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团妈

桌游,一个被成年人用来社交的游戏,却足以满足家长的需求。每一款儿童桌游都提前设置好了情节、玩法,以及所能学习到的技能,家长们不用再绞尽脑汁去创造玩法,只需扮演好陪玩的角色。

为了选出合适的桌游推荐给大家,团妈采访了从事儿童桌游研发的小黑,想从创意的角度探寻桌游对孩子教育的帮助;将桌游运用在课堂中的成都实验小学数学老师琪琪,从教学的角度看桌游;与几位不同程度接触桌游的家长和小朋友聊了聊,找到了几款易上手、趣味性强、比较益智的桌游。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1)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2)

作为一名资格的四川人,在听到小黑介绍说这是一款“以色列麻将”时,脱口而出“肯定是我胡呀。”

面对神言神语,小黑保持了自己专业的态度,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继续讲述“拉密”的故事。

拉密是一款“以色列麻将”,从设计出来到现在,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了,在全世界的流行热度只增不减,还曾获得过号称“桌游界奥斯卡”称号的Spiel des Jahres的大奖。而且全球每三年就会举办一次“拉密世界大赛”(WRC),目前已经举办了10届!

玩拉密,参加世界级大赛,团妈找到了人生中的另一个目标。在这个不分男女老少均可玩的游戏中,成年人用来社交,小朋友却是用来进行数学启蒙。

与四川麻将不同,拉密的牌面看起来相对简单,均是1-13的阿拉伯数字,每一个数字有红、橙、蓝、黑四个颜色,可供2至4人同时游戏。

它的玩法是:同颜色的数字相连和不同颜色的数字相同,获胜标准是看谁先出完自己牌架上的所有牌。在明晰基础规则后,团妈跃跃欲试,准备大显身手。盲摸了14张牌后,看着花花绿绿的数字,团妈懵了,对数字的敏感度几乎为零又一次得到证实。

桌子上,各种牌被熟练玩家快速移动,经过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小黑手中的牌越来越少,而团妈只能干瞪眼。

就在拆牌和重组牌中间,小朋友激起了心中的涟漪。小黑认为,桌游的好处就是大人能够及时给到小朋友反馈:什么是阿拉伯数字、谁和谁是邻居、数字间的大小关系……这些知识在游戏中获得了培养。而小朋友每一次的尽力尝试,都是对数学又一次的探索。

失敬了,“麻将”也能玩转数学启蒙。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3)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4)

“玫瑰皇后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皇后。”小黑从12张皇后牌里将这张牌特地挑了出来,皇后的脸部线条只是粗略地勾勒出轮廓,红色玫瑰的裙子瞬间成为全身的焦点。此时的皇后还在沉睡中,需要小朋友们运用手中的国王牌、小丑牌、骑士牌等不同功效的牌,将她们唤醒。

在故事的包装下,数字牌的出现就显得轻松多了。即便是要求小朋友计算,也觉得简单有趣了很多。

在小朋友看来,此刻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唤醒皇后,最终赢得游戏的胜利。也就是在玩耍的过程中,小孩子就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竟然变得这么简单了。

不过,小黑同时提醒家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过多地干涉,应多以观察为主。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5)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6)

这是一款靠颜色出圈的游戏,9岁的依依在桌上众多的游戏中,挑选了这一款。在桌游资深玩家讲解了一遍游戏规则后,团妈和9岁的依依准备一决胜负。两个年龄相差十余岁的人,横跨过几个代沟,在一起用筷子夹小鱼。没有过多的交流,但是在游戏的你来我往中,第一次见面的尴尬被无形地化解。

“我看到过一个小朋友玩了一整天。”小黑也就观察了小朋友一整天。他发现小朋友一个人在不停地尝试各种玩法,就是自顾自地探索中,孩子甚至忽略了时间。

三只张着大嘴等待投喂的小鸟,凭借庞大的体型成为C位;红、黄、蓝、绿、紫、橙,六种颜色各8条小鱼,占据了最底层位置,但凭借数量优势还是成功博得眼球;一个由筷子和镊子图案组成的骰子和一个由6种不同颜色组成的骰子是游戏规则的建立者;两双筷子和两个镊子是游戏的重要工具。

作为重要工具的筷子,在小朋友手中也变着花样地夹小鱼。“很多父母会认为,用筷子的难度会大一些,但经过我们观察发现,用镊子更难。”小黑说完后,团妈就尝试了一下,感觉镊子在手上有点不受控制,滑动的幅度更大。

小黑告诉团妈,这款游戏还可以告诉孩子:吃东西要节制。他给我们演示将小鱼尽可能多地放入一只小鸟肚子里,直到溢出来。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通过讲述小鸟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吃东西需要适量。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7)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8)

