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处即是恶根(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1)

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注解】语见《格言联璧》:“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译文】做坏事怕别人知道,坏事中还有点变好的希望;做好事急于想要别人知道,做好事的地方就会有坏的隐患。

善处即是恶根(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2)

贫贱骄人,虽涉虚矫,还有几分侠气;奸雄欺世,纵似挥霍,全没半点真心。

【注解】语见《菜根谭·器识》:“贫贱骄人,虽则虚假,还有几分侠气,英雄欺世,纵似挥霍,全无半点真心。”本书引用时,把“虚假”改为“虚矫”,把“英雄”改为“奸雄”。贫贱骄人,语见《史记·魏世家》:“……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奸雄:指富于权诈,才能足以欺世的野心家。《三国志·魏武帝纪》注:“汉末曹操尝问许攸:‘我何如人?’攸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译文】贫贱鄙视权贵,虽只涉虚矫,但还有几分侠义气概;奸雄欺骗世人,虽然好像大方,但全无半点真心实意。

善处即是恶根(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3)

扫地红尘飞,才著工夫便起障;开窗日月进,能通灵窍自生明。

【注解】语见《菜根谭·明智》:“扫地白云来,才着工夫便起障,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本书引用时把“白云来”改为“红尘飞”,“凿池”改为“开窗”,“空境界”改为“通灵窍”。红尘:指尘土飞扬。佛道常称现实世间为红尘。障:屏障、遮蔽的意思。本书原编者注:“地与窗皆喻元关,尘喻妄念,月喻真念。灵窍,空洞。自生明,一通百通。”

【译文】一扫地红尘飞扬,才一会便起了障蔽;打开窗子让日月进来,能通灵窍于是自然通明。

善处即是恶根(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4)

发念处即遏三大欲,到头时方全一点真。

【注解】三大欲:即三戒,戒色、戒斗、戒得。见《论语·季氏第十六》:“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一点真:本书原编者注:“乾坤正气”。

【译文】从产生意念处就遏止三大欲念,到终了时才保全一点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