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壬寅虎年,辛卯兔年已至,亲朋好友聚会,讲述着过去一年的喜悦与遗憾我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收获与不足,也对即将开始的一年有期待,希望自己在新年里,课堂教学水平有进阶,教学研究能力有发展,专业成长更扎实伴随着对新一年专业成长的期待,我制订了专业成长计划:打磨好课、撰写论文、深研课题、坚持阅读、建设营地,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克服困难展现实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克服困难展现实力(不惧困难整装待发)

克服困难展现实力

告别壬寅虎年,辛卯兔年已至,亲朋好友聚会,讲述着过去一年的喜悦与遗憾。我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收获与不足,也对即将开始的一年有期待,希望自己在新年里,课堂教学水平有进阶,教学研究能力有发展,专业成长更扎实。伴随着对新一年专业成长的期待,我制订了专业成长计划:打磨好课、撰写论文、深研课题、坚持阅读、建设营地。

立足课堂,打磨好课。课堂教学是教师从业之根本,磨课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最好的办法。磨课需要时间和耐心,一次次推翻重来可以让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智慧有更深入的理解。磨课要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新教师一般以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为主,青年教师以自身薄弱的领域为主,经验型教师则围绕自己的研究专长。春季学期,我打算继续以计算复习课研究为主,录制3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习课》和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复习课》两节课例;秋季学期,我将继续开发小学五、六年级的综合与实践课例,并参加评比。课堂研究是根,教师在磨课过程中不仅提升了教学能力,也为撰写文章、课题研究等积累了素材。

总结提升,撰写论文。写论文是一条非常好的专业提升路径,教师在写作过程中会对教学实践的思考更深入。新的一年,我计划聚焦“小学计算课”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写5篇论文。写计算课是根据我的课题需要,对已有相关课例进行提炼和总结;写综合与实践是因为我的研究方向转变。想好主题后写文章容易,但修改是个大工程,要做好心理准备。我始终相信文不厌改,好文章一定是经过千锤万凿、反复修改而成。

反复论证,深研课题。课题研究要有敬畏之心。参与课题研究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系统性学习机会,每一位成员在研究过程中都会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2023年,我主持的2020年中山市级立项课题《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小学计算深度学习研究》将迎来结题,两年多的研究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课例,并已公开发表5篇论文,多节课例获得省市级奖励。过去两年多,我们的课题研究偏向于实践,积累了大量案例素材,但在梳理方面有不足。新的一年里,我们计划从梳理成果开始,将自己的研究实践进行梳理并得出结论。课题研究虽难,但越难的事情做起来越有价值。

统筹时间,坚持阅读。结束一天的忙碌工作,我们总把看电视、刷手机作为休息。读书也是一种休息,我喜欢晚饭后翻翻专业书籍,有时读教育专著,有时读小学数学专业书籍。读书最能让人心智开明,读教育专著最能让教师回归教育本质。2023年,我计划读安德森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钟启泉的《深度学习》、刘徽的《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等10本专著,加强自身理论基础,提升专业素养。除专著外,我还订阅期刊,如《小学数学教与学》《小学数学教师》等。读教育专著能够让我思考问题更加深入,站在理论的高度来思考教育;而读期刊能够将我带到教育前沿,让我看到最新的研究热点。

引领示范,建设营地。分管学校数学学科这3年,我渐渐悟出一个道理,只有团队领路人视野宽广、目标明确、脚步坚定,团队才能够越走越远,越走越起劲。上个学期,学校新进四五位教龄只有一两年的数学教师。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年轻人的专业成长热情,也发现他们缺少专业成长的规划。经过一学期的磨合,我们今年计划建立一个“小数成长营”,将新加入的四五位新教师与原来的3位年轻教师组织起来,帮助他们专业成长。成长营中每位成员每学期完成一些任务,比如订一份计划、磨一节课例、写一篇文章、读一本专著、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小集体”可以产生大智慧,我们将以此共同体为营地,深深扎根专业成长。

与总结过去一年的收获和不足相比,我更喜欢展望未来,为接下来的生活与工作种下小梦想。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有很多,然而每一种成长的背后都一定付出了大量时间与努力。新一年的工作即将开始,不畏惧重重困难,不怠慢每个细节,迎接新的专业成长,我已整装待发。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中山市东区竹苑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2月15日第8版

作者:张 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