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1)

“水夕苍蚊残夏扇,河间红树早秋梨”,是明代中叶大书画家徐渭(1521—1593)对联书法的精品。联语彼此互为对仗,其中“水夕”对“河间”,“苍蚊”对“红树”,“残夏扇”对“早秋梨”,一气而成。并且从词的结构看,“苍蚊”对“红树”,是色彩对色彩,物象对物象,“残夏扇”对“早秋梨”,是时间对时间,物象对物象,可谓工稳贴切。全联在直指时间的同时,能从色彩、物象等处来捕捉特征,从而极为形象地刻画了残夏苍蚊扰人,暑气未消,早秋红树献媚,梨已尝新的生动景象。

然而,这副对联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则更是值得大书一笔,联中字的姿态转左侧右,各个不一;用笔撇捺彼此呼应,出锋藏锋互为映衬;行气贯注,一泻千里。作者那种写意飘洒、磊落不羁的情怀,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2)

这副“日毂行天沦左界,地机激水卷东溟”楷书联的作者姓柳名是(1618—1664),本姓杨氏,名爱儿,又名因,亦名隐,字如是,号影怜,又号芜蘼君,江苏吴江人。她曾是盛泽归家院妓,后被明末大诗人钱谦益纳以为妾。清军入关后,曾劝丈夫以身殉国,可惜钱谦益未能接受她的劝谏。后来钱谦益死,她又自缢以殉,当时的人都对她的品格分外赞许。史籍记载,她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江南才女,不仅能诗文,善书法,而且还会作山水、石竹,淡墨淋漓,饶有逸趣。惜乎她只活了47岁。

此联不但独具匠心,而且极为耐看,可以说是我们能看到的柳是作品中极为精彩的一件。联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她的书法深得唐代褚遂良、虞世南法度,又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尤其在结体布局上的大胆落墨,实在大有雅秀奇致、超群绝伦之感。其娴熟的用笔和惊人的魄力,自然是后来者望而却步、赞叹不绝的。

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3)

薛素素原名玉,素素是她的字,明末江苏吴县人。她文能作诗作画,武能挟弹驰马,是个能文能武的巾帼奇才,可惜平生不幸,误落风尘,沦为妓女,眼泪只有往肚子里咽。而这副对联,又是她集赠给当时秦淮名妓马湘兰的,因此薄命桃花,同病相怜,无怪她要尽情倾诉,用竹叶酒来消除心中的怨恨了。

再看对联书法,清丽的点画线条加上俊朗的结字布局,不时地透露出一个聪明女子的灵秀气息。由于我国古代女子书法家本来就不太多,因此这副我们现在看到的对联就显得特别珍贵了。

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4)

这里“开帘对春树,弹剑拂秋莲”五字联,在对联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可是在平仄的对仗上,这副对联又在上联中用了一个拗句。原来按照规定,这副对联上联的平仄句式应该是“平平平仄仄”,且撇开“开”字的平声不说,可其中不允许通融的仄声第四字,却出格地偏偏用了个平声的“春”字,这样就变成拗句了。然而,拗句也不是随便可以乱来的,条件之一是把平仄出格字下面一字的平仄调换过来,以作拗救。这里,“春”下一字原该平声,而“树”则是个仄声,这样就有了救应了。

联末署名宋珏(1576—1632),字比玉,自号荔枝仙,福建莆田人。他的书法,笔致苍老,骨格挺劲,尤其对于隶书,有着一定的造诣。一般来说,明朝人写隶书的并不十分多见,因此这副对联对于研究明朝隶书风貌来说,无疑是件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5)

王时敏少时即为董其昌、陈继儒所赏识。其袓父王锡爵为明朝万历年间的相国。家本富于收藏,因而他对宋、元书画家的不少名迹都有一定的研究。黄宾虹《古画微》说:“时敏稍长时每得一秘轴,便闭阁沉思,瞪目不语,遇有赏目会心之处,则绕床大叫,拊掌跳跃,不自知其酣狂。”同他的画一样,他的书法也非常讲究古人法度。从这副藏于刘靖基家的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隶书很有《乙瑛碑》、《衡方碑》的味道,结体上明显具有拉长的姿态。一个“成”,一个“幽”,为了求变化,故意打破通常的字体结构,给人以新鲜稳定之感。不足之处,主要在用笔上显得太生硬了点,虽有变化,只不过体现在形体的表面,而真正的意趣效果则并不强烈。

王时敏的书法和绘画,由于受当时各种环境和个性气质等原因所限,总跳不出泥古之弊,但他在泥古之中也有一定的突破。这无论是对于我们研究清初的书法还是绘画,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6)

“鸟下窥书古,花飞缀字红”这副草书联,出自明末清初大画家陈洪绶之手。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他不但画好,书法也很精彩,并且自有一套主张。据说他在20来岁的时候就善作草书,当时“持绫纹笺求其字”的人很多。自从应试入朝,做了翰林官后,更是“誉满长安”,好多人都以见上他一面为荣幸。倘若能够得到他的片纸只字,则是如获至宝,倍加珍爱。

陈洪绶的书法,撷取历代各家之长而自成一体,并不以形似某家某帖为满足。从这副冲夷静远、高古奇骇的草书对联中,我们似乎可以窥见其不曾苟合取容、从俗浮沉的创作态度。

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7)

清朝书画家陈字这副对联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强调了逆势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如联中的“略、翻、书、餐”等字,几乎都取逆势,横的笔画,皆取竖势,而往下的竖向笔画,则都必先逆锋向上,取势于笔画之外,再转笔向左,略呈圆形,然后提笔下按,给人以坚实、稳定之感。又如“数、愧、不”等字,看上去也都有一股迅疾之势。这个势,实际上就是靠悬空作势,逆锋落笔才达到的,因而其点画看上去就显得生动灵活,力蕴其中了。

这副对联的字好,内容也很有意思,“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既诙谐有趣,又质朴在理,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一个文人寄情于书本、陶醉于学问的闲情逸兴,令人油然生出一种敬意来。

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古今名人对联书法欣赏)(8)

“浅深绿树藏茆屋,开落红花荫草篱”七言行书一联,足称天然书法的代表作品。对联通篇气势排宕,一气呵成,有不繁斫削、天然裁成之妙。而对于微观的笔致,作者却显然没有去作过多的雕琢,也正因为这样,所以璞玉浑金,反而因此而获得了一种自然的逸趣。同样,在结字间架上所表现出来的,也是那么一种介于经意与不经意之间的美韵,加之用墨枯润浓淡的对比变化,这就使得所书更具动人魅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