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百香果丰产栽培技术

_韦贵芹等

百香果,又名西番莲、爱情果、鸡蛋果、美人果等,为多年生热带草质藤本果树,喜光、喜温暖、喜湿润气候。其果实形如鸡蛋,香味独特,汁液充足、口感酸甜,且富含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 ,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有“果汁之王”的美誉。近年来,百香果已成为水果界的新贵,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望谟县地处贵州省南部,县境为喀斯特地貌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9.7℃,年均日照时数1420h,无霜期长,年均降水量1400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期,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气候条件好。并且土地资源极为丰富,25°以下宜种植水果的山地面积约4万hm 2 ,其中有40%左右未开发利用,境内空气优质天数和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百香果种植。截至2021年,全县百香果种植面积超过333.33hm 2 。近年来,各类病虫害在望谟县百香果生产中频繁发生,对当地百香果的高产稳产不利。笔者结合生产实际,就百香果的丰产栽培开展了技术攻关,探索出适合望谟县低热河谷地区的种植技术。

望谟县百香果丰产栽培技术 望谟县百香果丰产栽培技术(1)

1 建园及选种

1.1 选址建园 百香果种植宜选择背风向阳的砂壤土的缓坡地、台地或平地,要求土壤疏松透气、土层深厚,营养丰富,排水良好、交通方便、宜守护的地块为宜。土壤的酸碱度在6.5~6.8、土壤透气性好、降水年均值1400mm,年均光照时数1400h。如果当地霜冻现象曾经出现过,在建园时要提前做好防寒方案,且确保园区周边无污染源、以提高百香果的品质。

1.2 品种选择 目前,望谟县种植的百香果品种主要为紫香1号、台农1号和黄金百香果。其中,紫香1号、台农1号品种为紫果类型,是望谟县百香果种植的主栽品种,适应能力强、产量高,果实有着浓厚的香味,口感酸甜。黄金百香果属于黄果,是望谟县近年新引进的品种,抗低温的能力较弱,适应环境的能力较紫果品种弱,产量较低,但果实更甜,市场售价高。因此,百香果建园时,对于首次种植、没有种植经验的农户来说,适合的品种可选择紫香1号、台农1号;待积累到一定种植经验后再选择黄金百香果种植。

2 整地与搭架

2.1 整地,挖排水沟 百香果栽植前30d左右对选好的地块进行整地,翻晒土壤,并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t/hm 2 ,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之后起宽1m、高0.3~0.5m的垄,沟宽0.2m左右。对于平地需将排水沟挖好,2条排水沟之间控制距离100m以内;对于缓坡地,确保排水通畅即可。

2.2 搭建支架 选择钢管立杆进行搭架,长2.5m、直径32mm左右,要求地上露出部分高2m左右,2根钢管之间的距离4m左右。钢管之间固定的材料选择钢丝绳,直径超过6mm。搭架后架子边缘的固定选择地锚、护栏螺栓等。棚架面上选择的塑胶托膜线直径要求超过2mm,编制时要求上下交替、间距40cm×40cm左右,接口拉紧。

3 选苗与定植

3.1 选苗 百香果苗木定植一般有嫁接、扦插2种方式,具体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一般来说,扦插培育的百香果幼苗相对价格低、建园时购买幼苗的成本低,但是如果未及时做好根部的处理,则在积水的情况下根系相关疾病易发。嫁接苗的成本更高,但是与扦插苗相比,其根系的抗性水平、生长能力更强。用于建园的百香果幼苗要求高度达到30~50cm、茎粗3~6mm,单株叶片数量3~5片,根系长势健壮且有很多的白根,无病斑、伤口,具有品种特有的光泽。

3.2 定植 一般选在3月10日左右的阴雨天定植,如果连续多日晴天则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栽苗时要适当剪除老叶,营养袋要破袋取出,不能埋入土中。定植时将幼苗扶正放入穴中央,理顺根系,分层填土,踏紧压实 。回填土比地面高10cm以上,栽后及时浇定根水。为了促使百香果生根,可选择专用的促生根试剂对准百香果根部进行灌根处理。然后覆盖地膜,有利于抑制杂草生长、保肥保水。

