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退出德云社自立门户(郭德纲的商业秘密有多少)(1)

  曾几何时,北漂创业的郭德纲在小园子里曾说过一番感人肺腑的话,“我这辈子就在天桥说相声,二十块钱永不涨价”。二十年荏苒而过,如今的郭德纲在青年观众看来俨然成了相声的代名词,传统相声的拯救者。虽说当年“二十块钱永不涨价”的豪言壮语并没能兑现,不过德云社的商业版图的确越做越大。且不说德云华服、郭家菜、德云红酒等一系列衍生的副业,单就德云社本身而言,这些年在全国多个城市相继开办分社。2020年伊始,又在曲艺重镇济南刚刚完成选址,开张纳客指日可待。

郭德纲退出德云社自立门户(郭德纲的商业秘密有多少)(2)

  每年德云社的大型商业演出不下百余场,国内商演、个人专场、游轮巡演,海外专场接连不断。不管演出任务安排多紧密,始终由内部演员一力承担。郭德纲创办德云社至今也有二十余年,在这期间社团却从未有过“联穴”演出的经历,这种情况在相声门里并不多见。有人觉得德云社有傲娇的资本,有人认为德云社有单干的实力。其实不“联穴”也是郭德纲商业运作的一步棋。

郭德纲退出德云社自立门户(郭德纲的商业秘密有多少)(3)

  先来简单说说什么是“联穴”,这是过去相声门里的一句春典,就是两个独立的班社临时合作演出,合演一场或多场相声大会。有可能是每个班社轮番派场,也可以是拆开原本搭档,两个班社捧逗混搭。解放前,相声艺人“联穴”很常见。其目的有两个,给观众新鲜感,同时增加演员收入。解放以后,“联穴”演出仍屡见不鲜,但主要目的已经变成了相声同行之间交流切磋,提升业务场能力。但郭德纲为何从不让德云社和其他相声社团“联穴”呢?

郭德纲退出德云社自立门户(郭德纲的商业秘密有多少)(4)

  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早期德云社及郭德纲本人在行内树敌太多。从创业之初在天津相声园子里偷录捋活,到相声段子中指名点姓的抓哏砸挂,一系列偏激的言辞举动让德云社在内行显得格格不入。若想继续担当行业引领者的角色,只能自力更生。

郭德纲退出德云社自立门户(郭德纲的商业秘密有多少)(5)

  其二,推陈出新,扶持弟子。这些年宣布退社的演员接二连三,在德云社起势后,云、鹤、九、霄四科弟子成了日常演出的主力。短短五六年时间,张云雷、张鹤伦、秦霄贤、张九龄等人的快速崛起也弥补了骨干演员流失的问题。给“潜力股”更多演出机会,培养成“摇钱树”,要远比“联穴”更利于社团发展。倘若真要“联穴”,反而可能对捧徒弟的初衷起副作用。

郭德纲退出德云社自立门户(郭德纲的商业秘密有多少)(6)

  其三,势必出现“分杵”不均的问题。德云社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民间相声团体,把盈利放在首位无可厚非。但“联穴”派谁去演?郭德纲亲自去显然不合适。每年经纪人给他安排的商演计划已经满满当当,而“联穴”的演出收入和专场相比可谓天壤之别。派正当红的徒弟去也不合适,姑且不考虑“分杵”多少,单说派场顺序就是一大难题。把德云社弟子安排的靠前了,粉丝有意见。试想一下,“联穴”时让张云雷开场台下粉丝会有什么反应?话又说回来,真让郭德纲的徒弟演攒底、大轴,同行更有意见。联合演出的其他演员保不齐就有年纪大、辈分高的,让他们给“小字辈”垫场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郭德纲退出德云社自立门户(郭德纲的商业秘密有多少)(7)

  在“不合群”的郭德纲管理之下,造就了不“联穴”的德云社。其实这对于德云社和其他相声社团来说反倒是双赢之举。既避免了同行之间不必要的麻烦,又不会影响到各家相声团体的收入利益。各自维系着自己的观众群体,各自经营着属于自己的这份蛋糕,对整个相声行业的发展也是有益无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