声母、韵母、整音节,不要翻百度,还有多少人能够完全背下来?“拼音谷”属于功能性极强的游戏。听名字应该也知道,主要是运用拼音。

“这是一款迭代游戏,它的前身是‘声母大作战’,在专业人士建议下,我们将游戏丰富化了。”小黑说。不过团妈发现,虽然内容增加为三个板块,但是每一个板块都是一个独立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小孩子的学习进程,加以使用。

“拼音谷”运用三种等级的题型,将拼音通过游戏进行串联。此时,学习就不再是枯燥地读写,而是被实际地运用。绿色、黄色、红色的题卡分别对应着常识认知、发散思维、学科相关三种难易程度不同的知识点。

当看到认识植物、动物等知识时,团妈想的是这局稳赢了。自信的消失,仅仅是因为看到“说一个AABC结构的词语”,那瞬间脑子空白了,愣是一个词都没想出来。

当你听到有人“哈哈哈哈哈哈”一直笑个不停时,别慌,他或许只是在玩“拼音谷”。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拼音谷”中有很多大笑、便便的卡片。每一种图案代表一种玩法,如果抽到狂笑,就是一场肺活量的巅峰对决。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9)

为了帮助小朋友在游戏中不至于太过被动,“拼音谷”准备了一个手册,标注了很多常用的词语,可以随时查阅。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10)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11)

作为一款融入了传统节日——春节的游戏,它很适合在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玩,亲子关系在此刻达到了高度和谐。

但成年人玩这款游戏要慎重,因为受挫度极高。作为一款考验记忆力的游戏,小朋友往往占据优势。在游戏中,玩家不仅要记住自己的牌对应的位置,还要记住其他玩家的,这样才能在抽到红包与其他玩家交换牌面时,占据优势。

但小朋友玩游戏的过程中,总是会被其他事情分心,此刻就是大人的机会。

据了解,这款桌游在2020年春节开始售卖时,就被一抢而空。团妈咨询了研发公司后,再版的可能性很大,但具体时间还没有确定。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12)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13)

在琪琪老师看来,这不是游戏而是自己最有力的教学工具。在将自己的第一届学生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后,她发现很多孩子在五年级时,学习数学就会有点吃力。她想让孩子的数学思维模式增强,尝试了绘本、桌游,学习了蒙特梭利等教学方法后,最终选择了桌游。

“你又不是我的老师,我不听你的。”当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会有一定的逆反心理。琪琪老师认为游戏恰好可以缓解这类矛盾,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Tiny Polka Dot 是她推荐的其中一款游戏。“当说到数字7时,你会想到什么?”琪琪的突然发问,让团妈一下子回到了小学课堂上,被老师抽问的恐惧。没有得到正面回答的琪琪,自己给出了答案。“我会在第一排画5个圈,第二排画2个圈,按行的角度看是5 2,以列的视角看就是4 3,关于7的组合就出来了。”琪琪说,这就是数学建模。

自此以后,团妈也是一个明白数学建模的人了。Tiny Polka Dot牌上有着不同的数点,小朋友可以根据说明书,探索16种玩法的奥妙。

据琪琪老师介绍,在玩游戏中,人们一般可以分为杀戮型、成就型、社交型、探索型。不同性格的小朋友,在游戏中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基本上与他们在课堂的表现是一样的。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14)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15)

“这是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的一款游戏。”琪琪老师说,这个故事好处是将游戏环节用西游记的故事进行了包装,小朋友们的接受程度很高。

这是一款博弈类的游戏,小朋友需要通过掷3个骰子,将对应的数字进行重新组合,占据更多的桃树。在游戏过程中,小朋友可以蛊惑其他玩家,让他不要到自己已经占据的桃树。此外,还经常会出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不到最后一刻,很难分出胜负。

“这是一款允许捡漏的游戏。”琪琪认为桌游最大的优势在于,已经有人设计好了所有的故事和环节,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只需要思考怎么利用就行。“花果山”桌游,就需要小朋友有很强的逻辑性以及语言交流能力,因为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有理有据地说服其他玩家不要占领自己的桃树。而小朋友在衡量选择哪棵桃树成功的几率更大时,就运用到了经济学上的收益分析以及数学中的概率。

琪琪老师认为,运用桌游学习,锻炼的是一种思维能力。当习惯用数学思维去看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时,数学的成绩也就会显著提高。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桌游(收藏这份桌游清单)(16)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桌游的功能更偏向于亲子教育,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依依妈妈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接触到桌游,她发现自己9岁的女儿在过程中有很明显的变化:对待输赢的态度变得缓和,明确游戏更多地是要享受参与的过程;人际交往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有时候小朋友会主动看说明书,然后主动承担起为大家讲述桌游玩法的责任。

桌游被不同身份的人所使用,被赋予的功能也有所不同。

注:部分价格涉及到版权,价格差异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