4 定植后管理

4.1 肥水管理 定植后15d左右根系开始生长,采取穴施的方式第1次施肥,肥料以复合肥(15-15-15)(4kg)为主,矿源黄腐酸钾和尿素为辅(各0.5kg),混合后按照1∶500比例稀释,混合液搁置一夜后再对植株进行浇灌,用量为0.25kg/株左右。施肥时外界气温应低于25℃,以早上6:00—10:00或下午16:00后进行效果为好。主蔓上架后,百香果处于全生长期时,选择45%复合肥(15-15-15)进行第2次施肥,用量600kg/hm 2 左右。开花结果后进行第3次施肥,可选择硫酸钾300倍液施入。结合百香果植株长势情况,选择磷酸氢二钾1000倍液、海德丰3000倍液等混合后进行叶面喷施,果实采收后选择高钾复合肥施入。

4.2 整形修剪 (1)整形上架:百香果幼苗定植小苗恢复生长后做好绑枝工作,每5d抹芽1次,促使主蔓速生、粗壮 。当主蔓生长的长度达到40~50cm时,通过插设支柱的方式对主蔓的上架进行引导。(2)幼树整形:主蔓上架后,采用单主蔓双层四大枝整形法,当主蔓生长的长度达到70~80cm时保留2枝侧蔓,侧蔓走向为一边一枝,分别牵引上架后作为第1层主蔓。一级蔓沿着1个方向生长,一直到第2个植株台位边缘为止去顶,在脱膜线上将枝条绑住固定起来。植株长到150~160cm时,再留健壮的侧枝1枝,与主蔓的延长枝一起作为第2层主枝,分别沿着反方向牵引上架,形成双层4支枝蔓整形。上架后二级蔓保留的数量在2条左右,并在托膜线上将枝条绑住固定,二级蔓的位置在一级蔓的两侧,之间距离约40cm;三级蔓保持自然下垂状态,每个长度平均15cm。坐果的方式为三级蔓垂帘。果实采收时直接将三级蔓果剪掉,也可在果实采收后进行垂帘枝条的批量修剪管理。

5 病虫害防治

百香果主要病害有茎基腐病、病毒病、炭疽病、褐腐病等,主要虫害有果实蝇、蚜虫、害螨等,需及时诊断并做好防治。

5.1 茎基腐病

5.1.1 发病症状 茎基腐病的病原菌可对百香果茎基部等产生危害,导致皮层产生褐化腐烂现象,最后开裂、与木质部逐渐剥离开,最终导致百香果植株死亡。该病发生后可快速蔓延开,百香果植株快速萎蔫、逐渐黄化,最终枯萎死亡。如果植株的茎基部还有一些皮层未出现病变及腐烂现象,则植株还可以继续生长。

5.1.2 防治方法 一是选择不携带病原菌的种苗、不带病原菌的地块进行百香果丰产园的营建,栽培模式为1年1植;种植前需要对地块进行重新深翻消毒;定植前起高垄,要求配套沟渠等挖好、整理通畅,避免积水导致百香果植株的渍害、减少病原菌侵染的几率。二是进入冬季时在清园的同时对百香果植株的茎杆基部进行涂白防寒、防病,并选择24%噻呋酰胺1200~1500倍液、辛菌胺300~500倍液等对准茎秆进行喷施;三是百香果发病后,需要及时刮除病部,可用甲霜·噁霉灵、络氨铜、氯溴异氰尿酸等对准植株的根部灌入,严重的病株可直接拔除,带离果园进行无害化处理。

5.2 病毒病

5.2.1 发病症状 百香果发生病毒病后,叶片上主要表现出以下3种类型的特征:(1)凹凸不平型:此种类型叶片上有斑纹出现,为浓淡黄色,发病后叶片皱缩导致形状歪曲,产生凸凹不平的表面;(2)增厚型:此种类型叶片上有斑点,为浓淡黄色,叶片厚度增加,果实为革质、较为粗硬,严重的似石头一般硬;(3)卷叶型:此种类型的叶片上有斑纹,为浓淡黄色,叶片边缘出现朝内的卷曲,以中心为主脉逐渐卷起,叶柄着生的方式呈锐角;果实有畸形且个体小、硬。该病在望谟县百香果园内常发,危害较大。

5.2.2 防治方法 一是选择不携带病毒的百香果种苗进行建园栽植,栽培模式为1年1植;建园定植前做好土壤的消毒管理,选择前茬没有种植过烟草、茄科类作物的地块上种植百香果。二是在栽培管理上加强栽培,科学修剪,将百香果植株上发病的枝条、长势过旺的枝条剪除,以对园内的透风效果进行改善,且增加了植株内的透光效果;发病的枝条清理干净后集中烧毁,以降低基数;病毒病发生重的百香果植株可全株拔除,并对病株根穴以及周边用生石灰进行消毒。三是做好蚜虫、螨虫等传播媒介的防治工作,定期修剪枝条。结果后期发病,喷施盐酸吗啉胍 海精灵叶面肥等可暂时缓解病情,待收果后及时进行销毁。

