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京东现在最新市值?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京东现在最新市值(京东的亲儿子要上市)

京东现在最新市值

文|杨泥娃 编辑|斯问 紧随蚂蚁集团的步伐,京东数科也要上市了。9 月 11 日晚,科创板披露了京东数科招股书,拟发行不超过 5.38 亿股,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为 203.67 亿元。 同样从电商平台“长”出来的金融科技公司,京东数科与蚂蚁集团难免成为相比较的对象。但从招股书来看,两家的生意并不相同:京东数科浓浓的“ To B ”味道,让它看起来更像阿里云一样的公司。 打开蚂蚁的招股书,你可以看到“余额宝”、“花呗”、“借呗”等等熟悉的产品名称,而京东数科除了“京东白条”,其他的产品服务都离普通人很远。 作为京东的“亲儿子”,京东目前持有数科 36.8% 股权,刘强东直接持股 8.86%,享有 74.77% 的表决权。 目前京东数科约 30% 的收入都是来自京东集团,但是京东数科处在亏损状态。 尽管如此,业内给京东数科约 2000 亿元人民币的上市估值,这家刘强东牢牢掌控的公司靠什么赚钱,又有怎样的想象力? 赚服务费和利息差的科技公司 招股书中,京东数科把自己定位于 A 股首个“数字科技公司”。从它的收入构成,我们或许能更清楚了解“数字科技”的含义。 京东数科的收入来自对外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和蚂蚁一样,也是赚服务费的。但客户群体不同,京东数科分别有三类客户:金融机构、商户与企业、政府及其他客户。 从业务占比上看,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是京东数科最大的收入来源。2017 年占比达到 80.52%,但比例逐年下降,今年上半年降至 52.37%。招股书显示,已为超 100 万家小微商户、超 20 万家中小企业、超 700 家大型商业中心等提供了包括业务和技术在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其中最典型的产品就是“京东白条”,这也可能是大家最有感知的产品。白条就像一种信用卡,当用户买东西时可以选择延期付款或者分期付款。 当用户用了京东白条时,商户需按照交易规模的一定比例支付科技服务费,当用户选择分期还款时,其所支付的分期利息及手续费,商户与京东数科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分成。 而京东白条背后的逻辑是,京东先垫资放贷给用户,形成债权,再将债权打包转让发行给金融机构,以获得流动性。以此反复,而京东的收益主要来自息差。而花呗、借呗是蚂蚁作为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来自于银行,所以白条和花呗的产品逻辑并不相同。 截至 2020 年 6 月底,京东白条的活跃用户数为 5544.61 万人。过去三年,京东白条的收入为 14.73 亿元、27.34 亿元、32.10 亿元,2020 年上半年该数字为 17.94 亿元。可见,白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 在京东数科业务板块中增速最快的,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其产品包括:信贷科技、信用卡科技、保险科技、资管科技。简单来说,就是京东把平台的流量引导至金融机构,通过各种金融产品实现变现。招股书表明,目前合作金融机构超 600 家。 其占比已经从 2017 年的 17.05%,增长至 2020 上半年的 41.48%。 信贷科技中的京东金条是白条之外的另一款吸金产品。它的逻辑是,京东数科与金融机构合作,促成贷款业务,然后机构按一定比例向京东数科支付科技服务手续费。 招股说明书显示,京东金条促成的贷款规模分别为 1036.85 亿元、2554.92 亿元、4589.15 亿元和 2612.17 亿元。截至 2020 年 6 月末,金条产品用户量为 1424.17 万,金条产品余额中,由金融机构进行直接放款或已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比例合计约为 96%。 在政府及其他客户服务领域,服务了超过 40 家城市公共服务机构,拥有自营和联盟媒体点位数超过 1500 万,覆盖全国超过 300 座城市以及 6 亿多人次。 但政府服务领域的营收占比还很少,不过增速很快,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39.05%。 半年收百亿,亏损 6 亿 其实京东数科的毛利率水平不低。从 2017 年至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从 54.69% 升至 67.08%,逐年上升。 但是赚钱能力并不出色。2017 年、2018 年、2019 年,以及 2020 年 1-6 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38.20 亿元、1.30 亿元、7.90 亿元及 -6.70 亿元。 招股书解释,2017 年度和 2020 年 1-6 月,出现暂时性亏损的原因是受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营业费用过高,也是造成平台难以大幅盈利的重要原因。 这几年,京东数科的营业费用分别为 81.10 亿元、53.45 亿元、89.73 亿元及 61.67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9.41%、39.24%、49.29% 及 59.71%。 