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宝其人

为寻找电视剧下载,偶尔链到《大唐英雄传》,并且看到大家的言论,挺有意思,所以想说几句关于秦叔宝的话。

网上议论最多的是,黄海冰的形象不是五大三粗,不像秦叔宝,可是,秦叔宝并非五大三粗啊!他遗留人世的唯一画像就是凌烟阁功臣像,大家看过了吗?在那里,秦叔宝身穿宽袖长袍的朝服,头戴朝冠,手执笏板,细长的双眉斜向上倾,同样细长的双目是那样的平和温顺,面目俊朗,长髯飘洒,浑身散发着儒雅的气息。

大唐盗帅铁血大秦(长枪无敌大唐开国猛将秦叔宝正传)(1)

这是中年以后的秦叔宝。同样的形象在年画里也看得到。我们很难找到秦叔宝的生卒年表,但是,据史料记载,秦叔宝是自幼从军,很年轻就当了军官,和他同在张须陀旗下效力,官阶相同,名气一样大,并始终一同作战的另一位隋朝名将罗士信(罗成的原型),死时才二十多岁,由此我们可以想见秦叔宝的年纪也不会大,所以,当时驰骋沙场的,就是这样一个风度翩翩的清秀可人的少将军,可以说,黄海冰高挑的身材和漂亮的面孔,正好演秦叔宝。

秦叔宝现在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主要来自小说,因为他是初唐著名的猛将,所以很容易赢得五大三粗的容貌定式,这是可以理解的。关于秦叔宝年纪的推断也来自小说(秦彝之子),所以也是错误的。在开国元勋中,秦叔宝是死得很早的,盖棺定论——古人也这样,所以,这个没有受到后来政治风云影响的人物就成了大唐很多纪念活动的主角,史料记载,在他死后过很久,朝廷还用他在平定叛乱中缴获的巨大铁枪来炫耀武力,缅怀先人的功绩,他的故事也早在唐代就走进了民间的说书坊。

有的网友提到,后二十集的故事里秦叔宝太少作为,还缠绵病榻,其实,历史上的秦叔宝真的长期缠绵病榻,他的早逝与此有关。《唐书》记载过这个事实,而且还记录了秦叔宝的一段话,他说,我生长在军中,身经数百仗,流的血有好几斗,这么会不生病?

在历史演义《说唐》中,秦叔宝的多病直接造成两个大家最喜爱的小将的死,那就是裴元庆和罗成。

先说裴元庆。他没有死在李元霸手下,因为李很佩服他的武艺,惺惺相惜放他走了。瓦岗攻打临阳关,与隋朝大将尚师徒鏖战,秦叔宝在交战中跨越溪涧,战马绊在礁石上扎死,枪也折断了,虽然后来缴获了尚师徒的长枪宝马,但是由于疲劳过度和落水受寒,回来之后“发寒发热,病倒营中”,因此 “徐茂公吩咐诸将紧闭营门,将养叔宝”,瓦岗军队高挂免战牌。几天后,裴元庆押运粮草回来,他不顾大家的阻拦冲出去战斗,被尚师徒和红泥关总兵新文礼诱进火雷阵炸死。瓦岗的兄弟倾巢出动,为他报仇。

重病的秦叔宝听到外面杀声很不寻常,逼问详情,伤心得昏了过去。被手下救醒以后,命令手下给他披上铠甲,属下看他连站都站不稳,极力劝阻,他却强迫大家把他扶上战马,冲进敌阵。新文礼正在苦斗,突然看到秦叔宝冲进来,就有些慌乱,匆忙应战,结果“被叔宝纵马一锏,打倒在地。众将一齐上前,把他剁为肉酱。”秦叔宝对团团包围中的尚师徒说:“你关隘已失,何苦如此恋战?我劝你不如降了吧!”尚师徒看大势已去,拔剑自刎了。

再说罗成。李世民蒙冤被关进天牢以后,他的部将被遣散,单单把秦叔宝留在朝中,秦叔宝借口回乡祭奠先人,也溜出长安,和罗成,程咬金一起回了山东老家。由于“少年积受风霜,吃尽劳苦,得了吐血的病症”,一路劳累,心情又不好,一到家秦叔宝就伤病发作,卧床不起。他十分挂念被关押的李世民,可自己又病重没法去探望,只好默默地流泪,罗成很感动,就自告奋勇,代替秦叔宝去长安探视,后来罗成被二王谋害的故事,电视剧里都演了。罗成死后,家人打捞了罗成的遗体运回山东,程咬金正操办罗成的后事,家将报告:“程爷不好了!秦爷闻罗爷消息,大哭一声,就死了。”程咬金急忙带人过去抢救,“叔宝方才醒来,口叫:‘罗贤弟,都是我害了你也!’便哭个不住。”

很有意思的是,秦叔宝做为一员著名的猛将,却挺爱流泪的,《说唐》、《隋唐演义》等书中,都有不少记载,而且,每次落泪都很感人的,有时间的话,我想聊聊这个话题。

顺带说说罗成(罗士信),因为他俩是形影不离的,而且是同乡,都是齐州历城人(今山东历城),山东人乐坏了吧!

秦叔宝最初从军时年纪很小,是隋将来护儿的手下,但很受器重,他母亲去世时,特别派人去慰问,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来护儿说:“这个小伙子有才干,武功又高,而且人品气节没有丝毫缺陷,将来一定有出息。(史料原文: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

秦叔宝扬名的第一仗是跟随通守张须陀平定卢明月的战争,这也是罗士信扬名的第一仗。当时,隋军只有一万人,而敌军有十万,两军相距6、7里各安营寨,互相对峙。十多天后,隋军没有粮草了,准备撤退,张须陀说,我们撤退时,敌人一定出动大部分人马追杀,敌营就空虚了,如果有人趁机突入敌阵,一定会获胜。但将校们都不吭声,只有秦叔宝和罗士信自告奋勇,于是他们一人带一千士兵埋伏在草丛中,等敌军追兵出城后,他俩就发动突击,敌营的大门很坚固,攻不破,他俩只身翻越寨门,拔下旗帜,杀死数十名守军,从里面打开营门,带领隋军一连攻破、烧毁三十座大营,卢明月急忙回军救援,结果因受到两面夹击而大败,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只有卢明月和几百名轻骑兵得以逃脱。

这一仗发生在公元614年,因为罗士信有明确的死亡年纪和时间,可以推算出当时参战的年纪是十五岁,而从战场表现、官阶、相关记录及后来的年表反推,秦叔宝的年龄应当不超过十七八岁——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这一仗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破多的战例,也是一个奠基战,它奠定了秦叔宝、罗士信不可撼动的名将地位。

随后,秦叔宝又参加了在海曲平定孙宣雅叛乱的战斗,在战斗中,他又是第一个登上敌人的城楼,因此又立大功,被授予建节尉的官职,这是秦叔宝有明确记录的第一个官职。

公元616年,张须陀带兵讨伐瓦岗军,在河南的大海寺中了埋伏,兵败被杀,秦叔宝和罗士信集合残兵,归附另一位大将裴仁基。公元617年四月,裴仁基投靠了瓦岗军,秦叔宝和罗士信也成了瓦岗义军的将领。这时他俩一个十八岁,一个二十来岁。

瓦岗军头领李密最喜欢的将军就是秦叔宝和程咬金(程咬金是自己成立乡勇民团,然后在秦叔宝和罗士信之前归附瓦岗的)。当时,李密挑选了8000名最勇猛的士兵作为“内军”,任命秦叔宝和程咬金为骠骑将军,分左右两军来统领,他常吹嘘说:“这8000人足以抵挡百万大军!”,当时的罗士信被授予总管的军职,这个职位也是很高的。

历史证明李密没有看错人。公元618年七月,瓦岗军和宇文化及在河南黎阳展开大战,这就是载入史册的另一个反败为胜的战例——黎阳之战,鏖战一天之后,李密被箭射中,昏迷坠马,大家都以为李密死了,四散奔逃,瓦岗军大败,宇文化及趁势追杀,秦叔宝独自奋战,在万军之中拼命将李密救了出来,随后,他又集合溃败的兵将向敌军反攻,终于打败了宇文化及。

这时的罗士信在哪里?他已经归顺王世充了。原来在黎阳大战之前,瓦岗军还和王世充打了一仗,罗士信身中数箭,重伤被俘。王世充正缺少大将,抓到罗士信后如获至宝,把他接到王府里,和他同吃同住,照顾得无微不至,罗士信很感动,就投降了。

公元618年九月,王世充趁瓦岗军刚刚打败宇文化及,伤亡惨重未得休整之机,在通济渠上突然架起三座桥,带领精兵2万,骑兵2千对瓦岗军发起攻击。李密被刚到手的胜利冲昏头脑,不顾众将的反对坚持正面迎战,两军在河南邙山遭遇,这就是著名的邙山战役。战斗中,程咬金等十多员大将受重伤,单雄信投降,李密见大势已去,撇下瓦岗军去投奔大唐,瓦岗军群龙无首,士气极其低落,王世充趁机劝诱,结果,秦叔宝、程咬金等数十员将领全都归顺了王世充——真是白拣了个大便宜。

一下得了这么多的猛将,王世充高兴极了,他立刻封秦叔宝为龙镶大将军,程咬金为将军,其他众将也都得封赏,也因此不但不再把罗士信当宝贝,反而越来越冷落他了。罗士信有一匹宝马,王世充的侄子王道询很眼红,王世充就把马强夺过来送给王道询,罗士信非常气愤,对王世充的忠诚也动摇了。后来,王世充又重用曾经卖主求荣的邴元真等人,邴元真是个贪财的卑鄙小人,罗士信羞于与他为伍,就渐渐起了背叛的念头。

而面对王世充的高官厚禄,秦叔宝和程咬金则从一开始就根本不买帐。史书明确记载: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王世充器量狭窄,动不动就诅咒发誓,胡说八道,像个巫婆,又奸诈反复,决不是可以平定天下的明主,秦叔宝也有同感,两人就寻找机会离开。

四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公元619年二月,王世充与唐军在河南九曲交战,秦叔宝和程咬金向唐军冲击,跑出一百多步时,突然下马,回头对王世充施礼说:多谢您的款待,我们也想报答,但您猜忌心太重,身边小人又多,实在不是我们能久留的地方,现在我们就向您辞行了。王世充和将士们都知道两人的厉害,谁也不敢追,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跑进唐营。

很快,罗士信的机会也来了。同年(619年)七月,王世充派罗士信去攻打唐军占据的河南谷州,罗士信就趁机归附了大唐。大唐可不嫌名将太多,唐王李渊派特使前去迎接,还赏给罗及部下彩帛5000匹。

从此,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开始为大唐打江山,踏上成为唐朝开国元勋的道路。此时秦叔宝二十刚出头,罗士信还不满二十岁。

秦叔宝、程咬金降唐后,李渊把他俩派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久闻两人的大名,十分器重,任命秦叔宝为马军总管,程咬金为左三军统军。

柏壁战役

就在秦叔宝和程咬金降唐的第二个月(公元619年三月),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刘武周发兵攻打大唐,从此拉开了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柏壁大战的序幕,在此战中,唐朝大将秦叔宝与刘武周大将尉迟敬德的数次交锋,也演变为著名的传奇故事“三鞭换两锏”。

刘武周进犯时,负责防御的就是李元吉。李元吉一向只喜欢打猎游乐,把军务当儿戏。刘武周大军攻来,他强迫车骑将军张达只带100名步兵迎战,结果当然全军覆灭,张达一怒之下投降了刘武周,并反戈相击,带领军队攻克榆次。五月初,刘武周攻克石洲,五月十九日,又攻陷平遥,六月,在鼠雀谷打败唐朝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直接威胁太原。李渊派大将裴寂驰援,刘武周的大将宋金刚率尉迟敬德等将领迎战,当裴寂行军到介休时,宋金刚军切断了唐军的水源,唐军不得不拔营寻找水源地,宋金刚大军趁机截杀,裴寂大败。李元吉一看援军无望,就于九月十六日放弃太原,逃回长安。

刘武周轻松拿下太原后,派主力宋金刚军继续前进,宋金刚军中尉迟敬德等大将骁勇善战,唐军不能抵挡,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连续攻克晋州、龙门、浍州,至此,大唐在黄河以东的领土几乎全部失陷,李渊被迫下诏,准备完全放弃河东领土,退守河西。李世民上书极力劝阻,他认为太原是“王业所基,国之根本”,不能放弃,恳求李渊准许自己带“精兵三万”,收复河东。李渊同意了。

同年十一月,李世民趁黄河冰冻之机,率部队从龙门渡过黄河,在柏壁安营扎寨,与刘武周主力宋金刚相对峙。众将要求出战,李世民却坚壁屯粮,只派小股人马袭击粮道,准备在宋金刚粮尽退兵时再进行主力决战。不过,主力对主力的交锋,却比李世民的预想来得早。

在李世民渡河之前,河东的夏县与蒲州的隋朝旧将起兵响应刘武周,李渊派永安王李孝基率唐俭等征剿。十二月,夏县守军抵挡不住了,请求宋金刚派兵增援。宋金刚派尉迟敬德率精兵悄悄离开大营,绕到进攻夏县的唐军的后方,突然发动猛攻,夏县的守军趁机出动,里应外合,唐军大败,永安王及所有大将全部被尉迟敬德抓获。

尉迟敬德大功告成,志得意满地返回浍州,他不知道,在得到夏县唐军溃败的消息后,李世民也派了一员大将领兵悄悄离开大营,在夏县与浍州之间的美良川埋伏,正等着他送上门来,这员大将就是秦叔宝。

美良川之战是秦王主力与宋金刚主力的第一次正面交战,秦王军参战的将领是秦叔宝、殷开山,敌方参战将领是尉迟敬德、寻相。在美良川遭遇秦叔宝之前,尉迟敬德已经连胜近十个月了,这次又一举抓获数员唐将,相当自负,根本没有把唐军放在眼里,所以毫无戒备,秦叔宝、殷开山抓住战机突然进攻,尉迟敬德、寻相措手不及,部队顷刻就完全溃散,根本无法抵挡唐军的猛烈攻势,只能节节败退,终于突出包围,带领残部逃回浍州,秦叔宝等将士也在取得斩杀敌军2000多人的重大战果后,迅速撤回自己的大营。

美良川之战是整个战局的转折点,刘武周连胜的势头被遏止,并从此每战皆败,美良川之战也因此被载入史册。

没过几天,蒲州也向宋金刚告急,宋金刚又派尉迟敬德、寻相带兵驰援。这一次,李世民不打算再给尉迟敬德攻城拔寨的机会了,他亲自挑选军中最骁勇的将士3000人,连夜从小路插向尉迟敬德的前方,终于在安邑超过了敌军并设下埋伏,尉迟敬德又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遇到了最强大的敌手,不仅大败,而且败得更掺,全军覆没,只有尉迟敬德和寻相两人拼命逃回浍州,其余兵将全部被歼灭。

这下,宋金刚老实了,不敢再轻易派兵四处支援了,李世民抓住机会,一边让主力部队与宋金刚军继续对峙,一边派小部队收复被占州县,到次年(公元620年)的四月十四日,和唐军对峙五个多月的宋金刚军终于粮草耗尽,全军北撤,唐军立刻追击,追到吕州,遭遇宋金刚后卫寻相的顽强抵抗,唐军击溃寻相,继续追击。

这是历史罕见的大追击,数万大唐将士平均一天要走200里,与敌军的阻击部队交战数十次,连李世民本人都连续两天没有吃过一口饭、三天不能解甲休息,但是艰苦的努力是有丰厚回报的,唐军终于在雀鼠谷追上了宋金刚的主力,两军展开决战,一日之内连打八仗,唐军将领勇猛异常,八战全胜,歼灭宋军数万人,宋金刚、尉迟敬德、寻相及两万残部突出重围,逃往介休。

