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目前中国官方认证的民族一共有56个。这其中汉族人口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而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而被称为少数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汉族与少数民族是混合杂居的,但在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则呈现出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事实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匈奴、鲜卑、契丹、党项等民族如今都不在56个民族之内,那么这些民族的后代都到哪儿去了呢?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1)

在我们的史书中这些民族往往是在被新兴民族征服后被同化,然而这些民族如今究竟是被同化融合到哪个民族中去了呢?这样的专业问题还是留给专业人士去探讨。我现在要说的是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现象其实是相当复杂的。在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有一个角色慕容复,而这个慕容复的身份是十六国时期进入中原建立“燕国”的鲜卑慕容氏的后代。事实上今天姓慕容、宇文的汉族人也有可能祖先是鲜卑人,而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民族融合现象。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2)

这种现象不仅在汉族中存在,事实上在少数民族中也同样存在:蒙古族就是以成吉思汗的蒙古部同化草原上的塔塔儿、蔑儿乞、克烈、乃蛮等部族所形成的。满族是以建州女真部族为核心融合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以及部分被编入八旗的蒙古人、朝鲜人、汉人而形成的。在漫长而复杂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就形成了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局面。有时某个民族内部其实也会存在由历史上不同族系融合的各种支系。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3)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时有871万人口的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彝族根据生活地区和所用方言的不同形成了若干分支。彝族人使用的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这6种方言下还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历史上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对彝族各支系的称呼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4)

彝族内部各支系有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自称:云南昭通、武定、禄劝、弥勒、石屏以及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的彝族自称“密撒(泼)”、“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等;贵州的彝族自称“糯苏”、“纳”、“诺”、“聂”等。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民族识别工作时才把“彝”作为这个民族的统一名称。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5)

彝族的族源至今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云南土著说等。根据汉文和彝文史料显示: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跃于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当时在这两个区域内居住着被称为“邛都”、“昆明”、“劳浸”、“靡莫”和“滇”等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在彝族的历史传说中其祖先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邛之卤”。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6)

后来彝族先民南下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大约从公元3世纪起彝族先民开始逐渐从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在这一过程中彝族不断与周边其他民族融合:古代南方的濮人后裔就有许多成为了今天的彝族。根据彝文典籍的记载:彝族的祖先仲牟由有6个儿子——这就是彝族人民所尊称的六祖。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7)

彝族内部其实并没黑、白、红之分,只有六祖分支之说:六祖的后代分别演化为武、乍、布、默、糯、恒六个支系。所谓的白彝、黑彝最早其实并不是彝族内部的族系分支,而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对彝族内部两大群体的他称。这种称呼的来由与彝族独特的历史有关:中原汉地很早就从奴隶制过渡到了封建社会,然而彝族直到民国时期还保持着古老的奴隶制度。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8)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彝族才由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在彝族过去的奴隶制体系下人被分为五个等级:兹莫、诺合、曲诺、阿加、呷西。所谓兹莫是指由中原王朝册封的土司官僚。兹莫作为五个等级之首只占彝族总人口的不到千分之一。所谓诺合是彝族内部的世袭贵族群体。诺合的社会地位在名义上略低于土司,然而有些地方也曾出现过强势诺合架空土司的现象。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9)

所谓曲诺是兹莫、诺合统治下的平民。这些人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不享有特权,但他们也并不是兹莫、诺合的奴隶。拥有自己土地的曲诺每年只需要为统治者固定劳作一段时间即可。这实际上就类似于中原王朝承担徭役赋税的平民阶层,而不是生杀予夺完全操之于主人的奴隶。贵族有权将土地及耕种自家土地的曲诺转让给其他贵族,但贵族不能随意买卖、伤害曲诺。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10)