5.3 炭疽病

5.3.1 发病症状 百香果植株上发生炭疽病后,刚开始叶片边缘出现中央为浅褐色的病斑,形状有近圆形,也有半圆形,多个病斑融合在一起成为大块病斑,表面有黑色的小点着生,此即为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炭疽病的病原菌可在雨水的作用下对幼小的果实、花穗等产生侵染作用,也可通过其植株上的伤口侵入到体内导致发病。果实发病可见于果面,出现凹陷黑褐斑,严重影响果实品质。该病对百香果的危害大,发病程度重的可导致植株的死亡。

5.3.2 防治方法 一是选育出抗病能力强的百香果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时要求种苗无病虫害发生、健壮;二是田间管理上予以加强。搞好果园内的卫生条件,及时将发病的枝条、果实等清理出园区并集中焚烧,降低园区内病原菌的基数;三是药剂防治,在百香果处于生长季时选择辛菌胺400倍液、30%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1500倍液、45%咪鲜胺2500倍液等对准叶面喷施。

5.4 褐腐病

5.4.1 发病症状 发病后叶片出现圆形小点,中部灰白,边缘黄褐色,伴有黄晕;果实发病初现水浸状的淡黑色病斑,变得不规则,病部一般不凹陷。

5.4.2 防治方法 要做好预防工作,增施活土君复合菌剂,适当疏叶,及时排除果园内的积水;发病后可以用咪鲜胺或代森锰锌 乙膦铝或疫霜灵进行防治。

5.5 果实蝇

5.5.1 危害症状 果实蝇为害百香果的时间一般发生在6月左右 ,此时果实蝇正处于大量产卵的阶段。果实蝇成虫在百香果皮下产卵,当卵孵化成幼虫后即可先对果实表层产生蛀食作用危害,之后逐渐蛀食到果实的内部。百香果刚出现果实蝇为害时症状不明显,难以及时发现。随着幼虫的蛀食,受害的部位逐渐软化、表皮出现水渍状,丧失了果实的价值。

5.5.2 防治方法 及时摘除果园内虫果、捡拾落果、烂果,并集中处理,处理方法可采用深埋、焚烧、水浸等杀死果内幼虫,阻止其羽化继续为害果园。使用黄色的粘虫板对果实蝇种群进行诱杀;选用菊酯类或生物农药类等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灭蝇胺(潜克)或氯氰菊酯等全园茎叶喷雾。

5.6 蚜虫

5.6.1 危害症状 蚜虫可以刺吸叶片汁液,造成叶片的蜷曲,严重的会使整株百香果死亡,另外,蚜虫还会携带传播病毒病等。

5.6.2 防治方法 以低毒环保的制剂为主,在低龄若虫盛孵期采用啶虫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5.7 害螨

5.7.1 危害症状 百香果害螨病态的主要是红蜘蛛,因为其个体较小,很难被种植人员发现,一般会导致叶片受到损害 。

5.7.2 防治方法 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6000~8000倍等均有不错的防治效果。

6 果实采收

采收依百香果品种及栽培管理水平而有不同,同一品种在开花期、果实发育期遇到不同的天气情况下,成熟期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百香果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需60~70d,当紫果品种的百香果果实的果皮颜色变为紫色,香味变浓,即为达到完全成熟;黄果品种的百香果果皮由最开始的绿色转化成黄色时,即为达到成熟。百香果的果实充分成熟后会自然脱落 ,因此,百香果的收获最好选择自然成熟脱落前10d左右,且果实之间成熟期有所差异,需要分批采摘。百香果采收应选在晴天早晨为宜,尽量不在高温时段采果,雨天或雨刚停忌采,否则会增加伤口,使果实腐烂和主蔓易染病。采果时要轻拿轻放,尽可能避免机械损伤。采下的百香果果实运送分拣包装场或果园阴凉通风处就地整理,然后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包装,包装可用衬有塑料薄膜的纸箱、木箱或竹箩等,在堆积待运及运输中要注意保障阴凉透气。如果销售市场距离果园很远,则采收的果实成熟度可选在8~9分熟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