但是唐军又马不停蹄地立刻追了上来,宋金刚率两万部队在介休城西门背城布阵,南北长约七里,李世民命令秦叔宝、程咬金攻打北端,翟长孙、秦武通攻打南端,徐茂公等从正面迎击。战斗中,徐茂公等被宋军击败、后撤,宋军趁势反击,李世民亲自上阵抵挡,唐军将士齐心合力,终于打败宋金刚,杀死宋军3000多人,宋金刚逃走,尉迟敬德领着小股残兵退回介休城。这时,在并州的刘武周得知主力已经被全歼,就弃城逃往突厥。李世民欣赏尉迟敬德的勇武善战,派人劝降,尉迟敬德见大势以去,就投降了李世民。

至此,长达五个月的柏壁战役结束,大唐在黄河以东的半壁江山全部收复。战后,唐军统计战果,全部将领中立功最多的就是秦叔宝,因此被加封上柱国的官衔,赏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李渊亲赐黄金瓶一个做为嘉奖,并对秦叔宝说:“现在你就是想要我的肉,我也会割下来赠给你,更别提金银财宝了!(原文: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

秦叔宝的确是初唐最勇猛的青年战将,但如果称他为军事天才,则有些不妥。在瓦岗军将领中,可称军事天才的应当是武功不那么厉害的徐茂功,他和单雄信是结拜兄弟,瓦岗军失败后,他直接投奔了大唐(比秦叔宝早几个月)。他善于指挥,谋略过人,而且也很年轻,参加柏壁战役时刚刚25岁。另一位因与李密不和、比徐茂功更早投奔大唐的瓦岗将领王君廓(后来做到右武卫将军)也比较精于谋略,我说的是事实,不要扔臭鸡蛋啊!当然,如果上了战场,一刀一枪地比功夫,厉害的毫无疑问是秦叔宝,他在战场上罕有对手,这在后面还有很多例证。

其实,包括李世民在内,秦王府的将领们当时都很年轻,几乎都只有二十来岁,可是,辉煌的大唐盛世的确是在他们手中诞生的。闲话不说了,我们谈正题。

柏壁战役胜利以后,李世民在用人上出现了一些失误。他爱才心切,对投降的尉迟敬德、寻相等非常重用,这使得将领之间产生了隔阂。为什么重用秦叔宝、程咬金时就没有这个问题?一是因为唐军中瓦岗将领极多,像徐茂功、王君廓、牛进达等等,出生入死的战友再次重逢,高兴还来不及呢!二是秦、程等并没有和唐军交过战,名气又大,即使是秦王的老部下,在心里也是接受他们的。但尉迟敬德等人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由于柏壁战役时间很长,决战阶段打得又异常艰苦,唐军损失也很严重,所以将领们对战败投降的尉迟敬德、寻相等人从心理上不是很接受,李世民没有考虑众将的情绪,又非常看重这些降将,让他们各领旧部,将有过无功的降将和原来的唐军将领同等对待,伤害了众将的感情。所以,降将与原大唐将领之间的矛盾日益加重,降将们对这种处境当然不满。李世民一番苦心,结果却是把双方都得罪了,这个矛盾一直带进了洛阳—虎牢战役。

就在唐军进行柏壁战役的时候,王世充趁机扩充地盘,占据了河南大部分州县,自立为夏王的窦建德也在河北境内大肆扩张,因此,在刘武周被剿灭后,中原已经形成了王、李、窦政权三足鼎立的局面。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在唐军休整了两个月之后,李渊命令秦王李世民率马、步总管7人、战将25员、大军近10万东征王世充,同时,派遣使臣与窦建德和谈,使其保持中立。

其实,大唐与王世充的交战一直没有间断。在柏壁战役期间,著名的勇将罗士信一直就在河南前线,全力抵抗王世充的进犯,并向洛阳方向步步逼近。到东征之前,罗士信的部队已经打到了距洛阳城西不远的慈涧附近。公元620年7月底,李世民任命罗士信为东征大军先锋,率部包围慈涧,王世充得到消息,亲率大军3万前来救援,从此开始了大唐统一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洛阳—虎牢战役。

古人是怎样打仗的

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不解决就不能正确解读古代战争,所以我今天专门用这个帖子来说一说。

在很多电视、小说、评书、戏曲中,大家看到的战争场面,都是两军整齐地列队,大将出来单挑独斗,一旦失败就全军溃散,这种戏剧化的过程当然是不对的。而不分青红皂白,将领与士兵混在一起乱哄哄地打成一片,同样也是不对的。

在冷兵器主宰战场的古代,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帅、兵、将。

“帅”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我这里所说的“帅”,并不仅是“元帅”,对大战而言,“帅”可能是皇帝,对小战而言,“帅”可能是校尉,当然,也可能是谋臣,就是诸葛亮那一类人物,总之,一个正确的指挥者是每个战役都必不可少的。他针对敌我双方的兵力、作战能力、补给状况、天时地理等等,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最终决定这一仗该怎么打。就拿大唐的统一战争来说,李世民就采用过许多不同的战略,比如刚讲过的柏壁战役,采用的是敌疲我打,后发制人的战略,而下面将讲到的洛阳—虎牢战役,则采取围城打援的战略,其后的五陇坂战役,又采用了反间计,等等。在冷兵器时代,战场的指挥没有现在这样方便,战略方针一旦确立,中途更改的可能性极小,一旦失误,往往就满盘皆输,所以“帅”是最重要的。在前面的一些战役中,我们可以看出,徐茂公的武艺远远不敌秦叔宝,但他的军功却比秦叔宝大,在凌烟阁功臣的排名也高于秦,就是因为他是属于“帅”的将领,精于谋略。

战略方针一旦确立,就需要“兵”和“将”来一刀一枪地把它变为现实。其中,“兵”是战场作战的主力。我们常常会听评书中说到“阵”,其实,“阵”就是“兵”在作战中采取的作战方法,它并不神奇,却简单有效,可以把单个的“兵”变成强大的作战能力。举个例子: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人拼刺刀的能力很强,近战肉搏时八路军伤亡很大,后来八路军总结经验,创造出了三角阵,就是把班细划为战斗小组,每组三人,肉搏时,三人为一个攻击集团,背靠背拼杀,结果不仅提高了战斗力,还大大降低了伤亡率——一个最简单的“阵”,作用竟如此之大。

正因为如此,“阵”就成为古代作战的主要方式。在古代,不仅单兵与单兵之间有许多不同的作战配合模式,小队与小队、营与营、射手与盾牌手、马队与步兵之间,也有许多作战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前人在长期作战中积累下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各种版本的兵书中,主要内容就是“阵法”,这些模式告诉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对手、执行不同的作战任务时,如何交替掩护进行进攻,如何井然有序地撤退,等等,士兵们在平时的训练中,除了练习武功外,很多时间都是在演练各种阵形的变化,一支训练有素、能熟练运用各种阵形的军队的确是可以以一当十,以一当百的。

所以,古代打仗,并不是大家“排排坐”,等着大将们单挑,也不是像电视中那样,呐喊着蜂拥而上,而是整齐地,有秩序地向前发动集团冲锋,弓箭、盾牌、骑兵、步兵……交替出阵,互相掩护,如果是大规模阵地战的话,进攻往往是波浪形的:第一批大将率领军队,以一定的阵式向敌方发动冲锋,其他战将则整齐地列阵于其后。战场拼杀时体力消耗很大,所以,当攻击到一段时间以后,第一批将领会带兵后撤休整,第一个作战回合就结束了,第二批将领率部队再发起下一轮攻击,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敌人被大量消耗,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时,全军就将发动总攻击,一举歼灭敌人。

由于“阵”是“兵”在战场上作战的主要形式,所以在大家熟知的成语中,与“阵”有关的比比皆是:战前谋划叫“排兵布阵”,打仗叫“冲锋陷阵”,抵抗不住时就“阵脚大乱”,失败了就是“败下阵来”……

搞清楚了古代“兵”的作战方式,那么“将”的作用就很容易理解了。“将”就是在平时指挥“兵”进行有效训练,在战场上灵活使用不同阵形指挥“兵”打击敌人的人。所以,一个将领必须熟读兵书,熟知各种阵法的变化,还要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对“阵”在战场的运用效果有切实的体会。评判将领好坏,主要指标也是两个:一是治军有方,这里主要是指训练必须有成效,而不仅仅是纪律严明,多做好事等等,军队是用来打仗的,所以训练成绩是最主要的;二是战场上沉着冷静灵活多变的指挥才能,这种才能在战场上的表现就是四个字:“布阵”、“破阵”。

“布阵”我不多说,大家一想就明白,“破阵”的意思则是要想办法瓦解敌军将领对部队的有效指挥,使敌方不能形成有效的阵形。古代战场上没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往来的传令兵也往往会被击杀,在嘈杂纷乱的环境下,指挥阵形变化的工具主要就是鼓、锣、旗帜,所以从帅到很小的军官,都有各自不同的旗帜,指挥全军的旗帜总是很多,很鲜明,并围绕在主将的身边(京剧里直接背在背上了),如果能一直杀入敌阵的中心,夺取军旗,甚至斩杀主将,就可以完全瓦解敌军“阵”的作用,使敌人成为单兵作战的散沙,直至完全溃败。

“破阵”几乎是猛将们专有的特权。在战场上,猛将的作用并不是比别人多杀几个敌兵,而是在最骁勇的亲兵和卫队的掩护下,直接向敌人的主将发起攻击,他们体力过人,武艺超群,一般敌兵和将校都无法匹敌,因此最有可能撕开层层的保护屏障,杀入敌人的心脏,直接挑战敌方主将,这个任务非常危险,不过一旦得手,就为最后的胜利铺平了道路。而唐军中最擅长这一手的,就是我们都喜欢的秦琼秦叔宝将军,根据《隋唐嘉话》的记载说,“秦武卫勇力绝人,其所将枪逾越常制。初从太宗围王世充于洛阳,驰马顿之城下而去,城中数十人,共拔不能动,叔宝复驰马举之以还。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意思是说秦叔宝使用的兵器不是一对金装锏,而是一杆超重的长枪。在他跟随李世民攻打洛阳城时,他把这杆长枪插在城外的泥土中,几十个王世充的士兵冲出城来,想要拔出这杆长枪,他们一起用力也没奏效,长枪依然稳稳地插在泥土当中。秦叔宝再度来到城下,轻而易举将长枪拔了出来,握在手中昂然离去,在场的双方将士都目瞪口呆。可以说这时候对秦琼的感觉简直就是一个字:“酷”。秦叔宝的长枪从此闻名天下,每次在朝廷的重大活动中,此枪也必被陈列在大厅中,以示特别表彰;可说此枪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大长了帝国的威风,让外邦蛮夷们心悦诚服、由衷赞叹。由于他勇力超群,无人能比,所以面对敌军派出来的在阵前耀武扬威的特级骁将,他也“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旧唐书·秦叔宝列传》)。据说秦叔宝的马也特别,《酉阳杂俎》上记载,秦叔宝的坐骑并非黄骠马,而是忽雷驳,马的毛色青白相间,雄壮威武。此马象人一样喜爱喝酒,酒后不但不会醉眼昏花,反而精神百倍,“每于月明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到每月十五的时候,它的脖子上会竖起三领黑毡。“忽雷驳”颇通人性,随秦叔宝出生入死上百次。秦琼因病亡故后,“忽雷驳”则再也不肯进食,最后嘶鸣而亡。当然这是后话了。

在虎牢战役中,唐军与窦建德军打成胶着状态,秦叔宝就从正面一直杀到敌军的背后,然后展开携带的唐军军旗,掉过头又杀回来,敌人以为被包围了,立刻阵脚大乱,唐军趁势进攻,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秦叔宝也因此立下卓越的战功。

所以,帅才、猛将、训练有素的军队,就是战争胜利的基本要素,“对阵”是基本的作战方式,对李世民来讲,既有包括他在内的徐茂功、屈突通、殷开山等“帅”将,又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翟长孙、秦武通等骁勇无比的猛将,再加上久经战阵的军队,完成统一全国的伟业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洛阳—虎牢战役(一)

我们谈到,罗士信被任命为东征大军先锋,率部包围了洛阳外围的慈涧,王士充领兵3万前去救援,这就是洛阳—虎牢战役的开端。

在得知王世充的行动之后,李世民亲自点兵5万急驰慈涧,打算与王世充在洛阳外围决战,王世充当然知道李世民的厉害,立即决定放弃慈涧,退守洛阳,利用洛阳坚固的城池与唐军抗衡。李世民知道洛阳易守难攻,就决定先扫清洛阳外围,切断洛阳与周边的联络,孤立洛阳守军。

我们前面提到,宋金刚的旧部寻相等与唐军将领关系非常紧张,但大军统一行动时,很难找到叛逃的机会,洛阳外围战斗开始以后,主力部队开始分兵,将领们或被派去断粮道,或被派去收复较小的城池,调动频繁,给了寻相等人较大的活动空间,所以,从九月开始,宋金刚的旧部纷纷带领各自的人马发动叛乱,陆续逃离唐军,只剩尉迟敬德还留在军营。愤怒的唐军将领们立刻将尉迟敬德抓住关押起来,并准备杀掉他,李世民听到消息后,当即下令释放尉迟敬德,还把他带到自己的营帐中,拿出一些金银对他说,我们志趣相投,所以才走到一起,如果今天你也想走的话,请带上这些钱,作为对我们相识一场的纪念。尉迟敬德深受感动。不过,其他将领对李世民的举动非常担心。老将屈突通就说,尉迟这个人武功高强,被大家关了这么久,心里一定很生气,肯定要报复的,你把他放在身边太危险,最好还是杀掉。可是李世民不肯听从大家的意见。

9月21日,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和500名骑兵巡视战场,王世充得到密报后,亲自与单雄信等大将领兵1万出来截杀,尉迟敬德一面向大营求救,一面拼死保护李世民,在突围过程中,还将单雄信刺落马下,唐军将士接到消息后迅速救援,反而将王世充包围,王世充的军队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被杀近1000人,被俘获近6000人,王世充带残兵仓皇逃回洛阳。从此李世民与尉迟敬德的关系变得相当亲密,而众将也不再怀疑尉迟的忠心了。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李世民决定仿效李密建立“内军”的做法,组建一支直接听命于自己、在征战中时刻跟随、保护自己的“亲兵”,他从10万大军中精选了1000多名骑兵,又从将领中挑选出武功最好的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翟长孙四人做统领。这些猛将勇士,全部身穿清一色的黑衣黑甲,所以号称“玄甲队”,李世民自己也做了一套黑衣黑甲,从此,每逢重要战斗,他都披挂上黑色衣甲,率领“玄甲队”充当先锋。

如果按照人数和战斗能力来综合评价的话,这支由精兵中的精兵、猛将中的猛将组成的黑色劲旅,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最厉害的军队,他们以一当百,横扫战场,所到之处,攻无不取,战无不克,敌军无不望风而逃。比如:公元621年正月,老将屈突通与赞皇公窦轨巡营,突然遭遇王世充率领的一支主力部队,李世民立刻带领玄甲队前去救援,这支仅千人的部队,不仅成功击退了十倍于自己的敌人,而且一路追杀下去,共歼灭敌军6000人,活捉大将葛彦璋,王世充在众人的掩护下拼命逃回了洛阳城。(总觉得电视中燕云十八骑的故事,是从玄甲队偷去的。)

从公元620年7月至621年2月,经过八个月的外围作战,唐军先后攻占了龙口、回洛、洛口等军事重镇,在河南全境,一共有50多个州县相继被唐军攻克或投降,到621年2月,洛阳已经完全处于唐军的包围之中,粮道也完全被切断。从2月起,李世民大军重新集结,兵临洛阳城下,李世民自己也在洛阳城西北角安下营寨。

