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吐蕃国师,一名野钓爱好者。

水有多深鱼有多大,深水藏大鱼,大货肯定在深水处,这个道理肯定是正确的,小河沟里钓上大鱼的概率很小,小水域,小水面,小的回水湾自然也不会有大鱼。

也什么呢?因为大鱼的警惕性更高,预判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也更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它能长为大鱼的重要原因。

如何通过温度判断鱼所在的水深(水有多深鱼有多大)(1)

前段时间,看到一名钓友说水有多浅鱼有多大,当然他所说的浅水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那么是不是水越深越好呢,肯定不是的,水里是有压力的,那怕是鱼也不可能待在非常深的水域,比如说我们经常作钓的草鱼,鲤鱼,能在多深的水域生存呢?20米水深之内,能够生存,水越深水压就越大了,理想的水深就是10米以内,更常见的水深就是5米以内了。比如说水坝处水最深,但水底层基本是没有鱼的,就是因为水深压力的原因,基本上钓友们作钓的深度就是5米以内。

如何通过温度判断鱼所在的水深(水有多深鱼有多大)(2)

5米以内的深度,可以说水越深鱼越大,尤其是野河作钓,当然水库大江大河,会更深一些。所以我们在水库中作钓,要对水域深度有所了解。

作钓水深的辩证法就是在深水中找浅水区域,在浅水中要找深水区域。这是一个辩证法的道理,我经常说的就是深水中的小台地,突出部就是很好的深水中区域,浅水中的深沟,深坑就是很好的作钓区域。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水深处于变化之中,比如因为开闸放水的原因,下游河道水深会有变化,这种情况是很难作钓的,水深不稳定鱼的警惕性就很高,会有焦虑不安的表现。

如何通过温度判断鱼所在的水深(水有多深鱼有多大)(3)

那么这种情况我们怎么钓呢?答案就是钓深,深水中的鱼相对会对水深变化不会那么敏感,至少反应会有延迟,即使有鱼跑了,也会留存一些鱼在那里。

关于钓法的选择,我们要尽量钓远。不知道钓友们有没有发现一种现象,就是现在大家都越钓越远了,很多甚至把钓台搭在了河道里面。一寸长一寸强,大家都钓的远,所以近处自然没有鱼了。

尤其是春季和秋季,基本上用长竿才能钓到鱼,这也是一个经验之谈,记得海竿还能用的时候,春秋两季,都是海竿阵的天下,河边那怕用7.2米的竿子都很难钓到大鱼,只能钓到一些个体不大的鲫鱼。

如何通过温度判断鱼所在的水深(水有多深鱼有多大)(4)

钓远最好的选择就是用矶竿了,尤其是河道中央有深坑,有深水道的地方,用矶竿就是最好不过了。直接用矶竿闷竿钓法,钓钝,把饵料抛到深水坑中,等着上鱼就行了。

深水中如何作钓。湖库中选择深水区作钓,哪里人多去哪里就行了,人多的地方自然窝子多,鱼养成习惯了自然会去那里聚集。如果你喜欢安静,又不想去跟别人挤的话,想自己开发钓位,也是完全可以的。

如何通过温度判断鱼所在的水深(水有多深鱼有多大)(5)

第一,要打重窝,做新窝子。深水钓位,大多水流不急,湖库以及有拦河坝的上游位置,还有城市的护城河等,水流平缓,水深,并不是所有位置鱼都多的,鱼的密度是不一样的,一段河的鱼会集中在人们经常作钓的地方。所以,可以选择一段河道,打重窝,多打几次窝子后再去作钓。打重窝用粮食最好,比如煮熟,蒸熟后发酵的玉米,小麦都是很好的重窝料。

如何通过温度判断鱼所在的水深(水有多深鱼有多大)(6)

第二,要耐得住寂寞。什么意思呢,新开钓点不是那么容易的,除了自然环境复合外,前期心态要平和,比如一开始完全可能空军,没有鱼来啊,再怎么都钓不到。如果一看到空军,就放弃,那注定新开钓位是不适合你的。深水区新开钓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要多坚守几次,前期多给饵料。我有次就是,一开始新开的钓位,完全没有鱼,一段很深的野河区域,后面持续养窝子,慢慢的开始上鱼了,后来钓友也越来越多,窝料也慢慢变多,自然形成了新的钓位,到后来,去晚了都没地方下杆了。

如何通过温度判断鱼所在的水深(水有多深鱼有多大)(7)

第三深水中作钓,钓钝更好,抓死口。我们的主要目标是钓大鱼,大钩粗线是必然的,所以要等明确信号,黑漂,明显的钝口,这些才是大鱼的标配。抽竿勤不一定是好事,搞到鱼才是硬道理。

综上所述,深水才有大鱼,如果钓小鱼,钓着玩,那倒是没什么关系,选择大于努力,资源胜过钓法,水有多深鱼就有多大,在深水中搏击大鱼的快乐,钓过的朋友们都懂。祝钓友们大鲫大鲤!

,