在政治上属于被统治阶级的曲诺并不一定在经济上就比兹莫、诺合这样的贵族要穷。事实上有些曲诺拥有大量土地,有的曲诺甚至还拥有自己的奴隶,只不过他们不享有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而已。当然这属于曲诺中的富裕阶层,而那些贫穷的曲诺就比较悲惨了。曲诺尽管不享有政治特权,但还拥有相对的人身自由。相比之下阿加的生活就更为悲惨了。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11)

阿加是奴隶主家的下人:他们完全属于主人的私有财产。他们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可言。主人可以随意买卖和欺凌阿加。阿加所生的孩子也是主人家的私有财产。阿加不一定是彝族人,也有可能是从周边掳掠来的汉民、藏民。奴隶制社会形态下的彝族保留着掠夺人口充当奴隶的习惯,所以当时周边地区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通常都不敢靠近彝人聚居区。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12)

位于阿加之下的呷西又称锅庄娃子,处于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的最底层。呷西没有任何财产、房子、田地和人身自由。他们从事的是最脏最累的活。他们的生死完全掌握在主人手中,主人可以随时将他们杀死、买卖、馈赠。相对来说阿加在呷西面前也是主子,而呷西在阿加面前是娃子,阿加则是奴隶主的娃子。不同等级之间主子与娃子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13)

历史上属于贵族阶级的诺合被称为黑彝,属于平民阶级的曲诺被称为白彝。解放后对彝族人口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土司约占总人口的0.1%,诺合(黑彝)占总人口的 6.9%,曲诺(白彝)占人口的80%,其余则为属于奴隶阶级的阿加、呷西。在奴隶制时代五个等级之间界限分明:如果黑彝贵族女子和下等级男子在一起了,那么两人会被双双处死;如果黑彝男子和下等级女子在一起了,那么下等级女子会被处死。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14)

数千年以来彝族社会的奴隶制在凉山的地理阻隔作用下并没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和冲击,然而生活悲惨的阿加、呷西们往往用逃亡、自杀、破坏工具乃至杀死奴隶主、武装起义等形式不断进行抗争。直到1956年民主改革以后彝族地区的奴隶社会制度枷锁才得以打破:黑彝奴隶主的特权被废除,土地和生产资料被分给无地少地的奴隶。至此彝族地区延续了数千年的奴隶社会彻底瓦解。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15)

如今彝族已从奴隶制跨越到社会主义,那么奴隶制时代的等级区分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如今的黑彝、白彝不再是有主次之分的两个社会等级群体。黑彝与白彝已从最初的层级区演变为族群的区分:早在明清时期白彝就因为更加靠近汉地生活,所以接触学习到了更多先进的技术;相比之下主要居住在高山等偏远地带的黑彝与外界接触较少,所以更多保留了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16)

从那时起汉族以及周边其他少数民族就开始称出现汉化迹象的白彝为熟彝、称较多保留民族传统的黑彝为生彝。时至今日黑彝与白彝之间的通婚现象仍是比较少的,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两者之间仍存在阶级隔阂。中国是一个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同民族之间自由恋爱、自由通婚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更何况是同一个民族内部的两个群体之间呢?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17)

黑彝与白彝之间自由通婚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和承认的。之所以这种现象比较少完全是因为民族习惯的原因。要知道即使在汉族内部南方人与北方人通婚的现象也并不多。很显然这并不是有什么限制性的规定,而仅仅只是出于各自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已。今天再说什么黑彝为贵、白彝为仆之类的言语不仅不利于民族团结,而且也是明显与我们现在的客观事实所不符的。

现在彝族还分黑彝和白彝吗(彝族内部的白彝)(18)

正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算祖上是皇室又如何?如今大家不都一样。开创中华大一统帝国的秦始皇祖上还曾是给西周王朝养马的奴隶。这个家族最落魄的时候是奴隶,可人家最发达的时候是天子。那么你说嬴秦家族是高贵呢?还是卑贱呢?只能说这些都已成为历史。如今黑彝和白彝就是两个平等的群体,彼此之间并无高低上下的任何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