2月13日,王世充看到李世民的营垒还没有建好,就带领2万人马冲出方诸门,部队很快行进到谷水边,与唐营隔水相望,李世民命令屈突通率5000名步兵涉水过河,在与王世充交手时施放浓烟,烟雾很快笼罩了战场,视线一片模糊,王世充的军队有些不知所措了,就在这时,李世民率玄甲队突然冲过谷水,杀入王世充的军阵,浓烟中突然出现的这支奇兵让王世充阵脚大乱,屈突通也趁机率兵反攻,双方激战半日,王世充又在兵多的情况下大败而逃,唐军一直追杀至洛阳城下,共歼灭敌军7000多人,此后,王世充只能依托洛阳坚固的城墙死守了。

公元621年2月下旬,唐军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向洛阳城发动总攻击,为了迅速拿下洛阳,唐军的攻势昼夜不停,而洛阳守军则依仗高大的城墙和城中的巨石炮、八弓弩等非常有杀伤力的武器拼死抵抗,唐军连续进攻整整10个昼夜,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也未能攻破洛阳城。

就在这时,战局开始向不利于唐军的方向转变了。早在洛阳被围之前,王世充就数次派使节联络河北的窦建德,希望他能出兵夹击唐军,同时又联络北方的突厥,希望他们能借机攻打大唐的北方边境。窦建德当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于公元621年3月亲自率大军10万水陆并进、救援洛阳,途中连续攻克管州、荥阳等重镇,在虎牢关附近与王世充部将郭士衡率领的数千兵马会合,并在虎牢附近的广武山扎营,严重威胁到唐军的侧背。几乎同时,北方突厥的颉利可汗率兵进犯大唐北部重镇并州、延州、原州等地。唐军腹背受敌,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鉴于情况危急,李渊密令李世民撤军。

而在这时,李世民的总管刘弘基等部将也建议撤军,因为洛阳外围战已经打了8个月,洛阳城的攻坚战又连续不停地打了10天了,将士们得不到休整,都非常疲劳,当时虎牢的守将是唐军大将王君廓和王世充的降将沈悦,作战能力不是很强(当时将领之间战斗力的差距是很大的,如铭水战役中,王君廓加上1500名士兵,还比不上仅有200名士兵罗士信),如果窦建德大军突破虎牢关,就有可能与王世充里应外合,重创唐军,因此不如立刻退兵。

可是李世民认为,如果退兵,几个月来的流血牺牲就将全部付诸东流,不如扩大战线,同时打击王世充和窦建德,他认为,窦建德军虽然人多,但他的部队并没有打过什么硬仗,征战三年多来,最大的对手就是驻守幽州的大唐燕郡王罗艺,而且屡战屡败,至今都没有攻克幽州,所以他们并没有和真正厉害的军队交过手,战斗力不能高估。这一路得胜又太容易,容易骄傲自大,如果派精锐部队前去阻击,并不是没有胜算的。

(说到这里我插一句,罗艺和罗士信、秦叔宝并没有什么关系,他是隋朝的将门之后,举兵起义后归附大唐,在大唐平定北方的各次战役中作出过突出贡献,被封燕郡王。他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玄武门兵变后,罗艺起兵造反,失败被杀。而且,罗艺的年纪也比秦叔宝他们大不了几岁,在后面的铭水战役中,他们还曾并肩作战,共同抗击刘黑闼军。)

因此,李世民力排众议,并说服李渊下定决心将战役进行到底,同时停止对洛阳的进攻,改为围困,命令齐王李元吉指挥对洛阳的围攻(李元吉和罗士信一样,战役开始时正在中原战场,因此加入了征讨王士充的作战),围城需要很多军队,否则容易被突破,李世民就将一半的兵力留下,又命大将罗士信和经验丰富的老将屈突通等协助齐王,自己和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将领带着玄甲队和其他精锐部队共3500人立刻驰援虎牢,其他部队随后跟进。3月25日,李世民率玄甲队等精兵强将进驻虎牢关,因此,在洛阳战役尚未结束时,虎牢战役又开始了。

需要指出的是,李世民的形象和电视剧差别很大,从外型到个性都截然不同,他在对兄弟下手时毫不手软,连年幼的几个小侄子也没有放过,全部斩尽杀绝,还要对追随太子的文臣武将下手,结果被大家力劝阻止了,李世民有一大批优秀的臣子,这是他非常幸运的地方,但不少人也逐渐背离了他,也包括凌烟阁的24位开国元勋中的某几位。其实,真正碍于兄弟的情分,临阵手软的是太子李建成。

我们接着说下去。李世民3月25日抵达虎牢关时,由于洛阳久攻不克,而窦建德军人数又很多,所以部队的士气有些低落,李世民决定采取点措施来杀杀窦军的威风。抵达后的第二天(26日),他借口出外巡视窦军阵营,带上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猛将和500名精兵离关而去。半路上,他命令秦叔宝、程咬金等带兵埋伏在树丛中,自己仅带着尉迟敬德和4个骑兵继续前行,到达窦建德的营前时被哨兵发现,李世民大喊“我就是秦王!”,回头就走,窦建德立刻派骁将殷秋、石瓒领着5000多骑兵追赶,李世民等且战且退,将敌军引到有伏兵的地方,秦叔宝、程咬金等突然杀出来,殷秋、石瓒本来就技不如人,现在又猝不及防,匆忙迎战,顷刻间就被刺落马下,双双被俘,追兵也被冲散,300多人毙命,李世民得胜归来,军心大振。

随后,唐军大队人马也抵达了虎牢关。虎牢关地势险峻,窦建德几次派兵攻打,都被挡了回来,窦建德大军一连20多天被堵在虎牢关外,粮草渐渐耗尽,将士们也疲倦了,开始想家,有人建议打道回府,管他王世充是死是活呢!4月底,就在大军急需补给的时候,李世民派王君廓带1000多兵马偷袭了窦建德的运粮队,大军粮草被抢得一干二净,还俘虏了负责押运的大将张青特,军心更加动荡。鉴于这种情况,大臣凌敬建议放弃虎牢,向西进攻大唐的怀州、河阳,再翻越太行山,直接威胁太原等大唐的河东重镇,逼迫唐军撤兵解围,但窦建德的部队一直在河北作战,很少有长途奔袭的经验,这次远征将士们已经叫苦连天了,再加上王世充的使臣重金贿赂,大家都不愿采纳凌敬的建议(和能征惯战的唐军比起来,窦军的作战能力确有问题,史料也记载窦军“兵骄将惰”)。

看到军心已经不稳,再拖下去将不战自败,窦建德就急于寻找机会和唐军决战,想借人多的优势一举成功,李世民猜透了窦的心思,就和大将们商议,决定将计就计,给他一个机会,把他的部队引出营垒,伺机歼灭。

5月初一,窦建德得到一个“消息”,说唐军牧草已经用完,只好去黄河边牧马,现在河边已经放牧了1000多匹战马了,他以为机会来了,立刻命令全军出动,10万大军沿汜水河布下20里的长阵,齐头并进,一面擂鼓向唐军挑战,一直走到唐军大营附近,只隔着一条汜水河了,可李世民却按兵不动,还将在河边“放牧”的人马召回。窦建德急了,派300骑兵渡过汜水,来到唐营门前挑战,李世民却只派王君廓领着200名长槊手出来迎敌,双方你来我往,拖泥带水地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结果是不分胜负,各自收兵回营。

中午时分,窦建德的将士都站累了,又饥又渴,想回营又没有收兵的命令,纷纷席地而坐,不少人来到河边喝水,还互相争执打斗,秩序已经混乱了。李世民决定试阵,他派出300精兵从阵前冲过,试探窦军的反应,发现窦军阵形不稳,指挥散乱,李世民就下令出击,唐军主力部队突然冲过汜水发起攻击,李世民亲自率玄甲队等精锐骑兵做先锋,直接冲击窦建德的大营。这时窦建德正和一帮文臣武将在帐中议事,唐军已经冲到眼前了,窦建德一看无法组织抵抗,就命令大军东撤,窦军的将士也慢慢缓过劲来,他们利用人多的优势,边撤边组织阵形反击,唐军越打越不顺手,局部已经出现溃退,战事陷入胶着状态。

由于窦建德的人多,一旦战事拖延,窦军重新集结整合,唐军就有可能反胜为败,必须趁目前阵形混乱、指挥不利的时刻给它致命的一击!李世民命令大将秦叔宝、程咬金、史大奈、宇文钦携带军旗杀入敌阵,一直冲到敌阵的最后方,然后展开军旗,掉头往回攻,混战中的窦军看到自己的后方出现了唐军的大旗,以为后路已被切断、处于包围之中了,就慌了手脚,四散奔逃,互相践踏,唐军一路追杀,一直追了30里,斩首3000,俘获5万,窦建德自己也在混战中中枪落马,被唐将白士让、杨武威抓获。至此,虎牢战役结束,唐军大获全胜。

关于秦叔宝是否救过李渊一家的命,我以为没有。秦叔宝是个非常纯粹的军人,自幼从军,一生没有离开过军队,不像捕快那样独来独往,如果真有这段故事,历史上应有记载。我倒认为,就是因为李渊那段赞扬他的话太肉麻了,不禁令人产生联想:是不是秦叔宝和李家有什么特殊关系?演义中的故事往往就是这么诞生的。

从历史资料来看,秦叔宝从军后就跟随来护儿在山东临海地区驻扎,而李渊是西凉武昭王的后代,世袭唐国公爵位,一直在山西、陕西一带活动。后来,街巷中传言“桃李子,有天下”,隋炀帝开始怀疑李姓大臣,首先被驱逐的是蒲山公李密,因为他是将门之后,又年轻(李密死时才37岁),而且长得器宇轩昂,相貌不凡。然后又诬陷成公李浑谋反,杀了他的全家。后来又听说李渊很受将士拥戴,召他觐见,李渊哪里敢去送死?就连着好几个月一直称病不敢出门,还送去许多金银珠宝贿赂杨广的幸臣,花钱买命,才免除一死。所以秦、李早期的生平经历没有相交之处。

秦叔宝和罗士信是不是表兄弟?我以为不是,他们都是唐朝的开国元勋,在新、旧《唐书》中都有“列传”,不是无名的小人物,如果是亲戚,应当有记载。由于他们都是山东历城人,是同乡,都在张须陀手下为将,一起打过仗,后来又一起投奔了瓦岗寨,所以演义里很容易给他们弄点故事。应该说,他俩是很要好的战友,在瓦岗众将里,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罗成的原型)、裴行俨(裴元庆的原型)的关系是很好的,但没有“表兄弟”的记载。

洛阳—虎牢战役(二)

剿灭窦建德之后,李世民大军重新回到洛阳城下,这时洛阳城已经撑不下去了,早在3月份,洛阳的粮食就极度缺乏,现在更是弹尽粮绝、山穷水尽。王世充打算突围,避走襄阳,可是前途又会如何?大家都不愿意再打了。因此,在虎牢关胜利之后没几天,即5月9日,王世充带太子与文武大臣开城投降。

唐军进城后,除了张榜安民,还干了一件事,就是把王世充手下最重要的段达、单雄信、郭士衡等十多位降臣绑赴洛水边处决了。单雄信是瓦岗的旧将,前瓦岗军的将领们纷纷替他求情,单雄信和徐茂功是结拜兄弟,所以徐更是苦苦哀求,愿以自己的官爵抵罪,赎回单雄信一命。但是,因为单雄信是王世充的主要将领,不仅差点杀了李世民,还在作战中险些刺死李元吉,所以这兄弟俩都不松口,无奈,徐茂功从腿上割下一片肉,请单雄信吃下,算是保全了同生共死的兄弟情谊。

我们再说罗士信。罗士信在洛阳一战中也是功勋卓著的,他没有参加虎牢战役,但在外围作战中打得非常漂亮,尤其是智取千金堡一仗,也被载入了史册。他进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裴仁基、裴行俨父子的遗骸。裴氏父子的故事,我们由于着重写与秦叔宝有关的事,没有太多涉及。其实,裴行俨就是演义中裴元庆的原型,他非常骁勇善战,外号叫“万人敌”,很小就是著名的猛将,跟随父亲东征西讨,立过不少战功。后来他们父子领兵攻打瓦岗寨,朝廷派的监军昏庸无能,又因洛口一战救援不利,将受处罚,裴氏父子被逼得走投无路,索性带部队投降了瓦岗寨。李密当然非常高兴,封裴仁基为上柱国,随后,裴氏父子又为瓦岗屡立战功。也许是少年英雄、惺惺相惜吧,罗士信和裴行俨特别要好。

后来在与王世充决战的邙山战役中,裴行俨、程咬金奉命救援单雄信,裴行俨在进攻时中箭落马,伤得很重,程咬金把他抱到自己的马上往回跑,战马载着两员披甲戴盔的将领当然跑不快,结果被追兵赶上,也刺成重伤。这一仗瓦岗军共有十几员大将受重伤,李密见大势已去就投降了大唐,群龙无首的将士们多被王世充收降,其中包括裴仁基父子。

王世充非常欣赏少年英雄的裴行俨,还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他。(秦叔宝、程咬金背叛的时候没有找裴、罗商议,是不是与他们当时太受器重有关?)。后来秦叔宝、程咬金等相继叛走大唐,王世充就对裴氏父子猜忌起来,处处提防,形同软禁,而且王世充的为人也让裴氏父子很失望,所以他们就联络其他大臣,决定杀了王世充。洛阳毕竟是王世充的地盘,眼线众多,裴氏父子没等下手就被王世充觉察了,抢先一步将裴氏父子斩首,还夷灭了裴家三族。

洛阳城破后,罗士信找到了裴家的遗骨,重新厚葬在邙山,还对大家说,如果有一天我战死的话,也要和他们埋葬在一起。好好的人突然提到“死”,看来真是不吉利啊!大概罗士信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很快。

洛阳战役对大唐来说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得到了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并不在洛阳,而是在窦建德手中。我们又得加点插曲了: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后,带着萧皇后和后宫佳丽北上,在河北的魏县称帝。河北是窦建德的地盘,所以窦建德打着为隋炀帝报仇的旗号讨伐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战败,一直退到山东聊城,被窦建德攻破,宇文化及和他的弟弟宇文智及、两个儿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都被窦建德抓住斩首,传国玉玺自然也落入窦的手中。窦建德生活简朴、不近美色,他将后宫全部遣散,只有萧皇后无处安置。隋朝有一位义成公主,因为和亲嫁给了突厥可汗,知道这个消息后,派人来接萧皇后,窦建德乐意做个顺水人情,派兵把萧皇后送入突厥。

窦建德兵败被俘后,为了赎命,他的妻子带着一些大臣来长安向李渊投降,并献出传国玉玺,但是,李渊仍然把窦建德杀掉了,王世充因为是投降的,所以免死,贬为庶人。李渊父子杀死窦建德和王世充降臣的做法,直接促成了后来的刘黑闼叛乱。

洛阳—虎牢战役之后,李渊评功封赏,有三员大将因此位列王公:秦叔宝封翼国公,赏黄金百斤,帛7000段;程咬金封宿国公,罗士信封剡国公,两人的赏金不详,肯定也少不了。

至于尉迟敬德,此时的军功还不能和秦、程、罗相比,他是在玄武门兵变之后被封吴国公的。徐茂功此战也功勋卓著,他早在秦、程降唐前就被封为上柱国、曹国公了,后来因兵败还投降过窦建德,后来又再次降唐……他的事比较乱,留到最后再说吧。

与隋唐历史有关的图书

关于隋唐两代的历史记载,比较权威而准确的就是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唐代魏征修撰的《隋书》(1到6卷本),但是都比较简略,其中帝王的本纪是比较详细的,文臣武将的列传一般都几百字,而且不太好懂,需要一定的古文学功底。

