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善于就地取材,对身边的植物加以利用,享受它们的味道。用植物叶子包裹粮食或肉类进行蒸煮,国人从来都不缺少创意。

比如,海南岛的先民就用露兜叶(也称蒌叶)或椰子叶编织成“簏”(lù),填入大米,煮熟后,米饭就多了一份特别的香味。

久而久之,还多了一份情感和文化的味道,成了连接海内外琼籍乡亲感情的纽带,形成送“簏”祈福的习俗。

2020年是四年一遇的新历闰年,也是农历闰年。闰月被视为多出来的岁月。

海南不少市县的汉族习俗里,每逢闰月之前,已出嫁的女儿要做“簏”送回娘家,亲友间做“簏”互相问候,以此祝愿对方在这“多出来”的月份中平安顺利,添福益寿。

海南热带的美食(海南这种裹在叶子里的饭)(1)

竹篮中的“簏”为马来西亚华裔宋安彩女士制作。

“簏”指海南闽语念作“lap”的食品,在海南话中指“套”或“罩”的意思,所以有把福气或好运套住的寓意。

海南人大多习惯将其称为“笠饭”(音译),富含吉祥之意;

还有的因发音相似,甚至用英文中的“love”来称呼它,这也使其多了一层浪漫的味道。

送“簏”祈福的食俗不仅在海南传承,也被下南洋的先辈带到海外,在马来西亚的海南人社群至今还在延续。

海南热带的美食(海南这种裹在叶子里的饭)(2)

“簏”,以露兜叶或椰叶编织外壳,并装入籼米或糯米后烹煮而成,可以编织成各种形状的外壳——

“鸭仔簏”“笔架簏”“枕头簏”“三角簏”“手拇簏”等等。

在琼山和定安一带,用露兜叶制作“簏”的情况比椰子叶要常见,一般用籼米填充。

而海南东部沿海地区,用露兜叶或椰子叶都很普遍,有些乡镇用糯米填充,还会用椰浆提味。

采摘回的露兜叶或椰叶,将叶子边上的毛刺处理掉,在贤惠的妇女手里,总能变幻出各种颇具艺术感的造型。

无论变成何种形状,最后还要留出一个能装米粒的收口。

海南热带的美食(海南这种裹在叶子里的饭)(3)

传统上做“簏”普遍不放馅料,填充的籼米只是经过蒜米、黄姜炒香并加盐调味,最多在翻炒时加入虾米。

这种没有馅料的“簏”,可在常温下保存数天不变味。

“簏”中的米饭叫作“簏糒(bèi)”,可像干饭一样配菜食用,是海南先民制作的一种应急储备食品,在炊煮条件有限或不便获取食物的情况下,以此饱腹。

看似简单的“簏”,配上水煮咸鸭蛋、鸡蛋或者榨菜,更是绝配。

海南热带的美食(海南这种裹在叶子里的饭)(4)

送“簏”表达心意,吃“簏”也有讲究。

民间认为,“簏”不能直接用刀切开,得用双手将叶子一根根抽离。

由于“簏”的外壳由长条的露兜叶或椰叶交结编织,剥“簏”壳时把一个接一个的结解开,叫做“解宽”,俗语称“平安脱壳”。

亲手解开“簏”壳,蕴含着解脱困境的寓意。

过去“簏”通常是自制的,送“簏”的人一心一意地编织外壳,得“簏”者耐心地解开,用以回应对方的真心实意。

海南热带的美食(海南这种裹在叶子里的饭)(5)

2020年农历二月,琼北海口江东乡村的一位村民正在处理野生蒌叶,然后用于做簏。

当然,“簏”不只是闰月才出现的应景食品,在有些地方喜迁新居、筑灶完工等民俗中,“簏”也作为庆贺的礼品。

有些地方,遇上亲朋大病初愈,会给其送“簏”表示慰问。祈望平安消灾时,也会自己制作或购买“簏”,以图吉利。

若是海外的亲人归来省亲,乡里的亲人也要挑上一担“簏”,请其亲手剥开“簏”壳,作为本地特殊的迎接方式。

过去海南人“下南洋”谋生,由于“簏”的发音,与南洋的华人华侨旧称当地货币为“叻币”的“叻”相似,所以送“簏”给海外的亲人,也就多了一层钱运亨通的祝愿。

海南热带的美食(海南这种裹在叶子里的饭)(6)

保亭黎族杞方言地区的“戈珠”外壳。

在海南,“簏”这种形式的食品,不仅是汉族的传统,在黎族地区,同样会做像“簏”一样的食品,也有祈福的象征意义。

在保亭黎族杞方言地区,这种食品被称为“戈珠”,传统上以露兜叶或椰叶编织外壳,仅填充糯米,无其他馅料。

乐东黎族哈方言地区则称为“布哇”,在过年或遇到各类疫病流行时,以糯米和籼米装在露兜叶或椰叶编织的外壳中,作为辟邪物悬挂于门上。

海南热带的美食(海南这种裹在叶子里的饭)(7)

过去,遇到天灾人祸,或者出远门要做“簏”,那时做“簏”的实际功能要大于祈福意义。

今人赋予“簏”的部分祝福意义,应是从其可作为应急充饥功能而延伸的。

岁末年终,希望这份吉祥美好得以延续,唯愿疫情早日退散,国泰民安。

海南日报海南周刊、深夜爱报社联合出品

撰文:郑翔鹏

摄影:郑翔鹏陈达谞 陈耿

来源: 海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