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古称中原,省会郑州,简称“豫”,与河北省相对应,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下辖17个省辖市,济源1个省直管市。其中,就郸城县来说,人口超140万,是周口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豫皖两省交界处,其地貌为豫东平原。隋朝开皇六年(586年)设立郸县,为今郸城设县治之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河南省常住人口第一县(河南省一个县人口超140万)(1)

首先,郸城县隶属于河南省周口市。在地理位置上,郸城县位于东经115°10′~115°46′,北纬33°38′~33°65′之间。地处豫皖两省三县交界处,西临淮阳,北接鹿邑,南靠沈丘县,东部和东南部与安徽省的亳州市、太和县为邻,总面积达1490平方公里。郸城县境属豫东平原,地处黄河冲积扇南缘。海拔在35.6米至43.8米之间由西北向东南稍呈倾斜,坡降为七千分之一,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占100%。郸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6度。郸城境内有著名的王子升仙亭、公主陵等遗址,郸城县是“中国书法之乡”之一。就郸城县的历史来说,早在西周和春秋时期,该地区属陈国的疆域。陈国,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周朝诸侯国,国君陈胡公,都城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

河南省常住人口第一县(河南省一个县人口超140万)(2)

到了战国时期,楚国消灭陈国,今河南省郸城县一带成为楚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周口市郸城县一带属陈郡苦县和项县。陈郡,辖今豫东、豫南及安徽近30个县市的广大地区,领12县。西汉时,境内设立宁平县(治所即今宁平)和宜禄县(治所即今宜路)。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郸城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在三国时期,该地区分属陈郡 (国)武平县和谯郡苦县。两晋至南北朝,苦县先后改名父阳县、谷阳县,今郸城县一带属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今郸城县一带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隋开皇六年(586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设立郸县,为今郸城设县治之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河南省常住人口第一县(河南省一个县人口超140万)(3)

唐朝建立后,废郸县,其地北部归鹿邑县、真源县,南部归宛丘县、项城县。五代十国时期到宋朝时期,以上县名有所更改,但辖地基本沿袭未变。元朝这一历史阶段,今郸城县一带属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汴梁路,公元1288年,元朝改南京路为汴梁路,开封称汴梁自此而始。公元1358年,刘福通率军攻下汴梁城,并迁都于此。一年以后,在元军的围攻下败走,汴梁路仍属元朝。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于公元1368年,改汴梁路为开封府,今郸城县一带属开封府。清朝取代明朝后,地域大部分属归德府(今商丘)鹿邑县,少部属陈州府(淮宁县、沈丘县)。

河南省常住人口第一县(河南省一个县人口超140万)(4)

最后,到了1914年,该地区属开封道。1941年,今郸城县一带分属鹿邑县、淮阳县、沈丘县。1952年8月,析鹿邑、淮阳、沈丘3县部分地区设立郸城县。2000年,设立地级周口市,郸城县属之。如今,郸城县隶属于河南省周口市。截至2018年底,郸城县总面积达149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41万人。总的来说,隋朝开皇六年(586年)设立郸县,为今郸城设县治之始,唐朝时期废郸县,历史上大部分时期属鹿邑县,1952年,正式建立郸城县。对于郸城县,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