隋唐时代的演义故事,从晚唐就开始了,唐宋时期有不少笔记小说,如《大业杂记》、《隋遗录》、《迷楼记》等,后来被《隋炀帝艳史》(齐东野人编)综合到一起,主要写隋炀帝的各种奢靡生活,再后,又被清朝褚人获的《隋唐演义》抄了过去。现在图书馆里比较好找的还有一本《隋唐嘉话》,是唐代刘肃等编著的。

推动演义故事发展的主力是说唱文学“讲史”。在宋代、元代的“讲史”中,隋唐故事是很重要的内容,而且英雄的故事开始成型,如元代时已经有了《程咬金斧劈老君堂》、《魏征改诏风云会》、《徐懋功智降秦叔宝》、《长安城四马投唐》等取材于讲史话本的著名杂剧。现在能读到的最早的成型作品是《大唐秦王词话》,诸圣邻(澹圃主人)编著,成书在明朝万历年间,据说是根据罗贯中的《小秦王词话》改写的,它的根基也扎在说唱文学中,秦叔宝开始成为核心的人物,“五虎丛中最无对手”。这本书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过,看起来不很费劲,故事也精彩了,不少图书馆都有收藏,仔细找找应该可以找到。

第一个把秦叔宝作为主要人物来写的隋唐故事是《隋史遗文》,它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苏州才子袁于令。其实袁也不能算“作者”,当时有一个著名的说书艺人柳敬亭,他最拿手的书目就是《秦叔宝志传》,现在这个话本已经不存在了,但我们知道里面有一出叫《秦叔宝见姑娘(姑姑)》,由此可见,关于秦叔宝早期经历的故事已经成型了。所以《隋史遗文》也是根据说唱话本改写的故事,不是真实的历史,它的前半部分以虚构为主,后半部的史实比较多,如美良川、洛阳、虎牢等战役都有提及。

袁于令曾说过:“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他很会编故事,他的《文君当垆》、《西楼记》、《合浦珠》一直都是昆曲名剧。

《隋史遗文》之后的隋唐故事,以清朝褚人获的《隋唐演义》和无名氏的《说唐全传》为最著名。其中,褚人获的《隋唐演义》前半部许多地方照抄了《隋史遗文》,后边关于隋炀帝的故事则来自《隋炀帝艳史》,所以《隋唐演义》一出现,《隋史遗文》就渐渐被遗忘了,直到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才被发现。

与隋唐有关的古籍有二十来种,大多很不好找,而且没有更新的内容。大家没有必要费力去找。应该说,清朝的褚人获是个搜罗高手,他几乎把能见到的隋唐故事全部塞进了《隋唐演义》,并将故事整理编排了一番,给许多原本孤立的故事加上了关联,这也就是《隋唐演义》看起来比较乱的原因,从创作上来说,《说唐全传》体例、内容上都更加完整。这两部书是民间说唱、讲史作品的集大成者,可以看看,不少姐妹也看过了。当然,这两部书都是演义,不是历史。

唐太宗登基之后,天下并不太平,刚登基就遭遇突厥入侵,紧接着是罗艺叛乱,贞观三年大唐发兵10万攻打东突厥,贞观七年平定江南,等等,这些战役都发生在秦叔宝去世之前,许多将军都重新披挂上阵,但是秦叔宝始终没有参战记载。

史料记载,玄武门兵变之后,他就不断受到伤病的困扰,去世也很早,于贞观十二年病故。他没有能见到自己的画像被悬挂在凌烟阁,那是贞观十七年的事,当然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因此名垂千古,因为他去世时只是左武卫大将军,这个职务并不高,武卫将军是禁卫军军官的称呼,左、右武卫大将军相当于禁卫军统帅,所以,关于秦叔宝的故事也只能讲到玄武门兵变。

我们前边说过,唐王李渊父子杀掉了投降的窦建德和王世充的大臣、将军,这样的作法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刘黑闼叛乱。

刘黑闼本是瓦岗军将领(瓦岗真出人才啊!),还是窦建德的同乡,俩人关系很不错,年轻时他家里很穷,窦建德常接济他。后来当地有个叫郝孝德的人揭竿起义,他就参加了起义军。公元617年,这支起义军因为人少力弱,就投奔了瓦岗寨,刘黑闼也跟着去了,被李密任命为裨将。

刘黑闼也是很骁勇善战的,本来应该有一番作为的,但不走运的是,上山仅仅两个月后,即617年的4月,裴仁基父子、秦叔宝、罗士信就降了瓦岗,再加上以前的程咬金、徐茂功、单雄信、王伯当……瓦岗这时猛将如云,刘黑闼没法和这些大将相提并论,只能在他们的手下委屈着。

公元618年,瓦岗军在邙山败给王世充,大部分将领被王世充招降了,刘黑闼也在其中。王世充把他升成骑将。后来瓦岗众将纷纷叛走,王世充就加紧了对瓦岗将领的防范和盯梢,这时刘黑闼也对王的为人不满,私下闲谈时总说王的坏话(英雄所见略同!),被人告发了,王世充觉得他呆在洛阳对军心不利,就把他打发到新乡守城。

前面说过,徐茂功降唐后又被窦建德打败,转而投降窦建德,这时正领着窦建德的部队进攻王世充,并于公元619年11月攻克新乡,俘虏了刘黑闼。窦建德很念旧,不但没有处罚他,还立刻把他升为将军,封为汉东郡公。

公元621年5月窦建德战败,7月在长安被杀,刘黑闼和许多将领就私分了“国库”中的金银财宝,逃回乡下躲起来。唐朝派铭州刺史李君实和右武卫将军秦武通追查窦建德的逃亡将领,逃将们被抓住后,李、秦二人就严刑拷打,追索财物,一时间闹得河北人心惶惶,曾在窦建德手下效力的人都觉得没有退路了,大家互相串通,决定起兵造反。因为刘黑闼在好几支起义军中干过,有经验有智谋,武艺也不错,大家就推举他为首领。

所以,就在窦建德被杀后没几天——7月19日,刘黑闼带着100多将士攻占了漳南县,正式竖起义旗,附近窦军将士纷纷响应,8月,刘黑闼攻克俞县,唐魏州刺史、贝州刺史联兵一处进行征讨,都被刘黑闼杀死,这时刘黑闼的部队已扩充到2000多人。随后,刘黑闼又攻陷历亭、深州,杀死唐屯卫将军王行敏、深州刺史裴希。

从隋末开始,窦建德占据河北、山东一带已经十多年了,他为人淳朴重义,深得百姓和将士的拥戴。所以刘黑闼起兵后,各地的百姓和士兵都跟着起义,到8月底,郓州、衮州、陈州、杞州、曹州等8个州爆发起义,唐朝官吏大都被杀,刘黑闼势力快速膨胀。

大唐朝廷闻讯后,命令右武卫将军秦武通、燕郡王罗艺等带兵征剿,9月,秦、罗两军会合,加上从附近州县调来的军队共5万人,与刘黑闼在饶阳城南决战。本来刘黑闼兵少,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攻击开始后突然风雪交加,唐军迎风进攻,被吹得睁不开眼,刘黑闼趁机大举反击,一战消灭唐军3万多人,秦武通逃回长安,罗艺则率残兵逃回幽州。

刘黑闼乘胜进军,连续攻克瀛州、毛州、观州、定州、冀州,12月8日率兵数万南下,攻打宗城。镇守宗城的正是徐茂功。他见刘黑闼来势汹汹,估计抵挡不住,就带着5000多兵马弃城逃往铭州,刘黑闼得到消息迅速追了上来,徐茂功全军覆没,孤身一人从混战中逃脱。鼎鼎有名的大将栽在昔日裨将的手上,想想也够窝囊的。好在当时唐军一路溃败,大将、刺史等被杀了几十个,所以也没有精力深究“徐老道”的过失。

随后,刘黑闼又攻克邢、魏、赵、莘、黎、相、卫等州,击败大唐另一位右武卫将军张士贵。只用了半年时间,窦建德当年所占据的地盘已完全掌握在刘黑闼手中。公元622年正月,刘黑闼在铭州称王,定都铭州,改年号为天造,大唐在河北地区的统治完全瓦解。

为了收复大唐在河北的失地,公元621年12月,李渊派李世民、李元吉征讨刘黑闼,同时命令罗艺再次领兵南下,夹击刘黑闼。12月15日,李世民带领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王君廓等大将率兵向东北方向进发,大军绕过响应刘黑闼起义的州县,直捣刘的首府铭州,铭水战役从此开始。

秦叔宝的官有多大?

唐代的官不像现在这样单纯,就拿秦叔宝为例。他入唐以后,分别被授与马军总管、上柱国、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等,这都是什么意思?

其实,唐代的官分为职事官、散阶、勋官、爵位等,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这几项官职。

职事官,顾名思义,就是指他干的工作,他的职位、权责和任务,比如秦叔宝,可以做马军总管,也可以做刺史之类的其他官员,这个官是经常变化的,每个战役都会有所不同,这个官不代表他的身份地位。

散阶被称为“散位”、“本品”或“本阶”,散阶决定官员的地位和报酬。文武百官都拥有“散位”、“本品”,是“随人走”的,不论干什么都是不变的。由于“官职”、“官阶”是不一样的,所以官大职小、职大官小、甚至有官无职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其实这种分别现在军队里也使用,比如“少将”是军衔,但不见得能当多大的官,著名滑冰运动员叶乔波就是“少将”,还有一些歌唱演员,军衔也高,但连个小排长都不是。

唐代的散官品分正、从,正从中又有上、下之分,一共有九品三十阶。太师、太傅、太保、司空(三师、三公)以上正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以上从一品;尚书令、侍中、中书令以上正二品;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三京牧、大都护上将军以上从二品;门下、中书侍郎、六尚书、左右散骑常侍、太常寺正卿、左右卫及金吾卫大将军、左右神策、神武、龙武、羽林大将军、侍监以上正三品;御史大夫、殿中、秘书监、七寺卿、国子祭酒、少府监、将作监、京兆、河南尹以上从三品。

所以,“左武卫大将军”是“正三品”的官阶,也是秦叔宝的“本品”。

那么“国公”之类的又是什么?是爵位,它是对有功的人的特别封赏,表示皇帝对他的喜爱和恩宠程度,有固定的食俸,可以世袭。职事官再大、本阶再高的人,可能并没有爵位,而有爵位的人也不一定有官职和官阶。古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每一等又可以再细分,在公之上还有“王”,所以“王公”是最高爵位。

关于“王公”,按照唐代的排名顺序应当是:一、亲王,只有皇帝的兄弟和皇子可以封亲王;二、郡王,一般用来分封皇亲国戚,但是重要的尤其是据守藩镇、独霸一方的大臣也可以受封,比如罗艺就是燕郡王;三、国公;四、郡公。一般来说,郡王以上享受正一品待遇,国公享受从一品待遇。“翼国公”和后来加封的“胡国公”,都是秦叔宝的爵位,即使老了、病了,什么官都不做,也可以享受从一品的待遇。

那么“上柱国”呢?它是勋级,是对作战有功的人的特别表彰。现在军队里战士或将领立功了,可以授予一等功到三等功,立功很多的人,可称为“战斗英雄”,战斗英雄里又分为“特等战斗英雄”、“一等战斗英雄”等等,古代也是一样,只是名称不同。唐代勋级分十二等,最高等级是“上柱国”,其次是“柱国”,从士兵到将领都可以获得各种勋级,现在也一样,黄继光是特等战斗英雄,而一个将军可能什么功也立不上,所以立功是不分级别的,只看你在战斗中的表现和贡献。荣获“上柱国”勋级的人,不论官职多大,都可以享受正二品的待遇,换成现代的名词,大概就是“特级战斗英雄”吧!也就是所有战斗英雄中荣誉最高的一种。秦叔宝被授予“上柱国”的称号,是因为他在作战中表现得最勇猛、战功最多。

唐代柱国和西魏、北周的柱国完全不一样。古代许多官职都在不断变化,不少高级官衔都从实官变成虚官,柱国就是一例。在西魏,柱国是最高武官,是实权官职。大统年间,西魏军队的主要将领依次是: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将军,到西魏末年发生一些变化,柱国为六人,每人下辖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又下辖两个开府将军。到北周时代,又改为八柱国,每柱国将军下辖两个大将军。当时的柱国将军一般都由皇帝的心腹将领把持。到隋朝时,柱国开始变为奖赏用的勋官,唐朝延续了这个用法。再后来,这个官名慢慢被废除了。

其实,根据秦叔宝的这些官职和勋、爵的级别,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秦叔宝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曾跟朋友们说,秦叔宝是初唐真正的第一猛将,这帮深受“演义”毒害的人差点把我砸扁了!我们知道,隋末唐初的猛将,以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尉迟敬德最为著名,参加过的战役也差不多,可这些人中只有秦叔宝获得过“上柱国”(特级战斗英雄!)的荣誉,另三个都没有。在降唐的瓦岗将领中,另一个获此殊荣的是徐茂功,但原因不同:瓦岗军在邙山败给王世充后,大部分人都降了王世充,而徐茂功没有参加邙山战役,他负责留守黎阳等十个郡。主力军队没有了,李密也降唐了,他没有了归属,结果在魏征的劝说下,率十个郡的全部官、兵、民降唐。这个功劳当然很大,所以刚归顺就被封为曹国公、右武侯大将军、加封上柱国。这和秦叔宝不能比。秦叔宝投唐时两手空空,全部功勋都是自己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当然,从官阶上分析,秦叔宝是个比较纯粹的武将,是难得的将才而非统帅,所以他战功卓著,屡受褒奖,皇上也喜欢他,但官阶不高。

我说他官小,主要是针对演义中说他是“大元帅”而言的。当时主管天下军队的是十二卫和太子六率。十二卫中左、右卫大将军地位最高,其次就是左、右武卫大将军,硬要和今天对应的话,应该是军区司令(?),而且秦叔宝是国公,待遇更高,如果换成今天的话,就是“军区司令,享受中央委员级待遇”(有点不伦不类)。

“秦叔宝”比“秦琼”名气大,叫得人多,史料上也说他“以字显”,就是说“秦叔宝”这个名字比较的为人所熟知。至于他去世的年纪,我认为在45岁左右。

那么,秦叔宝和尉迟恭以及程咬金相比,其官职地位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要说历史上最相似的两个朝代,那就是汉朝和唐朝,强汉盛唐名不虚传: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不服唐朝的就打到你服。而这两个朝代都继承了秦朝的军功制度,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众多好儿郎边关万里觅封侯。

因为汉朝军功制度相对公平,我们知道常败将军是没办法跟卫青霍去病陈汤相比的,所以卫青霍去病都是万户侯,而李广一户封邑都没有。同样,在唐朝开国战争中,屡立战功的秦琼程咬金先后受封国公,而尉迟敬德连个子爵男爵都不是,人家侯君集虽然还混了个全椒县子(爵)呢。

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了:按照新旧两唐书记载,尉迟敬德在大唐开国之战中屡立奇功,还救过李世民的性命,而当时李世民已经说一不二,甚至有了任命官员的权力,咋就没给尉迟敬德弄个国公郡公当当?就是国公郡公当不上,给个县子县男应该不成问题吧?

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新旧两唐书里去找答案,看看尉迟敬德的擎天保驾之功,是不是因为在玄武门之变表现突出,加上跟李世民关系不错,而被修改的唐朝史料注了水?后晋赵莹刘昫 主持编修《旧唐书》、宋祁欧阳修编著《新唐书》的时候,采用了唐朝官方史料,这才把尉迟敬德的开国之功夸大了?