研发成本方面,和蚂蚁一样,京东也验证了其“科技”属性。根据双方招股书,2019 年全年,蚂蚁集团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8.8%;京东数科同期研发费用占比为 14.1%。 但京东数科并没有完全实现“断奶”。 两家存在着大量的关联业务。其中相互提供营销推广服务是很重要的部分:2017 年 -2019 年,京东数科给京东提供营销服务,收取的费用分别为 5.01 亿元、9.66 亿元、14.71 亿元,但同时京东也在给京东数科提供这项服务。 招股书数据显示,京东数科的收入中有三成来自京东。 很重要的例子是京东白条,从其产品逻辑上说,白条是京东数科应收账款,这笔钱又是向京东商城的应付账款。也就是说,京东数科的部分收入来源于与京东旗下零售平台上面的商户、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是依托于京东零售的应用场景才能展开的。 而相比于蚂蚁科技与阿里的关系,阿里的业务只占到蚂蚁科技营收的 6%,独立运营的支付宝平台已经可以跳脱出阿里的零售场景,自建平台体系,从支付平台作为入口,用生活服务形成活跃度和粘性,从而导流到金融服务。 但目前来看,京东数科除了京东商城的零售场景之外,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流量入口。一个最直观的例子,我们在京东消费都还是会用微信支付,京东数科都还没有建立起支付量入口。根据京东 2020 上半年财报的数据,其年活跃用户为 4 亿,随着电商流量触碰到天花板,京东数科如何打破瓶颈是个重要课题。 刘强东拥有 74.77% 的表决权 在今年的 3 个月内,刘强东卸去了 29 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职务,其中就包括京东数科,“去刘强东化”在京东集团内部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但招股书显示,上市发行前,刘强东在京东数科直接持股 8.86%,加上另外三家公司间接持有的股份,合计持股 50.35%,享有 74.77% 的表决权。京东数科依旧姓“刘”。 按照目前京东数科 2000 亿元的估值计算,公司上市后,刘强东新增财富约 1007 亿元,京东数科 CEO 陈生强持股 4.23%,也将在上市中收益 84.6 亿元。 据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中国区榜单,目前刘强东以 161 亿美元资产排在第 20 位,仅次于张一鸣。京东数科上市后,刘强东的财富可能达到 308 亿美元,或超越目前排名第五的黄峥。 能否撑起 2000 亿市值 和蚂蚁一样,京东数科也经历了从姓“金”到姓“科”的更名。 京东数科最早就是京东金融,是依附在京东商城建立起的金融业务。2013 年,京东金融开始独立运营,而这一年也是平台踏入金融领域的元年。在此之前,支付宝推出余额宝服务,百度上线金融理财平台,京东金融也上线了首个供应链金融产品“京保贝”以及信用支付产品“白条”。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治,企业更多转向强调自身的“科技”属性,并相继为公司改名:2017 年,蚂蚁金服提出要侧重“科技”,并于今年正式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京东金融则在 2018 年更名为京东数科。(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而从“金融”到“科技”,更影响着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估值和期待。相比金融机构的盈利性,资本更看重科技公司的延展性和成长性。按照此前的媒体报道,业内给京东数科的市值估计到 2000 亿元。 能否撑起这 2000 亿,看的还是未来的发展空间。 在今年 8 月发布的 2020 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中,排名前 5 位的中国金融科技独角兽公司分别是蚂蚁集团、陆金所、京东数科、微众银行、苏宁金服。金融科技领域第一大巨头当属蚂蚁集团。 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和 2020 年 1-6 月,营业收入分别为 654 亿元、857 亿元、1206 亿元和 725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69.5 亿元、6.67 亿元、169.57 亿元和 212.34 亿元。在蚂蚁平台上使用过一种或多种数字金融服务的用户达 7.29 亿。 从数据可见,蚂蚁无论从盈利能力还是用户规模方面,都是京东数科的数倍,两者并不是一个体量级。即使与腾讯金融板块相比,京东数科目前也难以挑战。财报显示,2020 年第二季度,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为 298.62 亿元,同比增 30.47%。占总收入的比重为 26%。 支付宝 微信支付已经占据了 93% 的市场份额,对于京东数科来说,想要拓展新的流量实属不易。 把战略发展转向了“数字科技”赛道,也就是说金融未来只是京东数科的一部分,它要走向更 To B 的业务,做一个纯粹的企业服务商。 但企业服务是个大生意,其中布满许多细分垂直赛道,京东数科或许能够找到一条更合适的细分市场,但想要再造一个京东,基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