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暮色古诗词(苦热中夜起火晶燥露滋)(1)

苦热中夜起 火晶燥露滋

——咏暑热古诗词赏析(二)

王传学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夏夜苦热登西楼》,写出了夏夜炎热的苦况: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此诗写于诗人被贬永州期间。全篇紧扣诗题,句句写“夏夜苦热”。

起首二句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处所,直接点题,并提挈全篇。永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日温度高,且时间长。诗人半夜尚不能入睡,悄悄起身登西楼去乘凉;夜半如此,骄阳暴晒的白天,可想而知。简略几笔,就高度概括了夏天之热,生灵之苦。

“山泽凝暑气”四句是登西楼时之所见所感,极写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环境。时值中夜,山泽还如蒸笼,凝聚着暑热的炎气;长天无云,银河里也闪耀着刺眼的光辉;由于白天太阳烈焰的烧烤,滋润万物生长的露水已无影无踪;四野宁静,没有一丝凉风。

“探汤汲阴井”四句是登西楼后的活动,极写诗人如在火炉中熬煎的苦况。炎热不可挡,诗人想方设法来解暑:汲井水冲凉,开门扉纳凉,靠着栏杆乘凉。但是,井水却成了滚烫的开水,打开门灼焰扑面。

最末四句,基于以上厚实的铺垫,诗人直接抒写了自己的感触。面对这种恶劣的环境,如此致命的气候,诗人简直难于呼吸,他抬头看见北斗,不禁向苍天提出质疑:长此下去,万物怎能蕃长?生灵怎能延续?此时,读者似乎看见诗人在仰天长啸: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但是,这美好的愿望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引用“姑射子”这一典故,自嘲自解,既然不能以静胜热,就只能怅恨无边了。结尾以反诘语收束,诗的意境也渐臻极顶。

诗人笔下的夏夜,实在令人望而生畏。表现入微,首先取决于作者的体物入神。诗人长期困居永州,对当地气候有极深入细致的感受,再经过缜密的构思和精心提炼,才收到了如此精妙的艺术效果。由于诗人将自己的感受、情绪写得很形象,很具体,就隐含着一种抽象的概念,因而带有象征意味。

柳宗元生活在唐代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统治阶级奢侈腐化,赋税徭役日增,老百姓困苦不堪,因此,诗人写夏夜酷热使人难以忍受,这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又暗示着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唐王朝的暴政,使老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死亡线上挣扎,还有什么“亭毒”可言!这正如杜甫在《无家别》所言“何以为蒸黎”一样,把老百姓逼到没法做老百姓的境地,又怎能做老百姓的主上呢?大唐王朝的统治又怎能巩固呢?这种在比兴中巧寓象征的手法,大大地拓展了诗的内涵,又增强了艺术表达效果。

全篇紧扣诗题,句句写“夏夜苦热”,永州的酷热和作者的烦躁抱怨被用极度夸张的写法描写得历历如绘。夏天之热,生灵之苦,令人心生怜悯,也望而生畏。

唐代诗人王毂(ɡū) 的《苦热行》,极写暑天太阳的威力: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五岳翠干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

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

首联总写太阳的威力。火神祝融从南边把火龙一样的太阳驱赶过来,火焰把天空烧得一片通红。

颔联具体写中午的太阳。时当中午,烈日停留在空中,久久不肯离去,大地像处在火红的烘炉之中。

颈联写炎热造成的灾难。五岳的树木被烤得失去了本来的颜色,连海底的波涛之神也害怕大海被烤干。

尾联诗人抒发期盼:秋风什么时候到来,为我一扫天下的酷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