按照新旧两唐书记载,秦琼受封国公比较早:“走(打跑)宋金刚(尉迟敬德时为宋金刚部将)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积赐金帛以千万计,进封翼国公。”

程咬金虽然没有得到上柱国勋位,但是受封国公也比较早:“从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搴旗先登者不一(不止一次),以功封宿国公。”

秦琼程咬金先后受封国公,尉迟敬德见了他们只能行礼如仪口称“公爷”,但是却没有资格对李世民表示不满,因为按照军功制度,他攒的人头不够多,而秦琼已经杀出了唐朝开国第一单挑悍将的威名:“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咱们回过头来再看尉迟敬德的战功——有战功,但是还不足以封公封侯:“窦建德营于板渚,太宗将挑战,先伏李勣、程知节、秦叔宝等兵。太宗持弓矢,敬德执槊,造建德垒下大呼致师。贼众大惊扰,出兵数千骑,太宗逡巡渐却,前后射杀数人,敬德所杀亦十数人,遂引贼以入伏内。于是与勣等奋击,大破之。”

在大破窦建德这场战斗中,尉迟敬德实际是吃了哑巴亏的:他诱敌深入之功只能算在李世民头上,落到他名下的,只有他亲手杀死的十几个人,这十几颗人头,别说国公,连封个县子都不够。真正带队杀敌立功的,是李勣秦琼程咬金,他们有自己的直属部队,那些兵士斩首多少,最后都要汇总到主将头上。

尉迟敬德还立过一次功:生擒王世充的侄子代王琬,还抢了一匹好马。但是这次尉迟敬德的功劳又被别人分走了三分之二,因为他当时是带着高甑生、梁建方一起去的,一个人头不够三个人分,尉迟敬德还是不能封爵。

至于“单鞭夺槊救秦王”,新旧两唐书里倒是都有,但是真实性却令人存疑:“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旧唐书·列传第十八》”“单雄信者,贼骁将也,骑直趋王,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新唐书·列传第十四》”大家之所以怀疑,是因为单雄信当时并没有受伤,尉迟敬德这个用槊高手的全力一击,居然没有刺杀单雄信(程咬金曾被王世充无名下将一槊洞穿),这不合常理。

而在《旧唐书·列传第三》《新唐书·列传第九》中,同一件事却有了不同的说法:“秦王围东都,雄信拒战,枪几及王,徐世勣呵之曰:‘秦王也!’遂退。”“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

一个说法是单雄信看在李勣(徐世勣)面子上放过了李世民,另一个说法是尉迟恭把单雄信挑落马下,这两个说法哪一个可信呢?咱们不用细想也会知道:以李渊对李世民的重视程度,尉迟敬德真有这么大的功劳,国公上柱国那还不是说给就给?

尉迟敬德确实是战斗力可以与秦琼比肩的悍将,但是他的主要战绩是在宋金刚手下暴打唐军诸将,还有在玄武门之变中大杀四方。

我们从秦琼程咬金率先受封上柱国、翼国公、宿国公,而尉迟敬德连子爵男爵都没得到这件事上,也能看出唐朝军功制度的公平之处:能打能杀者封公封侯赏金千万,而战功不足者,即使跟帝王关系再好,也只能是个白丁。李广不得封侯,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之变前没有封公,正是强汉盛唐雄霸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玄武门之后,那就另外再算了。

铭水战役(一)

好,回过头来我们再谈铭水之战。在铭州以南的相州,李世民的部队与刘黑闼的阻击部队交手了,几仗打下来,刘黑闼就知道遇上了劲敌。刘黑闼这个人不是打硬仗的材料,发现情况不妙,马上就会溜,所以他并没有等到军队被重创,就迅速撤回了铭州。唐军比较轻松地于正月十四日拿下相州,继续前进,一直到达与铭州不远的肥乡,才停下脚步,安营扎寨,与刘黑闼占据的铭州隔水相望。

这时,燕郡王罗艺率数万大军南下,部队也打到了鼓城。在铭州的刘黑闼主力面临被两面夹击的危险。刘黑闼决定先解决其中之一。这两支部队他都刚刚交过手,李世民胜了,罗艺则输给了他,所以他决定先打罗艺。于是留下左仆射范愿和一万部队镇守铭州,自己率主力部队北上。刘黑闼的意图被李世民觉察出来了,为了避免部队被各个击破,完成在铭州合围刘黑闼的作战计划,必须设法把刘黑闼拖在铭州。

刘黑闼离开铭州后,经过一天的行军来到沙河,夜晚在沙河安营。就在这天夜里,李世民命令当地(永年县)的县令集中了60面大鼓,天黑时在铭州城外二里处的河堤上一字排开,然后同时擂鼓呐喊,顿时鼓声振天,范愿吓坏了,以为唐军要连夜攻城,急忙向刘黑闼告急,刘黑闼只得派其弟刘十善统兵一万迎击罗艺,自己则领着大队人马返回铭州救援(一般都是把敌兵吓走,只有李世民是把敌人吓回来)。

正月三十日,刘十善的部队与罗艺在徐河遭遇。刘十善被打得大败,8000多人被歼灭,自己率残部逃回铭州。二月初,铭州东部的铭水城发生了背叛刘黑闼的起义,起义军占据了城池,李世民派王君廓领1500名骑兵去帮助起义部队守城。由于铭水处在贝州等地向铭州运粮的通道上,战略位置比较重要,所以刘黑闼立刻派兵攻打,李世民下令秦叔宝前去增援。秦叔宝带兵离开主力的大营,在铭州、铭水之间的列人地区布阵,阻击进犯铭水的敌人,刘黑闼军连续向唐军阻击部队发起攻击,都被秦叔宝击溃,两军一直打到二月十一日,刘黑闼的部队也没能突破秦叔宝军的防线。

这时,罗艺的部队正在定州鏖战,为了策应罗艺的进攻,李世民决定率主力部队沿铭州西部北上,攻打邢州,尽快与罗艺会师。秦叔宝是主力大将,又是亲卫队的统帅,自然不可能留在敌后协助守城,必须跟大部队行动,所以李世民命令秦叔宝撤回,刘黑闼军趁机包围了铭水城。

本来,李世民想让王君廓坚守铭水,因为铭水城四面环水,水宽50多步,深三、四丈,易守难攻,而且城池也小,虽然起义部队和王君廓的军队人数不多,但守城也够了,大部队北上和罗艺会师用不了太长时间,只要大军一会合,就会立刻派军队回来解围,所以只要在部队离开的这几天坚持住就行了。可是,攻城的敌军却是有备而来的,他们一到城下,就迅速开始在铭水城的护城河上架设甬道。一旦甬道建成,铭水城的防守优势将不复存在。王君廓请求李世民下令弃城突围。

这时李世民却犹豫了。铭水是切断敌人粮道的战略要地,现在弃城,将来必定还要重新夺回来,况且,只要守住几天就可以了啊!于是他召集众将商议,大家都认为铭水一定守不住,劝他下决心放弃,李世民很不甘心,就问,难道真的没人能守吗?这一问,把大将罗士信年轻好胜的心给打动了,他立刻站出来说,我来守(原文:愿以守),李世民非常高兴,就派人在铭水城外的高坡上用旗语命令王君廓突围,趁着王君廓杀出包围的时候,罗士信带200名精兵冲进铭水。

主力部队北上了。二月十七日,李世民大军攻克邢州,就在这一天,敌人的甬道也建成了,开始向铭水发起猛攻,罗士信的抵抗异常顽强,铭水始终没有陷落。二十四日,李世民与罗艺胜利会师,大军立刻掉头南下,这时,罗士信坚守铭水已经整整八天了,只要再坚持一、两天,大军的增援部队就赶到了。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铭州地区突然天降大雪,南下大军行动受阻。这场大雪对罗士信和守城的部队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从城上向下看,白茫茫的雪地特别刺眼,一会儿就眼花缭乱,什么都看不清了。所以,当二十五日敌军再次攻城时,守城将士的弓箭、巨石很快就丧失了准确性,抵挡不住了,敌军终于越过城墙,杀进铭水城。罗士信仍然带领将士奋力抵抗,由于大雪的遮盖,看不清道路的状况,罗士信的战马踏进了淤泥中,结果被刘黑闼军俘获。刘黑闼当然知道罗士信的厉害,百般劝诱,罗士信怎么可能向当年的裨将投降?刘黑闼于是下令将罗士信斩首。

罗士信的阵亡,固然有他自己的原因,但负主要责任的还应当是李世民。得到铭水失陷、罗士信被杀的消息后,李世民痛悔万分。他特意向刘黑闼军派出信使,重金赎回了罗士信的遗体,隆重装殓。唐军主力重新在铭州附近集结。经过短暂休整,在铭水失陷的第四天即二月二十九日,唐军开始攻打铭水,当天就一举攻克了城池。

罗士信遗体被赎回以后,大家想起罗士信在九个月前、收葬裴家遗骨时曾经说过的话,就派人把罗士信的遗体运回洛阳,安葬在裴仁基父子的旁边。

罗士信年纪很小就是名将了,而且人长得也很英俊,我们虽然看不到他的画像,但知道这样的史实:隋炀帝曾经命人把他作战的形象画下来,挂在宫中欣赏。罗士信的个性也比较孤傲冷峻,做事情一点都不留情面,所以,尽管他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也舍得把赏赐分给手下,但是,即使长期和他在一起征战的亲兵也不敢太亲近他。看来,演义中关于“冷面、寒枪、俏罗成”的描写,真的是一字都不落空,非常传神。

罗士信去世时才二十多岁,不同史料在记载具体年龄时有些差异,但新、旧《唐书》、《资治通鉴》上都有一个共同的记载,即罗士信参加征讨王薄的作战时是14岁,以此来推算,这位刚刚受封为剡国公的青年将军,阵亡时年仅二十三岁。

铭水战役(二)

李世民与罗艺会师之后,就完成了对刘黑闼占据的铭州城的合围。李世民的主力大营设在铭水南岸,依然与铭州隔水对峙,还有部分兵力布置在铭水北岸,随时对付刘黑闼的挑衅。这时,李世民依然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只是派兵切断刘军从水、陆两方面向铭州运粮的通道。到了三月下旬,刘黑闼军的粮草即将耗尽。李世民估计他很快将倾巢出动大举攻击了,就命小部队在铭水上游筑坝,拦截河水。三月二十六日,刘黑闼亲自率步兵骑兵2万余人渡过铭水,骑兵在前,步兵在后,以骑兵掩护步兵向南岸的唐军大营发动攻击。

李世民对此早有准备,他先派轻骑兵出阵,缠住敌军的骑兵部队,自己则亲率秦叔宝等最精锐的骑兵突然向敌军骑兵发起猛攻,一举撕破敌军的骑兵阵营,直接冲进后边的步兵方阵。刘黑闼的步兵失去骑兵的保护,在李世民最精锐的骑兵劲旅的攻击下,立刻就阵形大乱,骁勇的唐军骑兵将士在步兵营阵里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刘军士兵仅被战马踩死的就不计其数。

这场战斗从中午打到傍晚,刘黑闼军伤亡惨重,开始向铭水河边溃退。没有人比刘黑闼更了解李世民手下秦叔宝、程咬金、牛进达这些大将的实力了,打到现在,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部队很快就会被全歼,铭州也根本保不住。于是他趁战场依然鏖战的机会,带领200名骑兵悄悄溜走,连铭州也不回,直接向突厥境内奔逃。

当时战场上的刘军已经被李世民的骑兵完全冲散,各自为战,根本不知道主帅已经逃跑,看到天就要黑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撤到河边,准备渡河回到北岸的军营,就在刘黑闼的部队大部分开始渡河的时候,接到命令的守坝部队突然决堤,急流迅速沿河而下,河水猛涨到一丈多深,河中的数千名士兵不是被卷走就是被淹死。南岸的唐军杀到河边,全歼了留在南岸的刘黑闼军残余部队。

铭水战役至此结束。铭水一仗,刘黑闼的主力作战部队全部被消灭。唐军开始向河北全境乘胜进军,收复失地。刘黑闼兵败后,最有势力的是占据衮州的徐圆朗,所以李世民立刻向衮州进军,这时,李渊突然命令李世民班师。李世民急了,把军务交给一同出征的齐王李元吉,自己快马赶回长安,向李渊陈述说,现在河北还没有平定,大部分州县还由窦建德的旧将把守,特别是徐圆朗,必须剪除。如果主力部队撤兵,刘黑闼等必将死灰复燃。李渊犹豫再三,终于同意让李世民继续征讨河北的叛军。李世民立即回到前线,率领部队接连收复十多个州县,大军兵临衮州城下,就在攻城战斗即将打响的时候,李渊再次下令李世民班师回朝。李世民无奈,只好命令淮安王李神通、大将徐茂功率部分部队留下攻打衮州,自己带主力部队返回长安。

李渊为什么会有这些举动?因为李世民在洛阳—虎牢战役之后,被加封为天策上将,位居王公之上,名震朝野,李渊就决定尽量不再给他建功的机会,免得功高震主,对太子不利。所以,首先意识到李世民的威胁,并对他有所顾忌和防范的,不是太子和齐王,而是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

李渊的这个举动其实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所有人:李氏父子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最高层的权利斗争也开始表面化和白热化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秦、罗、程三人是不是单传,历史没有记载,至于后代,程咬金是有的,他的长子叫程处默,世袭了国公的爵位,他的次子程处亮是左卫中郎将,娶了唐太宗的女儿清河公主,小儿子叫程处弼,官至右金吾将军。秦叔宝在瓦岗时已经成亲,也有孩子。瓦岗军失败后,他的家属也去了洛阳,后来叛离王世充时,没有能带出来(估计都被杀掉了),所以李渊很感动地对他说过“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的话,再后来就没有记载了,也许他会再婚,但此后一直频繁地征战沙场,从玄武门兵变到去世的十二年里倒是没有离开家,不过,才三十来岁时他的身体就很不好了,《唐书》里专门提到此事,说明秦叔宝确实因负伤过多,伤病发作得很频繁,也相当严重,野史里说他内伤很重,身体稍有不适就会吐血,应当是准确的,所以后来有没有孩子很难说。罗士信去世时很年轻,看年纪应该也结婚了,但不知有没有孩子。秦、罗二人的后代在历史上都没有准确的记载。

秦叔宝是不大参政的,代表军队参政的是兵部,就是兵部尚书、侍郎这些人。他的任务主要是处理本府的军务,如征兵、训练,还要负责京城的防卫。打仗时派谁的兵上阵,派谁为将带兵出战,都是临时决定的,朝廷会给被委派的大将一个兵符,让他去指定的兵府调兵,但基本上还是以本府将军为首要人选。

唐朝初年的权利斗争(一)

下面将集中写唐朝初年的权利斗争,提到秦叔宝的时候比较少,但我很想写,因为电视剧、还有其他一些文学作品中把历史歪曲得太厉害了。

李世民大军撤出河北之后,虽然刘黑闼的部队都基本溃散,但河北的民心并不归附。仅两个月后,刘黑闼就向突厥借兵杀了回来,并一举攻克定州,过去跟随他起义的人又纷纷响应,所以他又接连攻克了鲜虞、盐州、瀛州等地。七月,李渊命淮阳王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总官,带兵征剿,十月,又增派李元吉为领军大将军,率部平定河北的叛乱,但是,河北的战事并没有起色,唐军反而连遭败绩,十月六日,贝州失陷,贝州刺史战死,十七日,淮阳王李道玄的部队全军覆没,自己也兵败战死,陷州总管、沧州刺史弃城逃亡,很快,刘黑闼又收复了都城铭州。刚进入河北战场的李元吉看到刘黑闼气势正旺,不敢再向前推进,只能固守观望,十月底,河北全境再次沦陷。

这时李渊很为难。出于政治权利的考虑,他不能再用李世民了,可是河北战场怎么办?已经死掉一个亲王了,李元吉显然也是难有作为,那么应当派谁去帮助他?这时有人主动站出来要求出战,这个人就是太子李建成。

应该说,李渊的三个嫡子:建成、世民、元吉都不是泛泛之辈。李渊起兵造反时,身边只有19岁的李世民,其他所有宗亲家眷都在河东老家。李世民多次劝李渊动手,李渊却说:“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他等的就是李建成、李元吉,而且主要是李建成,因为他已经29岁,可以成为膀臂,元吉刚16岁,年纪还小。李建成一赶回太原,立刻就与李渊、李世民共同指挥了大唐的第一次战役:攻打西河。西河攻取之后,李建成因功被封为陇西公,统率左军,世民封为敦煌公,统率右军,随后,李建成又直接参与和指挥了霍邑、河东、永丰、潼关、直到攻取长安等早期的全部战役。

定都长安以后,李建成被封为太子,一直呆在李渊身边学习处理政务,而经过战火锤炼的李世民就成为平定天下的主要统帅。李元吉也长大了一点,开始随二哥一起东征西讨。李元吉当然不是个好统帅,比如柏壁战役前,他就轻率地丢掉过河东地区,但那时是公元619年,他才刚刚17岁啊!这么小的孩子因为不谙军务,过于轻敌而犯错误应该是可以原谅的!!李元吉作战很勇敢,并且在三个嫡子中,元吉的武艺是最好的,单打独斗李世民不是对手,这从他在洛阳战场上敢和单雄信单挑,后来又不服尉迟敬德等举动也可以看出来(尽管都输了)。

和李世民、李元吉相比,李建成参战的机会就很少了,但也不是没有过。洛阳—虎牢战役正在酣战时,突厥趁机进犯,领兵北上抵御突厥的就是李建成。三个年轻的王子,一个在虎牢与窦建德决战,一个围困洛阳的王世充,一个和突厥兵马对峙,遥相呼应,各建功勋,哪里看得到日后玄武门里半点刀光血影?

