻辣烫‬”‬炒作‬事件‬,炒作者‬绝对‬是个高手‬,抓住‬了“饮食‬、男女‬”这‬两件‬大事‬,“6块‬钱‬”、“13次‬”一下子‬就‬吸引‬了“键盘侠‬”们‬的眼球‬。君不见‬过去‬的2021年‬多少‬富豪‬高官‬名流‬明星‬给‬吃瓜‬群众‬们‬献上‬了一个‬又‬一个‬大瓜‬。言归正传‬,今天‬聊‬一下‬《诗经‬》开篇‬《关雎‬》里的‬几个‬成语‬,顺便‬重新‬学习‬一下这‬千古‬名篇‬。

诗经有典故的成语(成语典故诗经之)(1)

诗经有典故的成语(成语典故诗经之)(2)

诗经有典故的成语(成语典故诗经之)(3)

诗经有典故的成语(成语典故诗经之)(4)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男欢女爱的千古绝唱,上过高中的都会背,老师也给翻译过,也给分析过。不过这毕竟是两三千年前的诗歌,个人分析都带有主观性,我们要自己去理解有自己的见解。《诗三百》,好多是来源于民歌,这首《关雎》也是来源于民歌。现在好多人都不赞成《毛诗序》的赏析了,什么“厚德之妃”,这就是一个钟情男子追求一个自己钟意女孩,以及追到手后千方百计使姑娘鱼水和谐心情舒畅,而不是敲锣打鼓让她高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丽漂亮的女子,是我的好配偶,我们很般配。意思很简单,那咱还原一下场景啊,我倾向于这首诗歌是“兴”的手法,所以可以畅想一下:

村前‬的‬小河‬洲‬上‬有‬一对‬雎鸠‬在‬求偶‬,尽情‬享受着‬鱼水之欢‬,河边‬有很多‬漂亮‬美丽‬的姑娘在‬洗衣服‬,捞‬荇菜‬,一个‬钟情‬的男孩‬看到‬这么多‬姑娘‬,都不错‬,都‬很‬喜欢‬。得‬想办法‬追上‬啊‬,晚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想想‬自己‬有啥‬才艺‬,有了‬,会‬吹‬口‬琴;第二天‬就再去‬河边‬吹‬琴‬来‬吸引‬姑娘‬的注意‬,看看‬哪个‬姑娘‬对自己‬有‬意思‬,连续‬好几次‬,终于‬锁定‬目标‬,强攻‬拿下‬。结婚后‬,“钟鼓乐之‬”在‬夫妻‬生活‬上尽力‬的讨好‬对方‬,使‬对方‬尽可能‬的享受‬快乐‬。

诗经有典故的成语(成语典故诗经之)(5)

诗经有典故的成语(成语典故诗经之)(6)

诗经有典故的成语(成语典故诗经之)(7)

诗经有典故的成语(成语典故诗经之)(8)

诗经有典故的成语(成语典故诗经之)(9)

最后引用冯文炳先生的赏析结束今天的分享““兴”是现实主义的技巧,是不错的。这首诗即河洲之物而起兴,显见为民间产物;采荇尤见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可能是女性)。我们对于采荇不免陌生,但采莲蓬、采藕、采菱的生活我们能体会。先是顺流而取,再则采到手,再则煮熟了端上来。表示虽然一件小小事情也不容易做(正是劳动的真精神),这就象征了君子求淑女的心情与周折。等到生米煮成熟饭,正是“钟鼓乐之”的时候了,意味该多么深长!同时这种工作是眼前事实,并非虚拟幻想,一面写实一面又象征,此所以为比兴之正格,这才是中国诗的长处。后妃固然主德,但后妃哪里梦见“采荇”的乐趣,也未必看得见“雎鸠”的比翼双飞。不过采诗入乐,“太师”的眼光总算够好的。可惜古人不懂得“向人民学习”罢了。”

辛丑年腊月初二晨于北国——道法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