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2年,北京南池子四合院中举行着一场简单而又热闹的婚礼,32岁的刘思齐嫁给了小自己两岁的空军学院强击机教员杨茂之。这是自毛岸英牺牲12年后,刘思齐终于放下了心结决定结婚。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1)

刘思齐和毛岸英

毛主席了却了一件心事,高兴之余为这对新人送去了亲手写的诗,和300元购置家用费,刘思齐感动落泪。之后刘思齐为杨茂之生下了四子,生活过得非常幸福。

那么刘思齐所嫁之人杨茂之是何人?

“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朝鲜内战爆发,刚到北京机器总厂的毛岸英同志对朝鲜的战局也表现出格外关注。毛岸英的办公室里、书桌上摆满了各种书籍,他从地图上、各种材料上终于摸索出了这场战争的严重性。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的东北部,它与中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接壤,濒临渤海和黄海,是东亚交通的咽喉。如果将它比作是一块跳板,那么世界各个列强侵略的最终目的就是它背后的中国。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2)

周恩来总理

意识到这一点的不止毛岸英一个,周恩来对外严正声明,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毛岸英在报纸上得知,美国不听中国的劝告,美军将领麦克阿瑟还声称要越过三八线、饮马鸭绿江。

这是公然挑衅,毛岸英攥紧了拳头,心中的怒火无处发泄。

几天后,金日成发来电报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毛主席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他将彭德怀邀请到中南海丰泽园交换意见。彭德怀坚决拥护毛主席出兵援朝的战略决策,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出战的帅印。

谈话结束后,毛主席独自深思片刻叫来了毛岸英。看着在工厂工作瘦了一圈的儿子,毛主席既心疼又欣慰。他对毛岸英说:“今天叫你来,是想跟你谈一下朝鲜战争的局势。”毛岸英一听,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连忙问:“爸爸,是不是决定出兵援朝了?”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3)

毛主席和毛岸英

毛主席点点头:“你猜对了。”毛岸英庄重地说:“我愿意去朝鲜,和美国大兵较量较量。”毛主席看着已经成熟的儿子很高兴,但同时掺杂着隐隐的担心,毕竟战场上枪炮无眼,生死不知归期。

对即将上战场的儿子,毛主席一肚子的关心也只化作了一句嘱咐:一定要早些回来!毛岸英上战场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不过毛岸英并不打算将这件事告诉妻子刘思齐。

他和妻子认识5年,结婚才一年时间,平时两人因为工作就聚少离多,如今又分别在即毛岸英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此时刘思齐因病住院,毛岸英担心她忧虑过甚,病情恶化,他决定暂时隐瞒自己上战场的事。毛岸英告诉刘思齐:“过两天我要去出差,可能很久不能来看你了。”刘思齐虽然有些难过,却也表示理解,只是毛岸英说出差的地方无法通信,让她还是有些不可思议。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4)

刘思齐和毛岸英

毛岸英忍住心中的悲痛,反复叮嘱刘思齐:“我不在了,你要经常去中南海看望爸爸。你是嫂子,我希望我不在的时候你能照看一下岸青。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说着,毛岸英红了眼眶。

刘思齐不明所以赶忙安慰丈夫,说她一定记住。许久后,毛岸英不舍地离开了医院,在背后目送其离开的刘思齐,心里正祈祷丈夫能够一路平安。

谁也没有想到,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1951年1月2日下午,毛主席秘书叶子龙匆匆走进中南海找到李银桥。叶子龙凑到李银桥的耳边说道:“这是彭德怀司令发过来的,毛岸英同志,牺牲了。”李银桥顿时双腿无力,瘫坐在了椅子上。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5)

毛岸英

他不知该如何将这个消息告诉毛主席,这对天下所有的父母来说,都是天塌下来的大事。

但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李银桥还是硬着头皮将电报递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在看到电报后,脸色蜡黄、目光放空、嘴唇不停地哆嗦着。李银桥不忍,上前安慰道:“主席,毛岸英同志是为了朝鲜人民和祖国牺牲的,是光荣的,您不要太伤感了。我们得到消息有一段时间了,就是怕您难过。”

毛主席没有说话,从桌上的烟盒中抽出一根烟猛烈地吸着,屋子里面静的都能听到烟丝被点燃的声音。过了很久,毛主席发出了一声催人泪下的叹息:“唉,战争嘛,总要有伤亡,没得关系,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几天后刘思齐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考虑再三,毛主席决定对刘思齐隐瞒这个消息,等找到一个适合的时机再告诉她。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6)

毛主席

刘思齐心思细腻,自从丈夫离开后只给她写过一封信,此后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失去了联系。得不到丈夫的消息,刘思齐就到中南海打听,每一次毛主席都安慰她毛岸英去了很艰苦的地方,通信不便利。

直到1952年,不知情的摄影师侯波将一张照片寄给刘思齐。照片中的毛岸英身穿解放军军装,眼神坚毅。刘思齐看到照片后,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去了朝鲜,她立即拿着照片冲到中南海,哭着问毛主席:“爸爸,我已经知道岸英去朝鲜了,但他为什么不给我回信呢?”

