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走进“首都文明家庭”李澍晔家,客厅里有一整面“书墙”,家里随处都能见到书,1.8万册藏书陪伴这个家庭走过日日夜夜,见证了每个家庭成员的成长之路。在这个家庭,还有一个书架上放着很多由李澍晔和妻子刘燕华写的书,那是这个家庭热爱阅读、拥抱阅读的美好结晶。谈起读书与生活,李澍晔说:“书香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书香能感染身边很多人。

书香致远文明传家(文明西城书香传家久)(1)

“别乱跑,在家看看书!”父亲这句叮咛深深印刻在李澍晔脑海中,搬个小马扎坐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读书成为他永恒的记忆。邻居们来家里,也会夸上一句:“看看,老李家儿子多懂规矩。”1981年,李澍晔像三位哥哥一样参军入伍,并很快成长为一名军官。身在部队,他始终没有忘记父亲的一句话:“咱们家有四个军人,如果有一天你们当中有一个写一本书,能放在咱们家的书架上,我就心满意足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澍晔想着自己不能在老人身边尽孝,那就博览群书、发奋写作当成献给父亲的一份孝心。

1988年,李澍晔结识了同在部队的刘燕华,深深地被同样爱读书、爱学习的刘燕华吸引。最后,两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共同的生活乐趣和目标给了他们更大的动力。三十多年来,夫妻二人笔耕不辍,相继在国内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军事、科普、文学、心理健康、卫生护理、儿童教育等文章2800多篇。李澍晔说:“读书不仅让我们生活过得充实,而且让我们的爱情得到了升华。”二十多年来,每天他都会带上创作本和记录本进行二十公里的健步走。他写的书非常接地气,这与他出门就与不同的人交流,不断了解时代的新发展,社会的新变化息息相关。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李澍晔积累了大量生动的素材,不断深化着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1991年,女儿李湉的出生给李澍晔夫妇带来了极大的欢乐,也更加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热情。1995年,李澍晔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从此夫妻二人陆续出版了很多书。女儿也深受影响,从小就爱上了读书、写作,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做小记者,记录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李澍晔夫妇也经常带着孩子去图书馆、名人故居,让她从小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感受书籍给人带来的乐趣,用学到的知识帮助人。

书香致远文明传家(文明西城书香传家久)(2)

无论是做小记者,还是做公益活动,李湉都非常上心。2001年,十岁的李湉通过北京少年报在家中开设了青少年咨询热线,多年来,李湉接听了全国中小学生来电12000多通,为众多同龄人提供心理服务,不仅帮助了很多有困惑的同学,还提高了自己的交流能力、写作能力。通过记录整理这些来电的内容,李湉出版了六本图书,其中《温暖孩子心灵的101个热线电话》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部优秀图书奖。

李澍晔的家中总是充满着恬静、淡雅、和谐、欢乐的氛围,二十多年来,全家写作出版了儿童教育、爱情婚姻、卫生护理、健康生活等六大类120多部图书,并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传递爱心。近年来,李澍晔多次走进北京儿童医院白血病中心,给患病儿童讲故事,鼓励孩子们战胜疾病。他还走进社区、小学、中学、大学、机关、企业、养老中心为不同人群开展儿童安全、阅读让人生丰富多彩、隔辈教育、家庭幸福的密码、幸福婚姻的密码等知识讲座。

受益于阅读,李澍晔一家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书香家庭”全国“书香之家”,他本人获得了北京“金牌阅读推广人”的称号,刘燕华当选“全国十大当代孟母”。2018年,李澍晔一家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文字:高雨苏

图片:区文明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