现在河北告急,而三兄弟的裂痕自洛阳—虎牢战役之后越来越大,这种现实让李渊很难办,但李世民是绝对不能再派了,而李建成也看到了自己的危机,所以主动请缨去平定河北的叛乱。

公元622年十一月,李渊任命太子李建成为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节制河北、河南所有州县,统一指挥对刘黑闼的作战。李建成立刻带魏征等辅臣赶赴河北前线。他非常熟悉政务,不像李世民只熟悉军事打击手段,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就相应增加了。到任之后,李建成和魏征仔细分析了河北局势动荡的根源,认为百姓经过多年战乱,应该希望有和平稳定的局面,造成各地纷纷反叛的主要原因,是唐王朝以前在窦建德属地采取的残酷镇压政策,因此李建成决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作战方针,从根本上解决河北地区动乱的诱因。

战略思想明确之后,李建成命李元吉采用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法,首先击退比较薄弱的魏州刘十善军,然后稳定战线,不再进行大规模战役。同时,命令唐军占领的州县停止搜捕窦建德余党,将过去关押的窦建德旧部释放,抄没为奴的子女、妇女释放回家,返还家产,新近在战场上战败被俘的将领和士兵,只要愿意脱离刘黑闼,不再追究反叛罪行,一律释放回乡。在战场作战的刘黑闼将士,只要放下武器,也一概不究,如果阵前起义,还将受到重奖。李建成的这些做法得到河北军民的热烈欢迎,不少响应叛乱的部队纷纷解散,或绑着刘黑闼的军官前来投降,就连刘黑闼直接指挥的主力部队,下级军官和士兵也不断逃走。

政治诱降进行了近一个月之后,刘黑闼军心涣散,军队在非战斗状态下已经大量减少,对其进行军事打击的时机已经成熟。十二月中旬开始,李建成命令唐军转入全面反击。十六日,罗艺的部队率先收复了廉州、定州,十七日,唐军收复莘州,6000多刘黑闼军将士投降,十八日,并州解围,随后,李建成、李元吉亲自率主力北上,直接进攻在昌乐的刘黑闼大营。

刘黑闼此时已经粮草耗尽,部队不敢与唐军交锋,只能节节后退,一直退到永济渠边,刘黑闼派人在渠上架桥准备继续后撤。十二月二十五日,李建成率大军追到永济渠边,刘黑闼命令部队在水边列阵迎敌,而这时桥正好搭成了。刘黑闼故伎重演,立刻丢下军队,带着几百名亲兵过河逃窜。刘军在作战时突然失去主帅,顿时陷入混乱,数千人阵亡,剩下的都投降了。

李建成一战就消灭了刘黑闼的主力,又立刻命令刘弘基带领精锐骑兵追击逃走的刘黑闼。自己则班师回铭州。几天以后,即公元623年正月初五,刘黑闼逃到了饶阳,这时身边的亲兵也大都开了小差,只剩100来人还跟着他。伪饶州刺史葛德威把刘黑闼迎接到城里,还准备了酒饭,刘黑闼等正毫无戒备地狼吞虎咽之际,葛德威的伏兵突然出现,逮捕了刘黑闼和他弟弟刘十善等。刘黑闼兄弟被唐军押到铭州,李建成下令将他兄弟二人就地处决。

随后,唐军开始进攻徐圆朗。徐圆朗这时也已经众叛亲离,硬着头皮跟唐军交战,屡战屡败,只能和刘黑闼一样,丢下部队,带着少量亲信逃亡,结果在边境附近和当地土著居民发生纠纷,被土著人杀死。剩下的小股反叛部队,几乎全部溃散或投降。

从十一月到第二年正月,在经过了几次稍有规模的战役之后,河北、山东的叛乱势力就全部肃清,全境局势稳定,人心归附,百姓安居乐业。从此,这一带的窦建德余部再也没有发动过叛乱,而且李建成也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赢得了河北军民和官员拥戴。所以,当李建成在玄武门兵变中被杀后,河北地区的局势立刻动荡起来,李世民只得立刻派曾和李建成一起平叛的魏征来安抚民众,而罗艺更是直接起兵造反,不仅丢掉了浴血沙场挣来郡王爵位,还招来满门抄斩——就是为了一个已经死掉的太子!

在历史资料里,李建成的作为已经被删除殆尽,好象一个只会吃喝嫖赌的公子哥。但是,透过这段完整记载的战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本来面目,即使是删改后的历史,也不得不承认李建成“仁厚”。其实,李建成的“仁厚”是一贯的,在《隋唐》电视剧里,有一段尉迟敬德被李建成招兵后受到虐待的情节,而历史事实与这个情节正好相反。唐国公李渊早有叛隋的念头,而河东老家是军事要地,李建成留在河东,除了以嫡长子身份照管家事以外,还负有“潜结英俊”的使命,那李建成又是怎么做的?他“倾财赈施,卑身下士”,“故得士庶之欢心,无不至者”。《旧唐书-高祖本纪》记载,唐军攻克霍邑后进军河东,黄河边的河东百姓不怕担着反叛的罪名,争先恐后送来渡船,人数达到数百,这就是李建成经营河东的成绩。

再从李建成身边的臣子来看,后来被李世民重用的魏征、王珪、薛万彻,都是曾经最受李建成重用的文臣武将,他们不仅有才干,而且品德正直端正,即使在玄武门事变后,也没有向李世民卑躬屈膝以求富贵,这些人竭力拥戴的东宫太子,其人品作为,应该可以窥见了吧!

李建成平定河北地区叛乱之后,朝廷中支持他的力量大增,同时这一仗也让李建成也拥有了可以依仗的地方势力。李渊对这个结果是相当满意的。李渊早就想压制李世民的势力了,但动作一直都不大,最明显的举动就是在公元619年九月,以谋反的罪名杀了刘文静。

刘文静是大唐最早的开国元勋之一,曾任大丞相府司马、光禄大夫,受封为鲁国公。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刘文静又被任命为纳言,掌管朝廷机要事务(职位相当于宰相)。后来刘文静与另一位开国元勋裴寂关系破裂,有一次多喝了点酒,说要杀了裴寂,裴寂于是向李渊汇报说刘想谋反。虽然参与调查的萧瑀等大臣都认为刘文静无罪,李世民更是苦苦求情,但李渊还是把他杀了,家产也被抄没。

李渊这样做,一方面是由于他和裴寂的关系很好,而刘文静的谋反罪名如果不成立,必然要追究裴寂的责任,这叫“诬告反坐”,而更可能的原因,则是因为刘文静和李世民的关系太亲密了,又官居如此高位,在朝廷中是李世民最得力的支柱,杀掉他,既可以斩去李世民的膀臂,也可以借此警告李世民:不论功劳多大,地位多高,一旦越轨,他李渊可是毫不留情的。

不过这个举动倒给李渊自己惹麻烦了,因为恰好在这时,刘武周打败了唐军,尽夺河东之地,李元吉、裴寂又烂泥敷不上墙,相继溃退,不得已还得起用李世民,所以这次他亲自到长春宫安抚,为李世民送行。李世民也给自己挣足了面子——柏壁大战,唐军大获全胜,而在几个月后进行的洛阳—虎牢战役,更是让李世民的威望如日中天。李渊也因此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居王公之上。

据记载,唐军从洛阳凯旋回到长安的那天,李世民身穿黄金战甲,带领徐茂功、屈突通、秦叔宝、程咬金等25员的大将,威仪堂堂地向太庙告捷,长安城百姓倾城而出,争睹秦王和大将们的绝世风采,《秦王破阵曲》响彻云霄,盛况空前!

这时,李世民在朝中的势力虽然被削弱,但秦王府的势力得到极大扩张,不仅猛将如云,而且又招纳了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等18位著名的文士,这些文士轮流值馆,处理政务,一派君臣气象,秦王府俨然已成为另一个朝廷了。

所以,李渊一直期待其他李姓宗室的战功,希望从李世民的垄断中另辟奚径,现在李建成终于让他看到希望了。可是李渊大概没有料到,李世民也从河北一战中看到了李建成对自己的威胁。如果说李世民以前还想凭借自己的战功和大哥一拼的话,那么自此他大概要另行筹划自己的未来了。李世民是个聪明人,他打仗最善用的手段就是坚壁不出,然后一出即中。对付李建成他也是如此,不动声色地寻找能一举扳倒李建成的机会。李世民很有耐心,他一等就是一年多。

公元624年,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件:杨文干叛乱。太子李建成被认定为叛乱的主谋,以谋反罪下狱,几乎被废,李渊口头允诺改立李世民为太子。李建成百口难辩,差点撞柱自杀(又是一个和电视剧正好相反的情节。在历史上,李世民从没坐过牢,不仅坐牢,还被施以囚徒待遇的,正是李建成!)。

唐朝初年的权利斗争(二)

接着来说杨文干事件。关于这个事件,《唐书》上是这么写的:公元624年6月,李渊去宜君县仁智宫避暑,李世民和李元吉随行,李建成留守长安处理政务,李建成就乘机谋反,还命令庆州都督杨文干起兵响应,为此,特别派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二人到庆州送盔甲给杨文干。这两个人走到半路,想到谋反是大罪,就绕道去仁智宫向李渊告密了。

这样的记述,早在唐朝就有人质疑,唐人笔记中有“妄告东宫”的记录,北宋年间更被史家所关注,因为这时并没有李建成位置不稳的任何迹象,况且这种谋反举动太同儿戏,不象李建成相对稳健的风格,李建成连打仗都攻心为上,这么大的举动怎么会卤莽到如此,企图单靠军事行动一举成功?

所以,根据史学家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这样的:当时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俩都在暗地里培植自己的地方势力,李世民的做法我们在后边发生的“张亮事件”中可以窥见,而杨文干原来就是东宫的警卫军官,和李建成关系当然很好,所以李建成就趁李渊他们避暑的时机,私下赶制了一批盔甲送给杨文干。尔朱焕等人这时很可能已经被李世民收买了(这里需要指出,当时他们都不遗余力地企图收买对方的人,可惜李建成打的都是像尉迟敬德这样的大将的主意,一次都没有成功,而李世民收买的都是官职低微、能接近核心机密的人,很少失手,这些小人物关键时刻都帮了李世民的大忙,这种情况在后面还可以看到),所以在半途就反告李建成谋反。

当一大堆盔甲放在面前,且告密的又是东宫的军官时,李渊的震怒是可想而知的(所谓人赃并获!),立刻命令李建成独自来仁智宫答话。这时李建成的处境是很危险的,他不知道李渊会如何处置他,而李世民又正在父亲身边,肯定会对他不利。所以,有人劝他与其去送死,不如干脆反了,他没有采纳这个意见,因为如果那样,李世民就可以动用武力轻易地除掉他,而自己则因平叛有功名正言顺地当上太子——这正是李世民想要的结果。对此他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他决定接受李渊的召见,只身去仁智宫向李渊谢罪(私自结交外臣,还提供兵甲,这确实是有罪的),同时为自己洗清谋反的罪名。

李建成来到仁智宫时,李渊正在火头上,李建成说明原委,向李渊磕头赔罪,可这时李渊什么都听不进去,坚持认为李建成想谋夺他的皇位,李建成当然不能承认,父子俩争执起来,都有些控制不住了,估计李渊的话一定说得很重,李建成不能承受,所以《唐书》记载,李建成当场“奋身自投于地”,想以一死来证明自己,而且撞得很重,差点就真的撞死了(“几至于绝”)。就这样,李渊还是怒气未消,他让人把李建成拖出去监禁起来,只允许给他最粗糙的饮食(“麦饭”),让他不致饿死。杨文干得到东宫太子被监禁的消息后,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没有好结果了,就真的起兵造反。

这时李渊也慌了,元吉一向和建成要好,自然派不得,想想身边只有李世民了,就让他出兵。这时,李世民一改往日奋勇向前的风格,拿起架子来,说:随便派个大将就可以了嘛!李渊没有办法,就说:如果你顺利地平定了叛乱,我就废了建成,立你做太子,不过我不会杀他,我要封他做蜀王,蜀地很小,很穷,他不会威胁你的政权的。于是,李世民就高高兴兴地领兵平叛去了。

李世民的平叛之战还没来得及打,杨文干内部就出问题了。因为是毫无准备的突然造反,将士们都不愿意参加,结果,杨文干被手下杀死,军队全部投降,真是不费吹灰之力!