毛主席知道再也隐瞒不下去了,哽咽地说:“岸英他已经牺牲了!”

刘思齐对着突如其来的噩耗震惊地跌坐在地上,她仰起脸,眼神呆滞,在众人的搀扶下才坐到沙发上,许久刘思齐才缓过神放声哭了出来。

刘思齐赴朝扫墓,解除心结

毛岸英牺牲的时候,刘思齐只有20岁,正是享受青春年华的年纪。毛主席非常希望刘思齐能够放下悲痛寻找自己的幸福。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7)

刘思齐

为了让刘思齐能够接受事实,毛主席做过许多铺垫,比如每次刘思齐到中南海看望他,毛主席总会跟她讲一些为革命牺牲的英雄的事迹,或者拿出自己与杨开慧烈士的事情举例。毛主席一直为刘思齐做思想工作,就是为后来的坦白做铺垫。

每次对刘思齐的开导和关怀,都渗透了主席满满的父爱。为了让儿媳摆脱痛苦,毛主席决定让刘思齐到苏联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数学。一开始,刘思齐由于悲伤,什么也读不进去,她就写信给毛主席希望能换专业。

毛主席像慈父一样很是支持她,在毛主席的鼓励下,刘思齐修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回国后便被分配到军委工程兵科研部工作。

对于再婚,刘思齐并没有想法,她依旧放不下那段刻骨铭心的爱。看到孑然一身的儿媳,毛主席希望邵华去劝劝她。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8)

邵华和刘思齐

刘思齐对邵华说:“岸英瞒着我去了朝鲜,再也没有回来,留在天寒地冻的朝鲜,我最后连他的尸骨都没有见到,连他的墓地都没有去过,我怎能改嫁呢?”刘思齐的话让邵华深受感动,她抱着哭泣的姐姐感触良多。

几天后,邵华又进入中南海向毛主席说出了刘思齐的想法。毛主席感叹自己工作太忙,忽略了刘思齐内心的想法。他一直知道思齐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却没有想到毛岸英的牺牲成了她多年的心结。

毛主席为刘思齐的神情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理解儿媳的心情,决定安排刘思齐赴朝扫墓,以尽夫妻情分。

临行前,毛主席拿出自己的稿费交给刘思齐,反复叮嘱她:“到了朝鲜要低调行事,毕竟这是家事,不要惊动朝鲜同志,早去早回!”刘思齐默默点头,毛主席顿了顿声音哽咽道:“到了朝鲜,你帮我告诉岸英,我无法自己去看他,请他原谅,爸爸很爱他,也很想他。”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9)

毛岸英和毛主席

天下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毛主席和普通人一样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毛主席比普通人多一份对国家的责任,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不能随心所欲到朝鲜看望毛岸英。只能将浓浓的思念,化作一句句亲切的话,让刘思齐传达。

这就是毛主席作为一个国家领袖,一个父亲的无奈。刘思齐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毛主席的痛苦和无奈,她重重地点头,眼泪不住地从眼眶中流出说:“爸爸放心吧,我一定告诉他。”

刘思齐赴朝扫墓的事情只有中国驻朝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知道,考虑到刘思齐是以烈属的身份扫墓,所以众人并没有惊动朝鲜政府,只派了一个女同志和两辆车,为刘思齐带路。

车辆从大使馆出发,一路朝着崇山峻岭中的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方向驶去。陵园是1955年建成,毛岸英的遗体从大榆洞山上迁葬于陵园内,墓前立着一块巨大的大理石碑。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10)

毛岸英同志之墓

刘思齐向所有志愿军烈士鞠躬默哀,这里躺着的都是中国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他们保家卫国、不畏牺牲,死后英灵依旧守护着祖国不受外敌侵扰。刘思齐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经过耸立着志愿军烈士的铜像的广场,一步步来到处于最高处的志愿军烈士的墓地。

一种悲凉又温暖的感觉从刘思齐的心底溢出,她终于要见到日思夜想的丈夫了。周边除了脚步声没有其他任何声音,刘思齐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当登上最后一个台阶时,一大片整洁的墓群展现在众人眼前。

在墓群前面有一座十分显眼的圆形墓冢,墓碑上镌刻着耀眼的字体,“毛岸英同志之墓”七个大字重重地捶打着刘思齐的心脏。

一股悲伤涌上心头,刘思齐跑到毛岸英的墓前抱着墓碑痛哭起来,悲伤的情绪传染着在场的每个人,他们也忍不住哭出了声。刘思齐诉说着这些年的思念,传达着毛主席的真情,她相信丈夫在天之灵一定能感受得到亲人对他的爱。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11)

