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00后汝州小超,戏曲文化博大精深,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舞,会演戏的不一定懂戏,懂戏的不一定会唱戏,在我们本地区有一种这样的说法,“十戏九不同”是指一部戏从每个剧团唱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多词少词都有改动,但大概意思是一样的,

我们河南的戏曲行当和流派是比较多的,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各大流派已经百花齐放了,涌现了一大批戏曲名家和各大戏曲流派,其中的豫剧六大名旦是最为出名的,

我们河南的“生旦净丑”均有领军人物,且流派已经形成,比如唐玉成唐派唐喜成唐派,刘忠河刘派,刘法印刘派,黄儒秀黄派,王素君王派,王二顺王派等等,都是生角领军人物,且唱腔一直在传唱在继承,

再比如河南著名的六大名旦,常陈崔马闫桑等,常香玉创立的常派艺术,陈素真创立的陈派艺术,崔兰田创立的崔派艺术,阎立品创立的阎派艺术,桑振君创立的桑派艺术,都是旦角领军人物,且唱腔传承更为广泛,

常派弟子尤为出众,胡美玲,王慧,汪荃珍,党玉倩,小香玉,李金枝等,众多的梅花奖,还有一大批退休的老艺术家们,常派可谓桃李满天下,尽吐芬芳。

豫剧中原第一小生(中原豫剧的黑头宗师)(1)

牛派弟子王艺红,金不换等一直继承者牛派的艺术,皆以大师的芝麻官形象面向观众,豫剧名家葛圭章,也很完美的继承了牛得草和高兴旺两位大师的风格,也很好的传承了高兴旺大师的代表戏。

河南豫剧净行代表人物,唯独李斯忠大师,李斯忠大师出生于商丘市宁陵县。自幼家境贫寒,7岁时学唱民歌,12岁拜王家玉为师,17岁出科,因嗓音洪亮绰号“八里嗡”“黑脸王”是著名豫剧大师,豫剧第一黑头,豫剧净行第一代表人物,豫剧李派宗师,

豫剧中原第一小生(中原豫剧的黑头宗师)(2)

豫剧中原第一小生(中原豫剧的黑头宗师)(3)

豫剧中原第一小生(中原豫剧的黑头宗师)(4)

全国几百家豫剧团,几乎每家院团都会有一两个黑头演员,大部分黑头演员都是李派的粉丝和传承人,现在豫剧黑头表演艺术家,也有几位是师承李派的传承人,也获得过很大的荣誉或称号的,比如郭健民,兰立,王青海等等,

郭建民老师是河南兰考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河南剧协理事,1963年拜著名豫剧黑头李斯忠为师。《见皇姑》中饰包拯,《竹藤之花》中饰岳志恿,获河南省1956年、1959年首届、第二届戏曲汇演物质奖和优秀演员奖。广播剧《抢财神》中演李广聚获1984年全国大赛优秀奖,在《儿大不由爹》中饰刘东海获1991年文化部全国现代戏汇演优秀表演奖,《红果红了》中饰宋乔贵,该剧参加了中国第四届艺术节,为建国45、50周年晋京献演,获河南省第五届戏剧大赛、中国豫剧节金牌奖,盒式磁带《跪韩铺》、《打铜锣》选段获梨园杯全国豫剧广播大赛金奖等。

兰力老师出生在河南洛阳偃师,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戏曲表演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被誉为“黑头大王”,当代黑头宗师。豫剧名家兰力是李斯忠先生的亲传弟子,在继承李派艺术的同时根据自徐延昭打朝己对人物的理解对净角艺术进一步传承与发展,因此被观众誉为“黑头大王”人称“黑脸王”“活包公”等美誉。

王清海老师出生于河南太康,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自幼随其父亲,著名老艺人王文才学戏,后又拜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黑头一代宗师李斯忠为师,主攻铜锤架花,王清海在他65年的艺术人生中,曾在《铡美案》《铡国槐》《铡郭松》《下陈州》《铡赵王》《包公误》《包公坐监》《包公卖铡》《跑汴京》等几十部大戏中塑造了“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包公形象,被专家和观众誉为“豫剧第一净”“河南第一黑头”等形象。

另外一派黑头大师,吴心平老师比李斯忠大师小将近16岁,自然是无法对比,吴心平老师出生于宁陵,商丘豫剧院著名演员,商丘市第一位国家一级演员,以唱包公戏闻名省内外。1951年入商丘地区豫剧团,他先后担任商丘地区豫剧团副团长、团长,商丘市豫剧团名誉团长,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吴心平老师既攻老生,又演黑脸,工于传统戏,擅演现代戏,在艺术上形成了唱腔浑厚、吐字清晰、表演朴素大方的风格。他在河南影业公司与香港金马影业公司联合 摄制的彩色电影戏曲片《包青天》中成功地扮演了包拯,赢得了豫剧“活包公”的赞誉。

以上几位是省内豫剧黑头代表,也就李斯忠的李派,吴心平的吴派,两大门派,你四中比吴新平年长16岁,李斯忠大师1921年出生,1938年正式登台,吴心平大师出生于1937年,53年正式登台,也就是说李斯忠大师登台时,吴新平老师才一岁,相对来说李斯忠大师的确是当今豫剧舞台第一黑头,

豫剧黑头非李斯忠大师莫属,早年演员资料不详的不计在内,还有哪位黑头没提起的评论在下方,汝州小超感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