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美国记者、商人、作家卡尔·克劳

克劳(Carl Crow,1883—1945)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做过编辑,记者。克劳在1911年初,受一位远在上海的同乡邀请,来到上海,就职于《中国新闻》(China Press)的英文晨报;一战期间,他作为美国政府的官方代表,又与家人一起返回上海,筹建公共信息委员会的办事处,组织人手每天接收通过美国海军无线电台发来的美国新闻,并把新闻译成中文,基本上无偿地提供给各种中文报纸刊登。

克劳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一战后以记者的敏锐目光,他认为战后欧洲的重建将促进上海的经济繁荣,在1918年在上海创办了克劳广告公司。正是这家广告公司使他在中国不仅发了财,而且使克劳在30年代的上海滩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字。

克劳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1912年底,他在中国工作一年半后,希望改变一下结婚后生活环境,就选择回国。这次在中国工作和生活期间,他完成完成他的第一本著作—《中国旅行指南》(The Travelers’ Handbook for China)(图1)。二战爆发时,克劳是毕生挣下的绝大部分财产都留在上海,只拿着一件旧大衣和一个手提箱回国。回国后,他为了养家糊口,就靠写书挣一点的钱,写下了《四万万顾客》(Four Hundred Million Customers,1937)和《《洋鬼子在中国》(Foreign devils in the flower kingdom))1940》畅销书。克劳还著有《我为中国人说话》(I Speak for the Chinese)、《我的朋友中国人》(My Friends, the Chinese)等。克劳1945年逝世于纽约。

外国网友评价天津 百年前老外眼中的天津(1)

图1《中国旅行指南》(The Travelers’ Handbook for China)(第三版,1921)

克劳眼中的天津

《中国旅行指南》是目前我所见到的美国人写的中国旅游书,书中介绍了中国的长城,城市,宗教,饮食,工艺品和交通,内容丰富,是了解百年前中国的一部参考书。介绍了天津的火车站,戈登堂,教堂和城墙。克劳眼中的天津是这样的。

“天津位于北河和大运河交界处,离北京80英里,离海40英里.从上海乘船是69美金,从北京坐火车一等座是5.20美金,二等座是3.25美金。它是中国政府拥有的津浦铁路的北终点。这个城市有3个火车站:中央车站,西站和东站。后者离宾馆最近,而旅客来回去北京在中央火车站有汽车换乘。城里有英国,法国,日本和俄国邮局。有大英不列颠,美国,比利时,丹麦,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俄国和瑞典的领事馆(Consulates)。城市人口1百万,外国人有1万人左右。”

《中国旅行指南》一书介绍了天津的租借及其形成过程。天津最早的外国租借地英国人1860年建立的。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臭名昭著的英国人戈登(1833—1885)跟随英军后续部队来到天津,参加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和北京,参与抢劫焚烧圆明园,还参与了一件对于天津影响深远的事情。12月的一天,英国驻华公使向直隶总督恒福提出,要在天津永久租借一片地,建造领事署以及英国商人住屋和栈房。工兵上尉戈登已经发挥自己专长,开始丈量土地。赶走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后,戈登又担当起英租界内道路和街区的规划设计。在他的笔下,489亩中国土地成了天津最早的租界区。如今,在解放北路可看到一栋灰色城堡风格建筑的残留部分(图2)。它建于1890年,是19世纪天津最大的一座建筑物,曾经是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大楼。在《中国旅行指南》称为戈登堂(图3)。

外国网友评价天津 百年前老外眼中的天津(2)

图2 现在天津解放北路英式风情区残留的戈登堂

外国网友评价天津 百年前老外眼中的天津(3)

图3 1890年在天津的戈登堂

书中介绍了望海楼教堂(图4)。天津望海楼天主教堂,由法国天主教徒于1869年在租界外建造,也称为大天主教堂(Grand Catholic Church)或胜利圣母教堂(Our Lady of Victory Church)。这是一座砖木哥特式建筑,高10米,长30米,宽10米,设计成矩形布局。1870年,这座教堂被烧毁,当地人称之为望海楼大火,历史学家称之为天津教案。1897年在原址重建,但不久后被烧毁。现存的教堂于1903年重建。尽管发生了许多破坏和重建事件,教堂仍然保持着它的外观(图5)。

外国网友评价天津 百年前老外眼中的天津(4)

图4 1900年望海楼(Ernst von Hesse-Wartegg, China und Japan: Erlebnisse, Studien, Beobachtungen,1900).

外国网友评价天津 百年前老外眼中的天津(5)

图5 如今还保持原来建筑风格的望海楼

书中还介绍了天津的城墙和乘船从天津到海的路线。天津城是有城墙的,约建于1403年。义和团运动时,八国联军围攻天津城27天。天津城攻破后,八国联军恼羞成怒拆除了天津的城墙。书中说,拆城墙的砖和土用于建设铁路,而城墙的所在地,成为城市道路,成为现在天津北马路,南马路和东马路的前身。

“天津数百年来在中国商业中起着最重要作用。”

可见,当时的天津是一个交通,商业中心。它是北京的门户,因此也是军事要塞。天津是陆路和水路交汇点。京奉铁路(Peiking- Moukden Railway)和津浦铁路(Tientsin-Pukow 铁路)在天津交汇。随着铁路的开通,大运河已经不再使用。作为首都的水港,进入整个北京和北方各地的入口。“天津数百年来在中国商业中起着最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