毛主席、刘思齐和毛岸英

工作人员几次上前劝慰刘思齐,刘思齐却怎么也止不住泪水。临离开时,刘思齐很是不舍,她跪在毛岸英的墓前,一边哭泣一边小心地捧起一把土,细心地用手绢包起来,以作思念。

一路上刘思齐一直沉默不语,随行人员理解她的心情,非常有眼色地没有上前打扰,为刘思齐留下了单独思念的空间。

这次扫墓彻底了却了刘思齐的心愿,积压的情绪全部释放,心里的大石头也不再沉重。在回国的路上她回忆了与丈夫相遇的点点滴滴。那一切都成了往事永远地随风飘散。

回国后,刘思齐因为悲伤过度病倒了,这一病就是三个月。等病情转好后,她第一件事就是找毛主席汇报赴朝扫墓的情况。刘思齐答应毛主席,下一次再去朝鲜的时候,她一定去看看毛岸英牺牲的地方。

刘思齐改嫁,毛主席送上贺礼

时光飞逝,刘思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而立之年,可依旧是独身一人,对此毛主席很是着急。眼看着刘思齐的大好年华即将流逝,毛主席心里就多分心疼,他一直将其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看待。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12)

可是作为公公,毛主席又不好三番五次催促儿媳改嫁,于是在一次与孩子们的谈论中,毛主席很机敏地处理了这个问题。

有一天,趁着几个儿女都在身边,毛主席便半开玩笑地说:“孩子们,你们都老大不小了,应该考虑考虑找对象的事喽!”孩子们围着毛主席,问道:“现在找对象都很难了,您给我们当参谋吧!”

毛主席笑着说:“你们得主动点,闭上眼睛,上大街上随便抓一个好了。”刘思齐听到毛主席开玩笑,也凑上前来开玩笑说:“那要是抓到了一个大黑麻子,那可怎么办呢?”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说:“大黑麻子可会疼媳妇了。”

刘思齐瞬间明白了毛主席的用意,沉默着不说话。岁月并没有冲淡她对毛岸英的感情,始终如一。但她并没有拒绝毛主席的关心,只是俯在毛主席的膝头潸然泪下。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13)

在刘思齐的默许下,许多人开始为刘思齐介绍条件好的男同志,但刘思齐依旧没有定下来。

1961年,毛主席给刘思齐写了一封信,上面写道:

女儿:你好!哪有忘记的道理?你要听劝,下决定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们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问好。父宇六月十三日

一声“女儿”道尽了毛主席的多少操劳,他是将刘思齐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看待。自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就将刘思齐的婚姻大事放在了心上,他知道爱是永恒的,但不想因此耽误刘思齐一生。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14)

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对女儿的婚事也极为上心,但她明白女儿始终没有走出那段感情,并不想随便找个人托付终身,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对方的不负责。因此即使自己再着急,也没有逼着女儿去接受新感情。

这也是刘思齐单身12年的原因,而在2013年记者对刘思齐的采访中,也能看出。刘思齐对记者说:“毛岸英牺牲后,我一直没有考虑个人问题,并不是舍不得毛主席家中的地位,而是我不想将走不出的感情带给另一段婚姻。”

但在阅读到毛主席给她写的信后,刘思齐才彻底从过往中挣脱出来,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拖下去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已经叨扰了家人很长时间,她开始考虑重组家庭。

就这样,刘思齐在众人的撮合下认识了第二任丈夫杨茂之。在两人谈恋爱期间,毛主席就派人考察过杨茂之。杨茂之是个大高个,身体强健,为人老实可靠,担任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教员,是一个非常值得托付的人。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15)

其实,刘思齐和杨茂之以前就认识,刘思齐在莫斯科读大学的时候,杨茂之比她早一年到苏联学习。他们在中国留学生的聚会上见过面,但当时两人还素不相识,并没有说过话。缘分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杨茂之当时肯定不会想到,这个与他有一面之缘的姑娘会成为他日后的妻子。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刘思齐敞开心扉与杨茂之相处甚好。毛主席非常关心他们的恋爱进展,经常托人打听。

二人于1962年,在北京南池子四合院中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又热闹的婚礼,结婚当天,毛主席将一首亲自写的诗词,还有300块安家费当做贺礼送予了这对夫妻。毛主席作为父辈很是高兴,之后在一次家宴中,风趣地对刘思齐说:“以后不要疏远父子之情,你不是我的儿媳妇,还是我的女儿嘛!”

毛岸英牺牲12年后(毛岸英牺牲12年后)(16)

毛主席

结婚以后,刘思齐与杨茂之共同养育了四个子女,都十分可爱乖巧。

刘思齐一生共7次去朝鲜扫墓,但由于各种原因,她都没有去成毛岸英牺牲的大榆洞。直到2006年,刘思齐才有机会携带家眷赴朝到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旧址参观。之后她又带着孩子们来到毛岸英的墓前献花,刘思齐再一次潸然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