但这时在仁智宫,情况却发生了令李世民意想不到的变化。李元吉和一些亲近李建成的大臣当然不相信太子会谋反,他们在私下里开始了调查,终于查出秦王府的官员杜淹和这两个告密者有来往,于是向李渊告发。这时李渊也有些消气了,他毕竟是一代枭雄,不可能一直糊涂下去,况且又不断有大臣为太子辩白,他也感觉到确实有些问题,于是就亲自来勘问当事人,一番讯问之后,李渊心里就全明白了。李建成当然有错,但这个错误他还可以原谅,况且他也冤枉了建成,让他吃了不少苦,所以就不忍心再追究了,把所有罪过都推到辅佐太子的王珪、韦挺身上,将他们罢官流放,同时,也没有饶了秦王府的杜淹,以挑唆太子和秦王关系的罪名,把他也罢官流放了。

所以,等李世民大胜回来后,听到的却是自己手下被流放、太子释放回家的消息,心里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父子俩见面后都心照不宣,谁也不提改立太子的事了。这次的事件,受处罚的虽然是李建成,但损失更大的应该是李世民,因为李渊已经开始不信任他了。

在杨文干事件之后,紧接着又发生了类似的事件:张亮事件。不过这次牵连到的却是李世民。

如果说,河北是李建成的地盘,那么河南就是李世民的大本营,他曾担任过陕东道行台,在河南一带的地方势力中很有影响,深受拥戴。为了加重他在政治斗争中的砝码,他派手下官员张亮等率千余人到洛阳附近,暗地里招募豪杰勇士。李元吉一直都密切关注秦王府的一举一动,这件事就被他探听到了,他赶快向李渊告密。结果,张亮等没走出多远就被擒获。这次李渊吸取教训,没有急着拒捕皇子,而是将张亮下狱,严刑拷问,其实包括李渊在内,所有人都知道张亮的幕后是谁,但张亮守口如瓶,不管怎么打,就是不说,最后李渊只好把张亮遣回洛阳。(李世民登基后,张亮一路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刑部尚书,也算是李世民的报恩吧。)

接连发生的这些事情,让所有人都嗅到了血腥气。本来,李渊对处置李世民的态度是很暧昧的,李世民是他最喜欢的儿子,长得也漂亮(女相),风度翩翩,而且很聪明,还有辩才。李世民九岁时曾大病一次,李渊亲自到庙里为他求神,还写了一篇《草堂寺为子祈疾疏》,他不论去哪里当官,都带着李世民。太原起兵以后,李世民的功劳越来越大,地位直线飙升,他才想起要控制一下这种态势,但已经晚了。平定洛阳之后,李世民招纳文官,开宏文馆,天天和手下一起探讨治理天下的问题,这让李渊很恼火。但李渊这个人溺爱孩子,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他对心腹大臣裴寂说,这孩子带兵在外面打仗,时间长了,都让这帮文人教坏了,不象以前的世民了(原文:此儿久典兵在外,为书生所教,非复昔日子也)。可见,李渊对李世民很有意见,再加上隋朝废长立幼的例子血淋淋地摆在那里,李渊对李世民的态度就日趋明朗了,他下决心要保住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而且这时候,后宫等“身边人”也纷纷在李渊耳边进言,说太子的好话。她们的孩子都小,自己也年轻,李渊都六十岁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孤儿寡母得有人照顾。所以她们也参与到皇位的争夺中来了。要论处理和后宫的关系,李世民可比不上李建成。例如,李世民做陕东道行台时,张婕妤的父亲向李渊讨地,李渊就下诏把几十顷好地分给张的父亲,正好李世民刚把这片地赏给淮安王李神通,李神通就不肯相让,张婕妤到李渊面前告状,把李渊气坏了:“我的诏书都不如李世民的教令管用?”还有一次是秦王府杜如晦和尹德妃的父亲闹矛盾,也告到皇帝面前了(后来关于张尹二妃与建成、元吉桃色事件的种种描述,其发端就在这里)。所以后宫普遍认为,李建成年长厚道,将来肯定会照顾大家(东宫慈厚,必能养育妾母子)——她们偏袒李建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李建成最得力、甚至比他还积极的干将,就是李元吉。他几次想动手杀了李世民,都被李建成阻止了。最危险的一次是李渊带李世民去李元吉府上赴宴,李元吉把刀斧手都安排好了,正准备动手,被李建成阻止了,还训他说,你怎么能在父亲面前动手啊!你就不怕气死他?气得李元吉说,这事与我有什么关系!还不都是为了你!

后来的史学家对李元吉的举动很不理解,就帮李元吉分析出了一大堆道理,什么想做“皇太弟”之类,我倒以为,李元吉对李建成的感情是真实的,他是真的想帮忙,他也打心眼里恨李世民。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从李元吉的性格年龄来分析。李元吉死的时候才24岁,太年轻,又没有政治经验,而且李元吉的性格浮躁粗鲁,从不擅长深思熟虑,他做事时受本能直觉的影响更大,哪会有史学家分析得那么透彻?

从早年的经历看,李世民从小就是家里的宠儿,而李元吉长得很难看,脾气又不好,谁都不喜欢他,他母亲差点把他扔掉,是好心的乳母把他带大的。所以家里歧视元吉的人少不了,而李元吉也肯定会仇视受宠的李世民。小时候的经历往往影响人的一生!

李渊四处做官,到哪里都带着世民,把家交给嫡长子李建成掌管,建成比元吉大十三岁,长兄如父啊!而且为人比较仁厚,也许是家里唯一能让元吉感到温暖的人。后来李渊起义,家人成了钦犯,李家宗族里成年的男人们怕受连累,几乎都是不顾妻儿孤身出逃的,而且处境相当危险、狼狈,李渊的堂兄李神通就躲进山里,饿了好几天。作为嫡长子的李建成,更是追缉的主要对象,但他没有只顾自己,他带走了十六岁的李元吉。

想象一下,兄弟俩在逃亡途中是怎么熬过来的?挨饿受冻,又惊又怕,元吉也许吃过建成递过来的最后一块干粮、最后一点水,也许建成的怀抱是他唯一可以安眠的地方,李元吉知道自己可能给李建成带来多少危险,也知道如果建成不带他出来,他就会像十四岁的智云一样被杀掉,所以后来李元吉才会把李建成当成自己最亲的人,情愿为他赴汤蹈火。

另一个有力的证明就是,在玄武门李建成被李世民一箭射死后,已经身陷埋伏的李元吉第一反应不是立刻逃命,而是疯了一样扑向李世民,吓得李世民赶快逃走,可还是被元吉追上、用力勒住了喉咙,要不是尉迟敬德来的及时,恐怕李世民就活不成了。这个举动绝对是下意识的,李元吉宁可不要命,也要为李建成报仇,这还不说明问题吗?

杨文干事件之后,李世民在“家里”的处境,绝对可称“四面楚歌”,从兄弟到后宫,没有一个人说他的好话。当初,为了控制李世民的势力,李渊曾经杀掉了刘文静,后来战事不断,一直没有再对李世民身边的人下手,现在,既然决心下定,他就毫不手软地开始剪除李世民的羽翼。首先受到打击的是尉迟敬德。

其实在李世民身边,尉迟敬德不是职务最高的武将,不要说跟殷开山等最早参加起义的大将比,就是在猛将堆里也不是官最大的,当时秦叔宝任秦王府右三统军,程咬金任秦王府左三统军,两个人还都受封为国公,而尉迟敬德才刚提拔为右二副统军,但是,李渊的打击是很准确的,尉迟敬德简直就是只忠于李世民的“家奴”,而其他人则不同(在玄武门事变中我们再分析)。

于是,就有人在李渊面前告状,说尉迟敬德要谋反,李渊假装糊涂,顺水推舟将他逮捕并准备斩首,经李世民一再恳求才捡回一条命。随后,李元吉又参了程咬金一本,李渊不问青红皂白,下令将程咬金外放为康州刺史,程咬金对李世民说,现在朝廷已经明目张胆地砍你的膀臂、剪你的羽翼了,如果大家都被撵走了,你的命还能保住吗?我是宁死也不会去赴任的,但我希望你能尽快拿出办法来!”可是李世民的办法还没有来得及拿出来,针对他左膀右臂的大砍刀又接二连三地劈下来了。

处置完尉迟敬德和程咬金后,下一个就轮到文官身上了。李渊一直认为是那几个文人把李世民给教坏了,所以他就毫不客气地下令将最主要的两个学士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这一下,那些学士人人自危,都紧张起来,房玄龄临行时对李世民的妻兄长孙无忌说:“现在看来局势已经很危险了,你应该劝秦王赶快下手。”这时,秦王府不少人都劝李世民动手,唯有李靖、徐茂功一声不吭。

后来李建成约李世民喝酒,回来以后据说吐血数升,吓得李神通赶快报告了李渊。对这个谋害事件,后来也有不少人提出疑问:人有多少血?现在吐了这么多,可几天之后在玄武门还能打仗,这不是很奇怪?再说,毒死李世民不是更简单?毒个半死,让他有防范,建成、元吉不是太傻了?我觉得真相也许是这样的:李世民回来后的确不舒服,也许是喝多了胃疼什么的,手下当时正处在“人人自危”的状态中,容易大惊小怪,李神通又没有搞清楚,就匆忙上告了。

李渊闻讯后立刻赶过来探望,不过奇怪的是,第二天他并没有因此处置李建成,只是简单地对李建成说:“世民不太能喝,你以后别再招他喝酒了。”依据这句话的口气,我的判断应该也有一些道理:李世民得的肯定不是什么吐血数升的大病。而我的一个朋友还嫌我的判断太“仁慈”。据他看来,不是手下人说得太过分,根本就是李世民趁机装病,想利用父亲对自己的感情打击李建成,可惜这时的李世民已经不是9岁那个招人疼的孩子了,被李渊看出来了,所以李渊才没有如他所愿地惩治李建成——这倒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李渊觉得这哥儿几个实在不能再呆在一起了,于是对李世民说:“我看你还是去洛阳吧!”秦王府上上下下都很高兴,洛阳毕竟是自己的地盘啊!在那里省得整天提心吊胆,不是被抓就是被贬的,真是受够了!可是几天过去,皇帝下令搬家的事竟然悄无声息地“黄”了。原来这件事被李建成阻止了。李建成既然下决心剪除李世民的势力,就决不会放虎归山,他对李元吉说,只要把李世民留在长安,他就是匹夫一个,什么也干不成。

所以李建成的策略应该是这样的:将李世民留在长安,远离他的势力范围,然后逐步蚕食他的势力,最后让他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那时他对自己就不再是威胁了——也正因为如此,我对史料中关于数次谋害的说法极为怀疑,因为李建成的计划里,没有人身消灭这一项,而且一旦计划成功,也用不着真的干掉李世民,这符合李建成“仁厚”的个性和办事方法。

正在这时,突厥又开始进犯了,李世民不是称病吗?正好!李建成就举荐李元吉带兵出征,李渊同意了。我们知道,唐朝实行府兵制,打仗时兵将都是临时从各兵府抽调的。李元吉兵符一到手,就立刻宣招秦王府大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段志玄应征。

这一招非常狠毒,是典型的借刀杀人之计。这几员大将一旦应招到了前线,只有两条出路:或者改为效忠李建成,或者被“自己人”人为制造的失败出卖,被敌人杀死——这也就是演义中罗成的下场!所以演义那样写,倒也不算冤枉李建成、李元吉,而且一旦计谋得逞,先后被杀的将是四员大将!

这几个人可是李世民身边最重要的安全护卫,如果一个都不剩,那李世民也就和躺在刀口上过日子没什么两样了,一旦有突发事件,他连反抗的力量都不足,只能束手就擒。这一次,刀可真的架到脖子上了——玄武门兵变发生在出征的前夜,就证明这次征召是玄武门事件很直接的一条导火索。而几乎同时,另一条导火索也被点燃了。

另一条导火索是什么?现在说起来有些荒谬,但对古人来说,可是郑重其事的——公元626年6月1日,太白金星在白天划过天空;紧接着,6月3日,太白金星又一次在白天划过天空。

古人喜欢把许多事情和天象联系起来,并有固定的说法,当时人们认为:太白金星在白天划过天空就意味着政权会发生更迭。这让主管天象观测的人很紧张,太史令傅奕向李渊密奏说:“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李渊见奏,立刻把李世民叫来,把这份奏折交给他看。因为谋反是杀头的大罪,所以史料记载,李渊的用意是想逼迫李世民自杀。

我一直不太同意这个观点。从李渊的表现来看,6月4日他一早就去游湖了,可见心情很轻松。要知道,李渊是比较溺爱孩子的,他没有架子,在宫廷里也保持了像家里一样的作风,几个孩子可以随便出入,甚至带上刀剑也没问题,为此刘文静还批评过他,说他不像皇帝的样子,而他又很喜欢李世民,如果6月3日的召见目的是逼死李世民的话,那李渊第二天这么优游的表现,别说溺爱孩子了,简直就是没有人性!所以,可能又是史官夸大其辞了。我认为,李渊不过就是警告一下李世民:“你说你不会谋反?看看,老天爷都说你有反心!”李渊是武将出身,杀人很多,对这些迷信说法大概不太当真,所以训斥完了,他也没事人似的了。

不过,这可把李世民吓坏了!(我觉得他多少有点心虚),李世民真的认为父亲已经怀疑他要谋反了!这还了得?!(李世民登基以后,还心有余悸地对太史令傅奕说,你差点把我害死了!)与其等死,不如先动手吧!

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出了一件事。原来,李建成和李世民已经约好了,准备于6月4日在昆明池举行宴会,为出征的李元吉和秦王大将秦叔宝等饯行。6月3日,东宫的一个官员王晊偷偷来告密说,李建成、李元吉要在宴会上刺杀秦王和这几员大将,然后逼李渊退位。这就是“昆明池政变”。

对于这次政变是否存在,一直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根据史料很难判断其真伪,我倾向于不存在,所以没有把它列为第三条导火索。什么原因?因为我看不出东宫当时必须杀死李世民的迹象,倒是李世民有动手的充分理由:

1、 他绝对不能放秦叔宝等几员大将走,而他又没有不放的任何理由。6月4日就要饯别,不能再拖延了,所以玄武门兵变发生的时间是6月4日早晨;

2、 李渊给他看奏折,证明李渊怀疑他谋反,看奏折是6月3日,正好是兵变前一天。所以李世民不需要“昆明池”,他已经非动手不可了。

于是,在6月3日被李渊召见不久,李世民马上交给李渊一份密奏,控告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还想杀死他,李渊看后很惊讶,就说,他准备明日一早在宫中召见建成、元吉和众位大臣,当面对质,问个明白。

前边说过,李建成跟后宫关系很好,后宫的张婕妤听说此事,就派人告诉了李建成。李建成听说后,就决定于6月4日一早到皇宫去为自己和元吉辩诬。他不知道,这份奏折实际上是李世民“引蛇出洞”的把戏,他的决定正好让自己掉进了李世民设下的圈套。(插一句,在历史上,李世民很擅长用“引蛇出洞”的把戏。他登基后,为了考验官员是否廉洁,就先派人到各级官员那里送礼,再把收受礼品的官员记录下来,一律严惩。当时不少大臣对他这个做法很有意见,认为他故意构陷,非常不光彩。)

现在李世民开始进行政变的准备了。首先,他派人召回被驱逐的房玄龄、杜如晦,结果二人都回复说,皇帝已经告戒他们不许和秦王府来往了,所以来不了。李世民很生气:这么关键的时候竟然敢背叛我?于是他派尉迟敬德亲自去“请”,还解下佩刀交给尉迟敬德说,你看他俩是什么态度,如果真的不肯来,就替我杀了他们。结果当然是“请”来了,俩人换上便服,偷偷溜进了秦王府。这时李世民倒犹豫了,他决定算上一卦,就拿出龟板来,他的幕僚张公谨一把抢过龟板摔在地上,说:拿不定主意才需要算卦,事情已经到这一步了,你还不清楚该不该动手?还用算卦?!这下倒把李世民摔清醒了!

6月4日凌晨,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等人进入玄武门,埋伏在临湖殿旁边。要知道,玄武门是皇宫的北大门,所有人进入都要上缴武器(前边讲过,李家兄弟一般不用交),为什么李世民能带着兵将进入玄武门?这是因为当时的玄武门守将常何名义上是李建成的部将,实际上早就被收买,成为李世民的人了。

6月4日早上,李建成、李元吉带着几个卫士从玄武门进来,当走到临湖殿边时,发现树丛里有人影。不愧是打过仗的人,他俩立刻意识到湖边有埋伏,掉转马头就往回跑,李世民在后边大声招呼:为什么不入朝?李元吉可没上当,张弓搭箭,回头对准李世民连射几箭。由于事出突然,仓促中弓拉得不够满,都没有射中,而李世民却射死了李建成,李元吉也因为马被李世民手下用箭射中,摔在地上,李元吉冲进树林,李世民忙乱中衣服被树枝挂住,结果被李元吉赶上,他夺过李世民手上的弓,用弓弦勒住李世民的脖子,正在这时,尉迟敬德大吼一声扑了过来,李元吉和尉迟比试过,知道不是对手,就推开李世民朝武德殿跑去,被尉迟敬德从背后一箭射死。

有个跟随李建成的卫士拼命逃回东宫,报告了太子的死讯。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感叹道:“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乎!”,决定为太子复仇,于是和副护军薛万彻等率东宫、齐府精兵2000人朝玄武门方向赶来。在门边把守的张公谨一看情况危急,突然“急中生力”,独自一人关闭了宫门,玄武门刚关闭,东宫的马队就因为跑得太快,纷纷撞在大门上!

