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0月13日讯 据厦门广电网报道集美中学的李林园是为纪念抗战女英雄李林而修建的李林三岁随家人到印尼生活,十四岁归国后入读集美中学并参加了革命运动,1940年,她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牺牲虽然,她的英勇事迹为人们所传颂,但是,在她参加革命后五十年后,李林的家人才终于有了她的消息,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厦门那些红色故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厦门那些红色故事(鹭岛丰碑厦门红色记忆)

厦门那些红色故事

台海网10月13日讯 据厦门广电网报道集美中学的李林园是为纪念抗战女英雄李林而修建的。李林三岁随家人到印尼生活,十四岁归国后入读集美中学并参加了革命运动,1940年,她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牺牲。虽然,她的英勇事迹为人们所传颂,但是,在她参加革命后五十年后,李林的家人才终于有了她的消息。

李林的侄女 李舟玲:这是我们一直珍藏的秀若姑姑用过的笔筒。以前,姑姑在外求学时经常和家里通信,自从那次回家后,一直杳无音信。家里人一直在寻找她的下落。

她叫李舟玲,是李林的侄女。1936年,李林回乡探亲后便北上太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军政训练班。为了不连累家人,便中断了书信往来。后来,她在山西组建了雁北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自己担任队长,开始了武装抗日的征程。1940年4月,日军对中共抗日力量发动进攻,为掩护当地群众和机关单位突围,李林只身一人被日军包围,弹尽援绝,举枪自尽。牺牲时年仅25岁。李林牺牲后,她的英勇事迹传遍中国大地,被周恩来称为中华民族的女英雄。而此时,家人以为李林仍在北平当着一名老师。

李林的侄女 李舟玲:家里人都不知道李林这个名字,都叫她秀若。后来才得知,当年她很向往共产主义,很崇拜列宁,那时候翻译叫做列林。姑姑觉得她的名字太柔弱,想把自己的名字和列林联系在一起,索性就改名叫李林了。

李林的侄女 李舟玲:抗日战争胜利,解放了,秀若姑姑也没有来联系。我爸后来去她上学的地方找过,以为她当老师了,一直没有找到。

1986年,山西雁北电视台拍摄了电视剧《烽火侨女》,讲述李林的故事。而这也为到处寻找李秀若下落的家人带来了线索。

李林的侄女 李舟玲:直到厦门电视台在播放电视连续剧《烽火侨女》的时候,我爸发现李林是华侨身份,又在集美中学读书的事迹和我姑姑很像,就是名字不一样。他到漳州市党史办、漳州市侨联求证,后来才发现她改名字了,李秀若就是李林,就是我姑姑。

四十余年的寻找,家人终于找到了当年的那个李秀若,同样也让烈士李林找到了家。为了继承李林烈士的革命精神,母校集美中学的校友捐资修建了这座李林园,园中雕像的造型正是李林跃马驰骋疆场,回首射击的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