按理说,玄武门应该有士兵,都上哪儿去了?全都傻眼了!太子和秦王开仗,这可从来没想到过。帮谁好呢?谁都不知道。就只好呆在那里观战。当东宫兵马来到门外时,只有玄武门守将吕世衡、敬君弘两个人抵挡了一阵,这两个人都是太子手下,也被李世民收买,但很快就战死了。尉迟敬德一看宫门危险,就割下建成、元吉的头颅,在门楼上示众,两宫的士兵军心不稳,开始溃散。

薛万彻看到玄武门一时攻不下来,就带领部分兵马去攻打秦王府。对此李世民也有安排,因为王府兵少,只有“私纳”的800人左右,几乎都派到玄武门等要害地方去了,所以就命令部下高士廉释放出狱中囚犯,发给武器,帮助保卫秦王府。李世民也害怕秦王府被攻陷,所以他在去玄武门时,还特意带上了妻子长孙氏。

外面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可李渊却什么都不知道,他正领着宫妃游湖,大概也听到了一点动静,这时尉迟敬德突然全身盔甲,手持长枪闯了进来。李渊非常吃惊,就问:外面怎么回事?你到这里来干什么?尉迟敬德说:太子、齐王谋反,已经被秦王处决了,他怕您受惊,特地让我来保护您!事情来得如此突然,李渊当然没主意了,旁边的萧瑀、陈叔达等大臣就劝他顺水推舟。这时外面还在打仗,箭都飞到宫里来了,尉迟敬德请李渊颁布敕诏,让所有兵将听从秦王的命令。李渊也只好答应。

皇帝的诏书一下,这仗就没法再打,于是两府的薛万彻等将领带着亲随逃走,其他士兵则各自溃散,玄武门兵变就结束了。

玄武门是没有战事了,但流血还在继续,李世民命人去东宫、齐王府搜捕建成、元吉的孩子,结果,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承道、承德、承训、承明、承义,李元吉五个儿子承业、承鸾、承将、承裕、承度全部被杀死。一日之内,接连死了二子十孙,真不知道一向溺爱孩子的李渊是何等心情?!

李世民最为人诟病的就是杀掉自己的十个侄子!且不论到底建成、元吉算谋反,还是李世民算谋反,这样的屠杀都太过分了。古代虽有灭族的说法,但是一般来讲,对妇女和很小的幼童还是网开一面的,真的鸡犬不留的屠杀是很少见的,也是很受谴责的。李元吉被杀时才24岁,他的孩子最大能几岁?最小的恐怕还是刚出世不久的婴儿,竟然都被自己的叔叔杀死,这在当时也是不能被人们接受的。

只有一个人从两府的血泊中解脱出来了,那就是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她是歌妓出身,长得很美丽,李世民看中了她,将她带回了自己的后宫,后来,她还为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

玄武门兵变时秦叔宝在哪里?还有大家在前面都熟悉的叱咤沙场的那些大将:徐茂功、程咬金、屈突通、殷开山、段志玄、翟长孙、秦武通、牛进达、史大奈、宇文钦……他们都在哪里?

其实这也是我最迷惑不解的问题。想象一下,如果秦叔宝、程咬金和李世民埋伏在一起,而不是只靠尉迟敬德一个人东突西挡,李世民还会那么狼狈、差点让李元吉勒死吗?如果有和秦、程两人一起做玄甲军统领的西凉猛将翟长孙,还用张公谨自己去关门吗?如果说大将都留下保护秦王府了,更说不过去。李世民连妻子都带在身边了,证明他是有放弃秦王府的打算的,再说,玄武门和秦王府哪个更重要?

在《太宗本纪》里是这样记载的:“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在秦叔宝、程咬金、段志玄的《列传》中,也都提到一句话:6月4日,参加了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的行动。从这里看,当时这些大将似乎应该都在玄武门。

但这又不太可能。从李世民亲手射死李建成,到尉迟几乎单身救驾,再到张公谨神力爆发自己关门,都让人感觉不太对劲。除了那简单而笼统的一句话之外,这些大将都没有留下任何其他记载,而关于尉迟和张公谨的记载却是生动的,活灵活现的,为什么?从历次战役来看,他们如果在场的话,不应该是没有作为的人!

在长孙无忌的《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张公谨的《列传》也有同样记载:“六月四日,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门以俟变”,这说明,去玄武门的一共有十员将,这些人都是秦王身边的亲随,级别并不很高。我们熟悉的那些大将,当时可能并不在现场。

不过,这些大将是知道玄武门兵变的,而且也一定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其中了。因为这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对秦叔宝、程咬金、段志玄来说,更是生死攸关。而且,如果没有参加,就会像明确拒绝的徐茂功、李靖一样,不留任何记录。那么他们是如何参加的?

现在我们只知道,这些大将之一的屈突通,在事变之后立刻“驰镇洛阳”。所以我推测,当时这些将领没有去玄武门。谋杀这种事,家将来干就够了,而大将们可能有更重要的使命。他们都以一定的方式回到军队中去了,一旦情况发生变化,他们将立即夺取兵权,打一场扩大规模的玄武门兵变——如果那样的话,也许应该叫“长安兵变”了。这样的工作,那些家将来干显然分量不够,只有在部队中威望很高的将军们才有一呼百应的可能。

从随后的动作也可以分析出当时的情况。6月4日发生政变,6月7日李渊封李世民为太子,当时政权还不稳定,毕竟才几天时间,有点乱是应该的,所以仅仅8天以后——6月12日,李世民就封秦叔宝为左武卫大将军,程咬金为太子右卫率,7月又改为右武卫大将军。我们知道,左右武卫大将军实际上就是禁卫军统领(这两个人好象一直都是这个角色!无论在李密身边还是李世民身边)。

所以我估计,秦、程在玄武门兵变时就在禁卫军中。一旦政变扩大,秦、程二人的任务就是夺取禁卫军的指挥权。而且在正式被封武卫大将军之前,禁卫军可能已经控制在他们手中了。其他将领的情况也类似。直到封完将,李世民才算名正言顺地掌握了长安的军队。

因为玄武门兵变很快平息,所以这些大将尽管参加了兵变,却没有立功的机会,只有五个“突出贡献者”平步青云,被封为国公。长孙无忌封齐国公,房玄龄封邢国公,尉迟敬德封吴国公,杜如晦封蔡国公,侯君集封潞国公。特别的由于尉迟救了李世民的命,李世民还将齐王府的全部家产赏给了尉迟敬德。而尉迟敬德也就是因为玄武门的功绩一下子凌驾在所有大将之上的。李世民当年10月封赏功臣,他和长孙无忌被封食邑1300户,仅次于开国的老功臣裴寂(1500户),而秦叔宝、程咬金都是700户,屈突通600户,段志玄等都是400户,而在这以前,尉迟敬德的官职还不如他们高。

至于尉迟敬德,老实说我不喜欢这个人。在战场上表现还行,但也不是风头最劲,靠屠杀来挣官职,对武将来说应该不是光彩的事,可是他仗着太宗李世民喜欢他,处处炫耀,以为自己最了不起。有一次赴宴,他看到有人座位在他之上,大发脾气。坐在旁边的皇室宗亲李道宗来劝解,他一拳打在李道宗脸上,差点把李的眼睛都打瞎了。晚年更是迷信到不堪,整年地把自己锁在房中,不与外人接触,终日烧香磕头,乌烟瘴气,其素质可见一斑,除了对李世民的忠诚度,其他方面很难和秦叔宝等大将相提并论。

其实,杀了自己的兄弟,李世民心里一直都不塌实。贞观十六年六月,李世民下诏恢复李建成“皇太子”的称号——而太子是皇位名正言顺的继承者!他这么做,不就等于承认自己谋反吗?可见,十多年了,他对这件事总也不能忘。

关于玄武门兵变,李世民另一个最为后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改史,所以我们现在对许多事情都是模糊的。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要房玄龄把《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即《太宗实录》)拿给他看,房玄龄反对,说:“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谏议大夫朱子奢也反对,说这个头一开还了得?哪个史官还敢写实话?但李世民还是逼着房玄龄呈上国史,看完还对房玄龄说:“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下令“删去浮辞”。可见,李世民关心的就是这一段。他的话里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的所作所为和周公、季友一样,属于平定叛乱,保护江山社稷,你们不要隐讳什么,尽管写就是了!!这最后一句相当冠冕堂皇,可是自己已经给玄武门事变定完高调了,史官敢不听?李世民这个做法是影响极坏的。

秦叔宝的归宿

再说说秦叔宝(终于回到正题了)。我身边许多朋友也对秦叔宝在玄武门兵变后突然生病感到奇怪,虽然秦叔宝自己的解释有些道理,还被载入史料,但从李元吉召他出征来看,身体应该是没问题的。从玄武门事变之后立刻被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来看,身体也还健康,不然不会担任这么重要的官职,可依据史料记载,玄武门之后他就开始一病不起了,这病也来得太急了!

如果说他装病也没根据。他是什么身份?国公!看病的太医是少不了的,能骗得过去吗?也许是他先患上心病,随后身体就很快就垮掉了吧!

这个可能性倒很大。他和尉迟敬德不同,他的官都是李渊封的,再加上“志节完备”的描述,可以想见,他在谋反这类事情上不会太主动,当时实在是刀就要砍下来了,才被迫自卫的。

可玄武门兵变又太血腥,一下杀掉了李渊的二子十孙,连不相干的老百姓都觉得残忍,他心里可能也不能承受吧!别看战场上杀人不眨眼,但杀的是敌人,现在死了那么多小孩子­,这可是两回事!况且李渊对他也不薄啊!!他也许觉得特别对不起李渊。当然这些也是猜想。

总之他是病了,还病得挺重。苦熬十二年后去世了。在他去世以后,李世民改封他为胡国公,应该是对封邑的调整吧。近年在济南发现了唐左武卫大将军的碑,据考证就是秦叔宝府上的,再联系李世民改封的事,也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秦叔宝临终前交代家人,你们别在京城呆着了,回老家去吧!于是他一死,家里人就申请搬回济南,所以封邑会有那样的改动——也许他对朝廷里的是是非非真的是看够了!!

最后说说关于秦叔宝年龄的判断。史书上没有留下他的准确年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事实作出判断:

1、 秦叔宝参加平定卢明月战斗时是裨将,这是末等武官。秦叔宝属于猛将,武艺有多好?大家看了他的故事应该有判断。而且来护儿非常欣赏他,张须陀也是有名的爱将之人,罗士信被他破格提拔时才十四岁,而秦叔宝武艺又不在罗士信之下,且是“自幼从军”,才刚当上裨将,可见年纪不会很大,应该在18岁左右,不会超过20岁。

2、 秦叔宝在李密、李世民身边都担任亲卫队统领。一般说担任这个职务的人,都是年轻而武艺较高的军官,二李年纪都很轻,当然更不会找年纪比较大的人跟随左右,那样肯定别扭,所以秦叔宝即使比李世民大,也大不了多少,属于“同龄人”的范畴。

3、 从程咬金的年龄来推断。程咬金和秦叔宝脚前脚后到的瓦岗,在李密身边俩人分别是内军的左、右队统领,到李世民手下,一个是左三统军,一个是右三统军,后来都入选玄甲队,成为四头领之一。.玄武门兵变后,又分别是左、右武卫大将军——简直就像左右手一样,一直没有分开过,连李元吉征召大将时,也把他俩一块儿要走了。而且俩人私交确实不错,当初叛离王世充时,程咬金就跑来和秦叔宝商议(这可是要掉脑袋的机密大事!),真是“亲如兄弟”。所以他们的年龄应该不相上下。 程咬金在高宗时代还打过仗,最后一次是公元657年,他属于上阵冲杀的猛将,所以即使年纪大,也应该在60岁左右,不应该超过65岁,后来高宗还想封他做刺史,可见年纪不会太老迈。所以,程咬金应该出生于公元595年以后,这也应该是秦叔宝的出生年代。

4、 从画像来推断。古人造像有规律,一般50多岁的人就会画出明显的老态,而秦叔宝的画像中没有。被画像并挂在凌烟阁是在他去世好几年后的事情,所以画像应当是最后的遗容了,从画像判断,他去世的年纪当在45岁左右,这和我们前边的分析正好吻合。

另外,古人寿命比较短,能活到50多岁已经不算年轻了。李世民死时正好50岁(周岁),他已经总是感叹自己老了,如果秦叔宝40多岁生病,50多岁去世,应当属于正常现象,用不着解释,如果30多岁就重病缠身,那倒是有点早,估计当时大家都觉得很惋惜,所以秦叔宝才有必要解释一番,也就留下了那样的记录。

再分析一下他的性格。关于勇敢就不用说了,另外秦叔宝还比较有毅力,这从柏壁战役可以看出来。大家还有印象吧?平均一天走200里,与敌军的阻击部队交战数十次,几天不吃一口饭,追上敌军之后,一日之内连打八仗,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叔宝立功最多,说明这个人个性非常坚韧不拔,能忍受住极大的痛苦和疲劳。

秦叔宝还比较稳重,属于“放心”型的将军。对宋金刚的第一仗就是他打的,那时唐军连败10个月,而且对手是尉迟敬德,战场又远离大营,处于敌后,如果不是既厉害又能稳定发挥、灵活应变的人,大概不能胜任。而且秦叔宝确实很有耐心,他一直等到尉迟的军队“半渡”美良川时,才发起突然进攻,击溃敌人后,没有穷追不舍,而是把部队迅速撤回来,这都说明他打仗比较“稳”。

另外,秦叔宝性格比较被动、内敛。这么一员大将,在全部和他有关的记录中,除了解释自己的病因之外,就没有留下半句话,可见不是经常跃跃欲试、个性很张扬的人。他很多举动都“随大流”,投靠瓦岗是裴仁基带去的、投靠王世充是跟大多数人一块去的,主动的就一次:叛离洛阳,还是程咬金撺掇的。又也许因为他只是一个职业军人,政治上的事情不是很敏感和主动。

我们知道,能长期共事的人一般性格是有差异的,我们分析一下玄甲队的四个头领:程咬金是揭竿起义,而且从几次言谈话语中,可以看出是属于主动攻击型的人物,翟长孙是西凉猛将,从小属于“肉食动物”,估计脾气好不了,尉迟敬德就更别提了,这几个人在一起,其中要是没有一个比较温和、能忍的,那还不天天打成一锅粥?这个比较温和忍让的人应当非秦叔宝莫属。他长期担任亲卫队首领一类的职务,可能也有利于养成胆大心细、沉默少语的性格。他能跟程咬金长期搭档,恐怕也是这个原因。

可以说,勇敢稳重而稍显沉默内向的秦叔宝,是唐军最锋利的矛,也是最坚固的盾。在连败10个月后去对抗敌方最厉害的武将,李世民选择了秦叔宝,说明他确实是当时李手下最厉害、最有把握打赢尉迟敬德的人选,后来获得担当玄甲队首领、冲击窦建德军阵等等重任,也印证了这个论点。而作为坚固的盾,最好的例证就是铭水战役中在列人进行的阻击战,在远离大本营的敌军腹地,秦叔宝的部队就像比铭水城墙更坚固的堡垒,稳稳地把刘黑闼军挡在城外,如果他不撤,铭水就不会失陷,罗士信也不会阵亡了。

玄武门之后秦叔宝没有再参战,战功就此止步,不能和程咬金、尉迟等人比较。他的官职不高,某些不满情绪李世民也不会感觉不到,但死去很多年后依然凭着开国的功绩位列凌烟阁,说明他已经在李世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秦叔宝从唐末起就成为传奇演义故事的主角,绝对是有历史的根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